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83
5543
新手上路
雀儿山 海拔5050米
雀儿山,藏名“措拉”,为“大鸟羽翼”,也为“雄鹰飞不过的山峰”,
无数攀登爱好者惜败于此。
山势西北、东南走向,主峰海拔6168米。
我们要翻越的垭口海拔5050,
去年到达雀儿山垭口的时候,是我们的最高点
我自豪于这是我们的最高海拔
这次川藏线,一次又一次刷新了我们的海拔记录
照片所有者:清云
我们的汉子们在这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请自行上图
使用道具 举报
7
1017
8
594
1万
论坛元老
1
73
5204
256
2万
等。。。。。。。。。。。观美文美片
67
1837
11万
10
6270
19
1196
6万
太美了
西楚楚好文笔,赞一个
4
177
德格 海拔3200米
德格印经院,百度之——
在佛教萨迦派的寺庙更庆寺内有个印经院,
名叫德格印经院一它的全名叫“西藏文化宝库德格扎西果芒大法宝库印经院”,
也称“德格吉祥聚慧印经院”。
德格印经院从传统的藏式建筑到经架上重重叠叠摆放的木刻印版乃至精美的壁画、雕塑等,都是珍贵的文物。
在当今世界上,完整保存二十七万余块印版,是绝无仅有的。应当说,德格印经院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当之无愧的。
一座占地近3000米、共3层、建筑面积近万平米的楼房,
在今天看来,并不是什么大的工程。可是在200多年前(1729年)的藏区,
要修此建筑,那的确并非件容易的事。
经过4代土司,费时30年,建成了3楼1底的印经院。
印经院,不单纯是“院”,按照今天的话说,则是出版社、印刷厂的综合体,
储存了藏族文化中70%的古籍
在二楼顶,走廊里堆满了木本色的雕版
藏版库大小共6间,约占整个建筑面积的一半,
印书操作也在其中。
借着天井的亮光,
印书人飞快地动作,
且嘴里念念有词,
动作已经娴熟得过于机械
每一个动作
也许是最好的一次加持
正房则为二楼、三楼,参差有致,系典型的藏式建筑风格。
院内分藏版库、纸库、晒经楼、洗版平台、裁纸齐书室及佛殿、经堂等。
藏版库中排列着整齐的版架,
书版分门别类地插满了版架,
每版有一手柄,
这是“德格巴尔康”的特色之一。
书版规格有许多种,最大的长110多厘米,宽70厘米,厚约5厘米;
最小的长约33厘米,宽仅约6厘米。
到18世纪80年代末,全院有书版21.75万块,
每块刻两面。
大、中、小版平均若每面各以600个音节计算,
其字数总计约2.6亿字,规模宏大。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曾经在路上的艰难岁月我们一起走过
为论坛做出突出贡献的会员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4-12 07:10 , Processed in 0.10940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