王海成
我的父亲王洛宾在他的遗言中写道:“愿透过歌曲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这句话浓缩了他一生对音乐艺术的执著追求,象征他为人为艺的最高境界。
父亲的一生因歌而起,又因歌而落。半个多世纪来,他的歌曾经感动了无数的中国人,也为自己带来过许多厄运。他曾经两次入狱,饱受18年的牢狱之苦。让人无限感慨和敬佩的是,就是坐牢,他也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
在狱中,他为自己起了一个维吾尔族的笔名,叫做艾依尼丁(富有者的意思)。其实,作为一个囚徒他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可他还是乐观地自喻为音乐的富有者、精神的富有者、灵魂的富有者。他一生中曾经创作过30多首囚歌,其中两首《我爱我的牢房》和《撒阿黛》应该说是世上囚歌中的杰作。
父亲的一生充满了浪漫和传奇:他曾经穿过五次军装。因为宣传抗日,他在“西北王”马步芳的军队里当过上校音乐教官,为马家军写过《战马歌》;后来,他又在王震将军率领的解放军一野一兵团当过文艺科长,为人民军队谱写过《凯歌进新疆》。
父亲的一生中曾经有过两次辉煌:第一次辉煌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等许多经典歌曲开始在国内外广泛流传。但是后来他又被淹没在政治运动的漩涡里,他的歌曲或者作为没有作者的民歌被传唱,或者被禁唱。第二次辉煌是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给他带来了第二次艺术生命。当父亲顶着红盖头重新登上舞台的时候,人们惊喜地发现,《在那遥远的地方》的作者王洛宾仍在人间。
有一次,香港《大公报》的记者问父亲:“王洛宾先生,听说,在你的一生中曾经有18年是在监狱中度过的,能不能给大家谈谈坐牢的感受?”父亲认真地回答:“我感到很幸福!”这个“幸福”的含义,是常人无法理解的,恐怕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里,只有王洛宾才会这样大智若愚。
其实,父亲生活得并不幸福。早年他在青海时,因为搜集民歌,首任妻子与他分道扬镳。他38岁那年,第二任妻子(我的母亲,当时我只有8个月大)又因病撒手人寰。从此,他一个人拉扯着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孤独地走完了自己戏剧性的后半生。
父亲的内心世界里充满了对祖国、对亲人和对生活的热爱。
我上小学三年级时,父亲被判刑入狱。后来的十几年里,只有在探监的日子里,我们父子才能相见。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我们父子身不由己,聚少散多,尽管我们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数,但父亲却给过我们世界上最伟大的“父爱”。小时候,每到冬季,父亲就会亲手为我们哥儿仨每人织一双毛线袜子。现在想想,这个世界上会毛线活儿的男人实属罕见,每当我提及这件往事,总会有朋友为之感动流泪。
1961年4月,父亲在狱中给新疆军区首长的信中这样写道:
天气已经转暖,在学校里的两个孩子还没有脱掉冬衣,他们的布票在文工团的会计那里保管着,还有我被捕前两个月的工资,可以请人去为他们做几件夏天的衣服。我的银行存折里还有一些存款,这笔钱足够这里的两个孩子的上学费用,请求领导考虑不要将他们送孤儿院,孩子是无辜的。最近我腰痛的老毛病又犯了,请求领导考虑将我送去劳动改造,或许可能减轻病痛。这就是我可怜、无辜、无奈而又不平凡的父亲王洛宾!
上世纪80年代,父亲得以平反昭雪,他的艺术成就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他开始在世界各地的艺术舞台和电视屏幕上频频露面。在太多的媒体报道和赞美的同时,对他的一些误解和非议也开始滋生蔓延——关于民歌著作权的争议;关于台湾女作家三毛来访的传闻;还有人要翻旧账,要重提父亲和马步芳交往的那段历史。这时父亲已是耄耋之年,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理论那些是是非非。父亲说:“人民喜欢我的歌,就是我最好的版权。”他打算用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去完成“让西部民歌传唱五百年”的宏伟计划。
介绍父亲的文章和书已经不少了,可父亲在世时并不满意,后来他打算为自己写一部传记。1995年12月,他应邀前往新加坡参加文化活动,回来后不久,就患病住院再也没有回家,父亲最终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父亲走了,他曾想为自己著书立传的遗愿,竟成了我难以释怀的心事。这些年来,完整系统地写写父亲的经历,甚至为他写一部传记的念头,经常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我曾走访过大西北父亲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访问过他的许多老朋友、老同事,听这些当事人娓娓动听的讲述时,父亲当年搜集民歌、改编歌曲的感人故事就浮现在眼前。我发现,在父亲编写的每一首歌曲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在他的歌中,有六盘山下的五朵梅,有青海湖畔的卓玛,有葡萄沟的黑力其汗,还有昆仑山下的乌尔尼沙和沙枣花儿。一百首他的歌曲,就有一百个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一次又一次深深地感动着我,激励我要为父亲写一部音乐传记,让更多的人了解王洛宾和他编写的那些永恒的西部民歌。
要为这位世界级文化名人著书立传,我的写作水平和力量确实难以胜任。就在我感到为难的时候,我的挚友言行一志愿加盟。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的确遇到不少的困难。除了要对作品文字语言加以润色,还要对王洛宾不同时期历史背景、相关人物、音乐作品出处以及各地不同的民风、民俗等进行准确无误的介绍。言行一知难而上,他经常鼓励我说:“王洛宾一生忠诚祖国矢志不移和他苦行僧般投身西部音乐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为王洛宾树碑立传是我们后人应尽的义务,我们要让世界全面了解王洛宾,让大家把他的事迹和歌曲一代一代传下去。”
冬去春来,经过我和言行一将近一年时间的辛勤笔耕,一部读者期盼已久的音乐传记《王洛宾》终于完成了。这是一部以王洛宾62年的音乐生涯为主线,以其创作、改编歌曲的故事为素材的传记作品。
在这部作品付梓之际,我衷心感谢给予我鼎力支持的言行一,衷心感谢在百忙中为本书作序的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先生,衷心感谢为弘扬王洛宾音乐事业作出无私奉献的各位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