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三流匠心

山水

[复制链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花,自古以来就是春天里的一大美事。

山上野外及各景区景点可谓“花如海,人如潮”。

驴友们都喜欢徒步健身赏花怡情,懂一些赏花的讲究会对我们的旅行有帮助。

古人是很懂得赏花的,我且学上一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5-4 21:03:26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1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有四品,无非色、香、姿、韵。

如何观“色”?如何闻“香”?如何品“姿”、如何赏“韵”?此外,还有专门的《花历》记载了不同月份看哪些不同的花……

历史学者,资深记者倪方六如是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5-4 21:03:50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1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赏花首先是看花之色。玫瑰的红,菊花的黄,玉兰的白……无不令人赏心悦目,古人称之为“养眼”。
 
明代袁宏道在《瓶史·品第》中称:“故知色之绝者,蛾眉未免俯首,物之尤者,出乎其类。”
 
什么样的花色最为绝美?古人以一个“艳”字做了概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5-4 20:55:32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1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谓艳?就是色彩鲜明。
 
在春天,花之艳是红色,“万紫千红总是春”;到秋天,花之艳则非黄色莫属,“菊黄蟹肥秋正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5-4 20:55:44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1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oken Arrow / Soul Eternity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之最美色是“国色”。
 
什么花色配称国色?唐代诗人刘禹锡认为:“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国色”的代表色是红色。
 
当年,隋炀帝杨广“辟地二百里为西苑”,向全国诏献花卉。据唐佚名笔记《海山记》:“易州进二十四相牡丹:赭红、赭木、坯红、浅红、飞来红……”大多是红牡丹。但古人所欣赏的红色并非纯红,而以粉中带红为佳,“粉红”色系中,又以“桃红”为古代女性最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5-4 20:55:58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1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桃红与柳绿,是春天最富美感的两种色彩。
 
中国人喜欢桃红是有历史的,先秦人即尤爱此色。《诗经·周南》中的《桃夭》诗篇首即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古人为何喜桃红?或与女人有关。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是这样说的:“桃之未经接者,其色极娇,酷似美人之面,所谓‘桃腮’、‘桃靥’者,皆指天然未接之桃。”
 
除了桃花,古人还喜欢粉红系列中的“杏红”、“梅红”。北宋诗人林逋《杏花》诗称:“蓓蕾枝梢血点干,粉红腮颊露春寒。”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5-4 20:56:15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2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桃红、柳绿是春天最富美感的两种色彩时,三流深感宋体文字与之严重不附。
 
只是,每次调整字体的确繁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5-4 20:56:33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2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之美在乎“色”,亦在乎“香”,所谓的“国色天香”,缺一不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5-4 20:57:02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看重花香,与“香气养性”的观念有关。
 
古人对香颇有讲究,分出“养口”、“养鼻”、“养目”等不同类别,花香属于“养鼻”类。《荀子·礼论篇》即称:“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5-4 20:56:47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有梅香,夏有荷香,秋有桂香,冬有瑞香……
 
花之香至极品,则称为“天香”,与生俱来,美如天然。
 
牡丹花香、梅香、桂香等花香,都曾被称作“天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5-4 20:57:17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2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瑞花与牡丹一样,也是古人眼里的吉祥花。
 
瑞花特香,一盆在屋,满室生香。
 
瑞花之香被称为“睡香”,宋代陶穀《清异录·百花门》“睡香”条称:“庐山瑞香花,始缘一比丘昼寝磐石上,梦中闻花香烈酷不可名,既觉,寻香求之,因名‘睡香’。四方奇之,谓乃花中祥瑞,遂以瑞易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5-4 20:57:35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2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古代文人最推崇的花香是兰花之香。
 
明代张谦德《瓶花谱·品花》中,将花卉分成九品,其中第一品有9种,兰花为一品之首,后面依次为牡丹、梅、细叶菊、水仙、滇茶、瑞香、菖阳。
 
兰花香在北宋时称为“香祖”,宋陶谷《清异录·草木门》“香祖”条称:“兰虽吐一花,室中亦馥郁袭人,弥旬不歇,故江南人以兰为‘香祖’。”
 
孔子在作《猗兰操》时认为,兰香“当为王者香”。先秦人还封之为“国香”,《左传·宣公三年》即称:“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
 
为什么古人这么推崇兰花香?其妙在于“兰香不可近闻”,香气幽幽,故古人称之为“幽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5-4 20:57:54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2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花除了色与香,还要看花之风韵,用清朝画家松年的观点来说,叫“花以形势为第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5-4 20:58:12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2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姿与花色一样,可以“养眼”,所以古人赏玩花木无不看重姿态造型。
 
美的花姿可以弥补晚开的遗憾,明陈道复《题秋海棠》诗句即称:“翠叶纷披花满枝,风前袅袅学低垂。墙根昨日开无数,谁说秋来少艳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5-4 20:58:29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2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姿有横、斜、曲、直、垂、悬之分,各有特长,犹如妙龄女子的身姿:横姿恬静,斜姿豪放,曲姿婉约,直姿庄重,垂姿轻柔,悬姿飘逸。
 
各种花姿,在盛开时节竞风流,文人墨客咏其风流之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5-4 20:58:57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2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的斜姿曲势似乎更受古人欣赏,而这种姿态以梅姿最为典型。
 
自称“梅妻鹤子”的北宋诗人林逋对梅花的色、香、姿都有独到观察,他在《山园小梅》诗中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疏影横斜,暗香浮云,此情此景,真是醉了。
 
明清以来,人们喜欢斜姿曲势的梅花,近乎病态。据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文,当年江浙人的赏梅观是:“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为此,花匠要“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龚自珍认为这样是“病梅”,但从中透露出了古人对花姿的讲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5-4 20:54:49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2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认为,“不清花韵,难入高雅之境”。
 
花韵可以“养心”、“怡神”。虽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到。
 
其实,花韵即花之品质,欣赏花韵,就是看花之象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5-4 20:55:18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9 09:16 , Processed in 0.06209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