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小听雨
题记--就当它是一篇流水账吧,因为此时的我,还处在一种复杂的情绪中,久久不能平息。。有兴奋,激动,感慨,领悟,这次的五山连纵,是一场拉练,更是一场磨练意志和耐力的挑战;这次穿越,带给了我太多。。 2013.3月30日,早上六点,在医院的寝室里睁开了双眼,下夜班的我,只睡了四个多小时,明知如此,当初还是毅然的报名要求参加这次纵山,我想挑战自己。据说这次活动,是一场高强度的纵山,对于我这种新驴,兴奋的心情让我半夜很久才睡着。 洗漱完毕,穿上登山专业装备,还有那个陪我翻山越岭的双肩包,每次远行,无论去哪,总会带上它。很喜欢一句话:天亮的时候叫醒我,我一个人上路,去远方。 七点半,解放公园大门集合,八点半准时出发。大约一个半小时后,到达目的地:位于黄陂市的木兰山脚,不同的是我们将要绕开景区大门收费处,走艰难的山路,直接逃票进入木兰山景区。对于这种未开发的野山,现成的公路是不存在的,只有驴友前辈们的脚印和在路上的户外探路者们沿途留下的红丝带标记。 坎坷的山路,松软的泥沙让人重心不稳,登山杖此时发挥了它的作用。行进了十五分钟,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稻草,蓬松柔软,金黄的色彩如同阳光般温暖,不知名的野花点缀其中,紫的,粉的,有的则聚集在一起,如同彩色的溪流般蜿蜒。真的很想躺在稻草上,可不断前进的队伍让我将美景印在了脑海里。 由于登山拉练不同于旅游,没有时间给你欣赏风景,何况这种山路险且崎岖,没有特别美的风景,大多数时间我们埋头前进,但请别忘了,偶尔也要抬起头看看四周。 我们为一株早开的杜鹃而惊艳,也为意外发现的药材或野菜的名称而争论;我们为山中大片的恐龙时代的蕨类植物而感叹,也为天气的炎热而抱怨;我们为时而出现的毛剌子而尖叫,也为后面的驴友提醒前方的荆棘;我们相互扶持,我们相互打趣,我们有的并不相识却如同老友,我们有的已是资深老驴却彼此谦虚请教户外登山经验。不管前方如何,我们唯一不变的是绝不放弃绝不退缩的信念。 到了第一个站点,是一堆古老城墙的残垣,据说是曾经的寨主留下的,很有古风。阳光已经很刺眼了,炎热的天气让大家抱着水壶舍不得放下,领队的一句话提醒了大家,野外生存,水最重要,绝不外借。而且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还有六个小时左右的山路呢!这句话惊醒了许多人,稍作休整,迅速上路。速度,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望着前方的队伍,有些感动。 爬了好久好久,感觉永远也到不了终点,一刻也没有停歇,因为山上主要为丛林,却没有树荫,也没有空旷的平地,不便于休息,吃中饭的据点只能不断后移。满山的荆棘将我们包围其中,衣服被刮破了,继续前行;手臂被刺伤了,用自备酒精做个简单的处理,继续前行;腿很早之前就已经如同灌满了铅,此时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呼吸也愈发的急促,全世界的氧气好像都不够用,宁愿大口大口地呼吸着不断拨打着树枝造成的灰尘;身上,早已汗流浃背,累了,不能停下,只能稍微放慢步伐,但又担心掉队,渴了,拿一个苹果,边走边啃,还哪管手脏不脏;但所有的困难,都不能作为后退的理由,只能低着头,看着前一个人的脚,前进,前进。 但尽管如此,旅途并不是乏味的,随身携带的小音响,山歌飘了一路,大家互相打趣,苦中作乐,领队不断开玩笑说着还有二十分钟就到了,增强我们的信心,终于,在不知道已经翻越了第几座山头时,发现了一片绿地。 大家把自带的路餐铺散开来,席地而坐,互相品尝着对方的食品,有稀饭,有熟食,有蛋糕,我们这一组更是有经验,自带野外专用微型炉头,煮出了热气腾腾的面条。很快,食物被一扫而光,带走垃圾,继续上路。 即便是在行进中,仍然有人不忘工作,电话一来,立刻把业务安排好,也绝不影响前行,有事业的女子是最美的。 将近下午五点半,终于即将到达终点,看着西下的夕阳,不禁觉得这是漫长但充满意义的一天。 最后一座山头,悬崖边上,雪白的苦菜花和红艳的杜鹃交相辉映,站在崖边,以杖指天,不觉有种指点江山的豪迈。放眼望去,一览众山小,远处一个个我们征服的山连绵不绝,错落有致的农田,金黄的油菜花田星星点点,风起,衣袂飘荡。有人曾经问,登山,又不是风景区,有什么美景可看?现在我可以回答,那确实不是国家星级风景,但沿途的每一处景,都留下了我们艰辛的足迹,到终点,登高远眺群山,那是用我们汗水累积组成的,那是我们经受住挑战才到达的,那才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美景。 今天,我用汗水诠释了:山高人为峰;用脚印理解了:路是人走出来的;用行动证明了在车上,驴友破冰时的自我介绍:我的爱好是户外运动,我最大的乐趣是广交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