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琼琼

跨过三江并流 翻越碧罗雪山——彩云之南十日驴行记 (四)

[复制链接]

66

主题

229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905
发表于 2005-10-31 19: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看!等!

tutta的漫游记:http://travel.wuhantime.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01

回帖

662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627
发表于 2005-11-2 1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待下文
社会性动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06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246
发表于 2005-11-2 1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羡慕哦!一定找机会和在路上的XDJM走次长线!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34

回帖

965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656
发表于 2005-11-2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琼琼 发表于 2005-10-31 15:45:45 :
引用
原文由 狐李 发表于 2005-10-30 2:16:05 :
一条不错的线路!就是太累!在高原上接连几天每天走13个小时以上,够受!但很值!琼琼辛苦了!与大家一样期待你精彩的下文!

老话一句:痛,并快乐着!

耐心点再耐心点,我在使劲儿地写了


下次打死我也-------和你们一起克。看明年的了。。
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583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2723
发表于 2005-11-2 2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啊
我們總是一路行走,一路丟失,值得慶幸的事,一切都擁有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22

回帖

808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082
发表于 2005-11-3 0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黄老邪 发表于 2005-11-2 20:52:19 :
引用
原文由 琼琼 发表于 2005-10-31 15:45:45 :
引用
原文由 狐李 发表于 2005-10-30 2:16:05 :
一条不错的线路!就是太累!在高原上接连几天每天走13个小时以上,够受!但很值!琼琼辛苦了!与大家一样期待你精彩的下文!

老话一句:痛,并快乐着!

耐心点再耐心点,我在使劲儿地写了


下次打死我也-------和你们一起克。看明年的了。。

 

明年还去?

那我先占个位子,就算去不鸟也可以转让萨!

不过下次我可要收费了!

坚持到底
       永不放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34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482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15: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旅行地图

    昨天晚上突然收到丙中洛向导古拉伊的短信,问我还记不记得他。当然记得,那天,联系迪麻洛在网上很有名的向导的阿洛失败,玉洞店主向我推荐了古拉伊。虽然因为马匹的价格问题我们最终没有请他作为我们的向导,但这位帅小伙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我当时还开玩笑地让他把他身上漂亮的衣服转卖给我呢。在我们到丽江的时候很意外地接到他打过来的电话,对没有和我们同行而道歉,说马匹和马夫的价格是我们所说的,他刚从外地回来不太了解行情,请我们原谅,这家伙^^。这本是件小事,他却一直记着,这份真诚和执着让我感动。

    今天抽空把这次出行的地图大致画了下来,这样心中有个概念,也好把后面的游记写出来了。

 

 

 

[此帖子已被 琼琼 在 2005-11-4 13:44:27 编辑过]


想和你一起吹吹风、看看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38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5021
发表于 2005-11-3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待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308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883
发表于 2005-11-4 0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绘的地图啊!厉害!加快速度啊!加油啊!

在此一千零一次夕阳落下时我仍在等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9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629
发表于 2005-11-4 1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写啊,偶还等到在啊!自己画的?还有知识产权列。

总想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
任心情挥洒
任思绪飞扬
所以我决定踏上征途
去寻找
......
........
.........
一片蔚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374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314
发表于 2005-11-6 1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精彩了!加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回帖

10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2
发表于 2005-11-6 17: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喔,我也是个琼琼,不过你这个琼琼好厉害了,好棒的旅程和游记.那我只有默默地支持你拉

读书使人明智
旅行使人释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34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482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真正的香格里拉 丙中洛

2005年10月1日  丙中洛——秋那桶——迪麻洛  天气  时晴时雨

一大早我们就起了床,今天计划包车去丙中洛乡的秋那桶村,然后住上一天。去秋那桶的想法,源于我从网上看到的一篇驴友的游记,那里民风淳朴、风景美丽,是“最后伊甸园”那位朋友如是说。

计划又一次更改

一阵忙乱之后,将行李寄放在玉洞宾馆。在吃早餐的时候,遇到几队驴友,有的是去独龙江的有的也和我们一样去碧罗的。其中高伟、鱼雷两对昆明夫妻今天徒步去石门关,再去迪麻洛,明天翻越碧罗雪山,他们在来之前就已联系好向导和马匹了。我们的行程是临时决定的,什么都没有准备,而这几天翻碧罗雪山的人就我们碰到的就有三四拨了。马匹如果解决不了,那我们的计划就有可能泡汤,我不免着急起来。玉洞店主向我推荐了古拉伊。电话找到网上推荐的唐师傅找过来谈包车去秋那桶事项,这时古拉伊也来了,据我们所知,马匹是70元/天,马夫的收入是从马匹里出的,古拉伊说那不可能,马夫要另算。不得以,我们几个人当场决定去追高伟他们,看能不能和他们一起明天翻碧罗。

好在我们要去的秋那桶和石门关是在一条线上。车子从街道的一个路口右转下行,映入眼帘的是层层梯田,田里的稻子即将成熟,黄灿灿的很是好看,长长的水渠沿路而下。路是很窄也很颠的泥巴路,我心里很着急,到处张望怕把高伟他们错过了,也就不觉得很难受。

 

几分钟后,到了重丁村。那个有白塔的地方一定是有着500年历史的藏传佛教庙宇普尔寺,重丁村天主教堂就在丁大妈家的对面,门锁着。这就是《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描绘的相距不到50米的天主教堂与喇嘛寺的景象。这种景象在我们旅程中很普遍,在翻碧罗的过程还会看到,这时错过了也不觉得很可惜。丁大妈的家看起来很大,还修了一座水泥楼房,看样子过得很富足,但凡来丙中洛的驴友都会住丁大妈家,据说她现在只顾赚钱口碑已不如以前那么好了。

天可怜见,出了重丁村不久,大老远就看见了他们四人,就好象看到亲人一样的激动。他们很爽快地答应了帮我们联系马匹,向导共一个就可以了,今晚大伙在迪麻洛碰头,住的地方也给我们搞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句话可真没说错。

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终于可以开开心心地去玩咯。他们继续徒步,于是,我们的计划再一次改变,两天的秋那桶就改做一天了,时间有点紧,今天的行程就要速战速决了。

石门关

司机是唐师傅的侄儿,话语不是很多,他肩起了我们的向导。石门关是来了丙中洛必去的地方之一,司机说到了,眼前一个小小的山包上树了个大牌子“石门关”地方,登上去,倒也没看到什么令人振憾的东西,在这里拍了几张到此一游的照片后,继续前行。往前走数百米,到了“石门关”的观景台,从这里可以一直走下去走到江边。怒江在这里突然变窄,两边徒峻的岩壁鬼劈神凿,刀削一般垂直守在怒江的两边,就象一扇门一样扼住怒江的咽喉,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故而称为石门关。现在的水位不高,从岩壁上可以看出水位下降了一两米,据唐师傅说,在水大的时候,怒江水从石门关喷泄而出,非常壮观。我们来到怒江这两天,只看到了他温婉流淌的一面,那豪迈奔腾的面目只有期待下一次的拜访了。石门关也关住了手机的信号,把手机关了节约用电。

五里村

沿路上遇到几个村寨,都是一色的木头房子,盖着从山上取来的青石板为瓦,一楼一般是养牲畜的,二楼住人。远远的,在怒江对岸的一个村庄映入眼帘,一个婉若世外桃源的地方,它静静地座落在斜斜的山坡上。青青黄黄的庄稼当中散布十多座木房,一缕缕白云萦绕其间象吉祥的哈达,隐隐约约传来的歌声渲染着乡亲们的与世无争和满足。这里就是被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公认为世界第一自然生态村:五里村。我们在这里留连许久,被它秀丽而不失端庄沉静的美所吸引,感叹万分。

最后的索桥与德拉姆茶马古道

要到五里村,必须跨过怒江上的索桥,从德拉姆茶马古道走过去。这是怒江上最后一座索桥朝红桥,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它的历史,木板搭成的桥面已历尽苍桑,打了很多补丁。在这座老索桥旁边建了一座新的钢索桥,给当地乡亲提供着方便。两座桥诉说着不同的历史,相映成趣。

桥的另一头有一块平坦的地方,有一块雕刻着漂亮文字的木板,上面写着:德拉姆茶马古道。

这里是德拉姆茶马古道的一段,从这里可以一直穿到西藏,是一条"因茶而盛,为马而生"的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通过马帮的运输,藏区人民获得了生活中必需的茶和其他物品,大量的汉、回、蒙古、纳西等民族的商人进入了藏区,又将西藏的一些土特产带进内地。我们所看到的这一段,基本上是深深开凿在岩壁上的一条路,难以想象在远久的以前人们是怎么把它掏出来的,让人惊叹不已。古道本身的历史、文化韵味和沿途村寨的地域、风光、民俗,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有机会一定要重走一次茶马古道。

最后的伊甸园 秋那桶

二十多分钟后,到了石普寨大桥,车只能到这里了,剩下的路要徒步完成。

在这里,碰到一群刚从秋那桶下来的北京驴友,他们是昨天来的,住了一晚。徒步独龙江之后来这里的,一位驴友的腿上血痕累累,是蚂蟥留下的杰作,那里的蚂蟥成灾。他们明天也要翻碧罗,不过走的是孔雀垭口那一条线。

从石普寨大桥往上走就可以看见一户人家,女主人正在织布,五颜六色的很漂亮。

沿着山路而上,很多塌方的地方堆放着大石块,可能是修路用的。随地滚落有很多青色的果子,狐李好奇不过,打开一看原来是核桃,从些此他与核桃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才发现,满山有很多的核桃树和梨树。你别看这些树很随意的种在山上,每一棵都是分家到户了的,这里的村民有着自己的规矩,不是自家的树就算没人看着也不会动半个。

半个多小时后,到了细雨中的秋那桶。一个小男孩把我们带到余新华家,秋那桶的老余是丁大妈家的亲戚,来秋那桶的驴友一般在他家打尖。老余不在家,他未过门的二儿媳妇阿兰在这里帮忙招呼客人,一旁有个男人叫余贵生刚好是小男孩的父亲,他是老余的侄子,也是在这里帮忙的。

老余是怒族的,阿兰是独龙族。在怒江一带,多民族家庭很普遍,而且因为不同地方的信仰不一样,一个家庭里有天主教的,有佛教的还有基督教的,互不干涉。这,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是不可多见的。

虽然长期接待外来的人员,但阿兰和余贵生依然非常的淳朴,看到我们身上都淋湿了赶紧让我们进屋休息,余新贵刷刷地爬上门口的石榴树上摘下几个红通通的石榴,阿兰则烧上一壶酥油茶给我们驱寒。坐在厨房里的火塘边,喝着热乎乎的酥油茶烤着火,心里也是热乎乎的。

这里的动物就是他们家的一份子,厨房的一角放着几个食盆,小牛小狗小猫就低着头在那里美美地吃着。

老余家很大,围着院子修了几座木房。一楼养着猪、驴子,二楼是住的地方,阁楼上堆放着大量的玉米和核桃。屋里的梁上挂着很多玉米、肉,显示着这个家还是很富足的。在各家院子里都通着水管,把山泉引到家里来,一个接口处就用玉米芯子塞着,需要时拉开就可以了。

请阿兰给我们弄点吃的,她便在火塘中架起一个铁架子,中间放了一块从山中采来的石块,在这上面烤的是这里的特色食物:石块粑粑。

趁着准备中饭的时间,我们到村子里走一走,请小小余带路,来到村子的教堂,教堂门关着,看起来很简陋,门前是一个篮球场,教会捐资修的。在教堂的右侧有个教士的墓,他把天主教义带到这里也把自已永远留到了这里。沿路向上,都是一色的木屋,不像在城里什么都锁着,这里一切都是敞开的,没人想着要去防着别人,也没人会去动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村里没看见什么人,可能是出去打工了吧。

在一户人家门口,一个小女孩怯怯地扶着门框看着我们,她叫阿美,淳朴可爱而又美丽,可能没见过多少外来的人,她很害羞,深深地埋着头,躲避着我们的视线,和她说话,也是低着头浅浅地笑,家里的爸妈爷爷奶奶在一旁一个劲地鼓励着她,很快她就跟我们混熟了,抬起头对着我们的镜头美美地笑着。这是一个很温暖的家庭。

屋旁有棵梨树,梨子个儿很小,却十分的甜美,大妈光着脚三两下的就攀上树枝,给我们摘了满满一篓子,只收了两块钱。我们感激不过,给在场的每个人送了一颗棒棒糖,孩子们一下子就塞进了嘴巴,而老人们则拿着手上,一定是给自己的孙子攒着的了。

回到老余家,饭已经做好了。一位独自行走的驴友刚到这里,在我们的邀请下和一起吃饭,就着酥油茶吃石板粑粑味道很特别,核桃油炒鸡蛋很好吃。在吃饭时老余回来了,他是一位很精悍的老人却看起来像五十来岁的,家里的几个孩子都很出息,有读研究生的,有军校的,自己还做着这一带以及去往西藏的向导,难怪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红红火火的。老余拿着自家酿的玉米酒来敬酒,我们拿酥油茶回敬他。玉米酒很香,我请老余灌了一矿泉水瓶,还加了些糖在里头,准备翻碧罗时喝驱寒。

和唐师付约好两点钟在石普寨大桥见的,吃完饭便告别了美丽的秋那桶和淳朴可爱的人们。
秋那桶之所以称之为最后的伊甸园,是因它美丽、干净。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人们单纯地活着,虽然生活困苦,他们依然在这里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快乐着。象我们这种世俗的人在这里呆久了,麻木的灵魂也许也能够被净化吧。

和怒江说再见

返回丙中洛已是四点多了,小何小易找到车去了贡山,李滨则被我们说服继续和我们一起翻碧罗雪山。还是包唐师付的车去迪麻洛,途中在丙中洛的大门处和怒江第一湾处逗留了一下。

丙中洛是怒江一带难得的平坦的地方,夕阳下的丙中洛稻浪阵阵,闪着耀眼的金色光芒,高黎贡山挺着强有力的臂膀守着这一方水土。在春天,高黎贡山身披银装,丙中洛穿着粉色的桃花裙,腰系碧绿的怒江, 一坚一柔非常地美,这就是传说中的真正的香格里拉了。

丙中洛南4公里处,平缓的怒江在这里转了一个马蹄形大弯,这就是“千里怒江第一湾” ,当地傈僳族叫它“火夹”。 也叫大地皱着眉头的地方,湾上地势平坦开阔,构成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小平原,上面生活着与世无争的人们,过往需要溜索和船只。

在这里碰到一位头顶着背篓的老奶奶带着一个小孩子,我送给孩了一把铅笔,已经走得很远的奶奶走回来硬是塞给我几把板栗不容推辞,说:是自己家的,吃着玩吧。然后一边谢着一边蹒跚而去,看着她的背影,我看到的依然是真诚!

沿着公路来到棒当乡,穿过怒江上一座钢索桥,路变得很窄,转几个弯,被碧罗雪山阻隔,怒江渐渐远离视线。再见了怒江,再见了怒江大峡谷,再见了这里的人们,我还会再来的……

(待续……)

[此帖子已被 琼琼 在 2005-11-10 10:01:52 编辑过]


想和你一起吹吹风、看看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5840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05-11-9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棒了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23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991
发表于 2005-11-10 14: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308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883
发表于 2005-11-11 18: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好啊!!好多细节你都记得啊!重温还是享受!!!
在此一千零一次夕阳落下时我仍在等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96

回帖

609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092
发表于 2005-11-14 1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痛并快乐着”  精彩!!!

走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70

回帖

614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144
发表于 2005-11-15 1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待下文
甜蜜夫妻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8 14:35 , Processed in 0.06721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