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薄与不舍》
2013-07-11 18:22:23| 分类: 心情记录
7日武汉特大暴雨,第二天网上、报纸上以及部里的QQ群空间里,到处又是关于淹水的搞笑段子。在武汉生活真的经常有“惊喜”感,一夜间房子成了“海景房”,足不出户即可在家“看海”。市民们可以在市中心大街上“戏水”甚至“游泳”,美女们(条件有点苛刻,必须是美女哦)可以在淹水区免费享受“划船”(充气橡皮艇)或“被壮汉背”这两种新摆渡方式的服务。另外,市民们可以在水中体验一把走独木桥(椅子和木板搭的)的乐趣,可以在市中心用各种工具抓鱼(鱼塘的鱼都跑出来了,市民们忙着“占小便宜”,也有人纯属享受农耕时代之“童趣”,有人居然用上了电风扇外罩)。很多地下车库进水,导致豪车锁死被淹,哪怕招募了一连“义勇兵”也无法将之推出,有的车主心疼得吃不下饭,居然晕过去了。于是,在各种吐槽中,我发觉不仅买了经济型车的车主“暗自高兴”了一把,连无车族也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把,觉得还是自己活得“逍遥自在”。看来暴雨对和谐社会还是做出了极大贡献的 。
多年老友——郑州的S君,8日上午乘高铁来汉。他是专程来汉看我的,给我送来他在中东出差时买的咖啡以及专门在开封买的“蜜三刀”。这两包“蜜三刀”可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因为光高铁票价来回就六、七百(俺骨子里依然是俗人一个,虽然标榜清高,但还是免不了拿金钱多少衡量感情深浅 )。我们在餐馆吃了一顿中饭,闲聊了数小时,然后他下午四点又乘高铁返回郑州。
与他聊天时,我谈到自己现在以理性修炼出的“凉薄”——我对谁都是只“想起”、“想到”而不“想念”,包括对儿子和妈妈。我谈起《相约星期二》里Morrie老人说的人生态度“detached”。人的一生是先入世后出世,即先认真投入生活,踏踏实实学习、工作、恋爱、成家、养育儿女,然后一定要让自己“超脱”出来,对一切都“云淡风轻,了无牵挂”,才能坦然面对人生的三大本质——“无常,孤寂,空虚”。对人生的黑暗面,人总是脆弱无奈的,那么只能让自己超脱,方可与一切和解(包括死亡)。
唉,这样的“凉薄”,究其实质,不是不爱,而是太爱!曾写道:“因窥破人生‘无常’之本质,了悟‘无情不似多情苦’,故‘多情却似总无情’”。父亲的离去,曾令我患了三年抑郁症。我再也不想因任何“不舍”、眷恋而导致这样糟糕的人生状态!人生苦短,白驹过隙,还是“笑对人生”比较好。
这几日, 因身体原因,无法去游泳。于是在家闲适地享受暑假生活。每日下午在卧室开着空调午休,晚上在书房开着空调看电影,唯有上午可以在书房、阳台吹着凉爽的自然风读书、听音乐,所以夏日里我最喜欢午前时光。我喜欢冲杯咖啡或泡一壶茶,懒散地歪在躺椅上,身边是一盆盆绿色植物,比如绿萝、吊兰、白掌、滴水观音、万年青、宝石花等。闲书摊在膝头,却似读非读,因为整个人,其实都在梦境里。阳光下绿油油的樟树,每片叶子都那么明媚。此时此刻,幸福感如此真切,仿佛一切静好可以就此定格。然而,我又不时感觉时间正一分一秒地从我指尖流走,于是心中充满不舍。
快中午时,YG从德国打来电话(他那里才是早晨),告诉我他为我拍了一些照片发给我了,我对他说我也正在阳台拍照呢,试图留住夏日的美好感觉。我对他大发感叹说“别人觉得武汉的夏季炎热,我却觉得好清凉!这样安静、明媚、清爽的时光,是那么美好,我真想把它们永远握在手心里,让它们定格,可惜无法做到!”他并不笑话我的傻气,反而很理解我的“不舍”感。我告诉他昨天我因为没食欲,于是精心为自己做了好几道菜,还熬了一大锅莲子银耳汤,因为我不想辜负此生的任何一天。不管是怎样的生活,都一定要好好爱自己,让自己过好。一定要珍惜每一天,因为凡是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念。我现在就很怀念去年夏天与儿子一起度过的时光,无论是在家一起看电影、享受送餐服务吃麦当劳,还是一起去九峰游泳;我也怀念前几个月与妈妈一起度过的时光,哪怕有时我们斗斗嘴,也那么美好……也许,明年夏天我也会怀念现在独自享受的静美时光吧?谁知道呢?……
唉,人这一辈子呀,充满各种矛盾。明明是什么也抓不住,却总渴望抓住;明明是什么也不愿割舍,却不得不一次次放手……当我试图用相机留住一切琐碎的美好时,我再次感到要修炼出“云淡风轻,了无牵挂”的“凉薄”是多么不容易呵,所谓“舍得”,即是“有舍才有得”,又是多么两难的人生困境……
这几日看的电影都很让我喜欢,比如:
1. 《追随》,英国片,1998年上映,豆瓣评分高达9.0,大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处女作(编剧和导演都是他),难怪他后来能拍出《记忆碎片》、《盗梦空间》那样了不起的影片,这部《追随》已经很巧妙地把故事的叙述时间打乱了。另外诺兰导演的《致命魔术》和《蝙蝠侠》系列也很不错。
2. 《ABC谋杀案》,英国片,1992年上映,波洛探案系列片之一,根据阿加萨·克里斯蒂原著改编。推理片一向是我的所爱,可以强化人的逻辑思考能力。
3. 《午宴之歌》,英国片,2010年上映,根据同名叙事诗改编(诗歌居然可以被电影这样诠释一番,令我相当惊奇),我喜欢的英国演员艾伦·瑞克曼和艾玛·汤普森主演。看见他俩,就感觉老去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很多人知道他俩是因为他们参演的《哈利·波特》系列片,而我则是看过前者主演或参演的《理发师陶德》、《香水》、《理智与情感》、《侠盗罗宾汉》,后者主演或参演的《魔法保姆麦克菲》一、二集、《理智与情感》、《哈维的最后机会》、《告别有情天》等。我很喜欢听此片里很纯正的英式英语,听着特别优雅、舒服。
4. 《三妻艳史》,美国片,又是一部因片名而误导我,以至于我一直不愿看的精品电影。本片1950年获得第22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可谓实至名归。1949年的片子,在探讨两性关系时就已经这么深刻、强大,实在令人佩服,而且其精巧的电影手法到现在也不过时。
5. 《君子好逑》,1955年上映的美国片,荣获第2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剧本四大奖项。看这样的老电影时,我总是很震惊,因为那时的电影,居然比很多现代电影更深刻,让人黯然!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关注平凡人(具体说,就是“其貌不扬者”和在社会上很“卑微”的人们)的人生以及他们的婚恋,演员的表演自然、朴实、感人,很难得!
6. 《二次曝光》,中国片,2012年上映,范冰冰主演,李玉编剧、导演,这是她们继《苹果》、《观音山》之后合作的第三部电影。这部电影豆瓣评分只6.2,但我个人却很喜欢,大概因为我个人的情感原因吧。这部电影的好几个地方,都让我哭得稀里哗啦的,唉……一些伤痛,我以为早已痊愈,其实只是被深深地埋藏在内心深处罢了……
7. 《伞中情》,法国片,1980年上映的老电影。男主演皮埃尔·理查德长得很像意大利的著名导演兼演员罗伯托·贝尼尼(《美丽人生》的主演),很有喜剧天赋。他主演的另一部影片《电梯向左转》,1988年上映,我曾在博客推荐过。
又油又甜的蜜三刀,不利于健康
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爱吃
因为读大本时缺油水,所以爱上了这种点心
现在,与其说是在吃点心
还不如说是在吃青春时的气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25 16:04:3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