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沧海之水

追寻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诞生之路 ——从宣化店到新集——

[复制链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1 10: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飞机隐蔽位置.jpg
图十六    红方指处是当年飞机隐蔽位置

李塆的大稻田.jpg
图十七    被误传为列宁号起飞地的李塆两担四大稻田
   
当年这里人烟稀少,只有几户农家,飞机就静静地隐蔽在今居畈村外的密林中近一年之久(图十四、图十六中的红点标识处),一直到第二年春天再次起运。一架飞机可不是小物件,又有这么多人参与过运输,在这里藏了这么长时间都未被国民党方面侦知,由此可见苏区老百姓对红军的拥护和忠诚。
前几年在飞机隐蔽处还有一座砖砌的纪念标志,后来被运货车撞毁,若没有当地村民指点就难觅其踪了。
(很多资料都记载飞机藏在卡房林塆(或林家塆),然而卡房乡并没有叫做林塆{或林家塆}的村庄。推测“林塆”应该是对“李塆”(在居畈以东)的误记。
李塆和居畈之间有一块俗称“两担四”的大稻田,其地形地貌容易使人产生飞机场的联想。于是便有了飞机是从卡房起飞到新集的说法。新县旅游图中也将卡房标注为“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起飞地”。这些都只能理解为发展老区红色旅游的美好愿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6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53236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2-21 11: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红军缴获飞机有两种说法:

说法一、1930年2月,由南京返回四川时,因迷航油尽而迫降在宣化店西南的陈家河河滩上。由红军游击队缴获。
说法二、1930年2月16日,由汉口飞往河南开封执行通信联络任务,返航途中遇大雾迷航,油料耗尽,被迫降落在宣化店西南10公里的陈家河的河滩上。被红军俘获。

有资料说,1932年7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被迫西征,将“列宁号”拆开埋入地下,以免落入敌人手中。由于参与其事的知情人大多在战争中牺牲了,“列宁号”只留下一张照片,真机下落不明。解放后,国家有关部门曾组织人员到新县调查寻找,但没有找到。 估计真机的下落有两种说法,有人认为尚埋在新县的大山中,只是没有找到;还有人认为敌人占领新县后把飞机挖出毁掉了。

飞行员龙文光也于1932年由于叛徒告密,在武汉被国民党当局逮捕,翌年惨遭杀害。同年年底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点评

郭述申是鄂豫皖苏区的首任特委书记,之后在曾中生、张国涛领导时期,虽淡出了决策层,但直至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郭依然身居鄂豫皖苏区领导层之列,对俘获国民党飞机及驾驶员,到“列宁号”诞生始末,郭可说是决策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31 19:53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10: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7-7-10 22:59 编辑

时间到了19313月初,鄂豫皖红军在双桥镇歼灭了敌34师、活捉了师长岳维峻,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在此形势下,鄂豫皖特委和军委决定把这架飞机运到箭厂河以南的仁畈重新装配起来,用以壮大红军声势。
隐蔽了近一年的飞机从卡房再次启运,沿途工农民主政府组织运送。这几十里路没有大段河道可利用,比将飞机运进卡房时还要艰难。运输队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历经半月终将飞机完好无损地运到了目的地。
       八十二年后我驾车循这条路经郭家河、陈店去箭厂河。出卡房的道路依山临壑、逶迤曲折,快出深山时还要下好几段陡坡急弯,深感当年运送飞机的艰难。停车瞭望时,脑海中不由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在陡峭的山道上,百余名精壮的大别山汉子环护着庞大的机身,喊着号子、前拉后推,一步步艰难地前行着、、、”。

出卡房之路(一).jpg
     
图图十八    出卡房之路(一)
出卡房之路(二).jpg
图图十九    出卡房之路(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11: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7-7-10 22:52 编辑

崖边急弯、再快点就下去了.jpg
图二十    临崖急弯、再快点就下去了
郭家河至箭厂河示意图.jpg
二十一    郭家河至箭厂河示意图
从郭家河经陈店到箭厂河,这一路都是当年鄂豫皖苏区的中心地带,分布着多处红色纪念遗址, 其西南方的塆店,还曾修筑过一座机场供列宁号起降。按地理位置推想,列宁号轰炸黄安县城就是从这座机场起飞的。
DSC02032_副本.jpg
塆店机场原址(即宋侃夫口述回忆记录中提到的“过界河”机场,“过界河”明显是郭家河的误记)
我记忆中最著名的是红二十五军郭家河大捷。1933年3月6日,在此击溃国民党军马鸿逵第35师一部,毙、俘敌军两千数百余名,缴获山炮1门、迫击炮8门、机枪12挺、长短枪2000多支、子弹10万余发。这是红二十五军重建以来首次大捷,不仅振奋了鄂豫皖军民争取胜利的信心,这次战役缴获的武器还大大提升了部队的战斗力,从此红二十五军成为了一支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后来以四千人的队伍长征,从鄂豫皖打到鄂豫陕,又从陕南经甘肃到陕北,一路竟无人可挡,成为了第一支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接应了已成疲惫之师的中央红军,为此老毛念了徐海东一辈子的好,称其为“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11: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7-7-10 23:13 编辑

利用缴获后停放一年之久的飞机,不同于利用缴获来的机关枪或火炮(只要有弹药,简单维护修理一下就行)。飞机要有驾驶员、要有机场、燃油、机油,还要有地勤维护人员。当时处于边远山区的苏区有这样的条件吗?有!此时曾在苏联学习过航空机械的钱均同志已由中央派遣来到了鄂豫皖苏区;驾驶员龙文光经过红军一年来的优待和教育、感染,也表示愿为红军服务(据传还改名为龙赤光)。原本极难弄到的燃油、机油,也因俘虏了敌师长岳维峻而得以解决。机场最好办,那时的螺旋桨小飞机只要找块足够大的地碾压平整就可起降。
飞机运到箭厂河乡黄谷畈和仁畈之间的河滩后,钱均、龙文光带领几个懂点机械的同志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将拆下的机翼等部件重新装上,对飞机作了必要的维护保养,并油漆一新,机翼两侧上方银灰底色上还各绘了一颗红五星。鄂豫皖特区工农民主政府还举行了隆重的飞机命名仪式,将这架飞机命名为“列宁号”,并把“列宁”两个鲜红的大字工整地书写在机身的侧面。由此,中国工农红军建军史上第一架属于自己的飞机诞生了,龙文光也成了红军的第一位飞行员。
听到红军也有飞机了,苏区的群众无不欢欣鼓舞,从四方八方聚集到仁畈,要亲眼看看红军自己的飞机。大家像过节似地敲锣打鼓连庆三天。为了让老年人也能看到飞机,乡工农民主政府搭了一个看台,请年纪大的人在台上观看。老百姓们兴高采烈地说:这回老子们也有飞机了,红军的“飞鸡”也给国民党下几个“蛋”尝尝。   
19315月,鄂豫皖特区工农政府军事委员会航空局成立,龙文光被任命为航空局局长,钱均任政委。航空局设在河南新集北头普济寺内。军委不仅为龙文光配备了必要的技术人和警卫部队,还在河边的空地上修建了一座占地百余亩的机场。另外还在在湖北黄安(今红安)麻城交界的紫云区,安徽、湖北两省交界的英山县金家寨(今金寨),也各修建了一个简易机场。
黄谷畈、仁畈卫星图.jpg
图二十二    19314月飞机重新组装处卫星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3 19: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125日下午,在箭厂河乡瞻仰了吴焕先故居、游览了箭厂河镇老街后,驱车沿省道213北上,到达新县县城新集,这里当年是鄂豫皖苏区的首府。
图二十三   鲤鱼山顶的红旗飘飘雕塑.jpg
图二十三    鲤鱼山顶的红旗飘飘雕塑
图二十四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jpg
图二十四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3 19: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2-12-23 19:14 编辑

图二十五  博物馆庭院内陈列的“列宁号”.jpg
图  图二十五    博物馆庭院内陈列的“列宁号”。
这架飞机像列宁号吗?!我怎么看像是“初教——5”。
图二十六   “列宁号”文字说明.jpg
图图二十六    “列宁号”文字说明。
可上面说的时间、地点你信吗?信就不累。若不信,就会像我一样、很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3 19: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二十七   鄂豫皖中央分局旧址.jpg
图二十七          鄂豫皖中央分局旧址

图二十八  红四方面军总部.jpg
图二十八        红四方面军总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3 19: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3-1-2 16:23 编辑

DSC00216.jpg
图二十九         鄂豫皖苏区军委航空局旧址
图三十  航空局展厅里的列宁号飞机模型.jpg
图三十            航空局展厅里的列宁号飞机模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4 21: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7-7-10 23:09 编辑

当年新集机场修成后,飞机又从仁畈运到了新集。在1931年下半年,“列宁号”至少执行了三次飞行任务。
第一次是在1931710日。鄂豫皖苏区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闭幕后,为了扩大红军影响,振奋苏区军民信心,列宁号进行了首航。起飞的那天上午,新集机场聚集了大群前来观看飞机起飞的军民。得到起飞命令后,龙文光驾驶飞机,载着鄂豫皖中央分局常委、少共国际鄂豫皖书记陈昌浩冲上蓝天,飞往固始、潢川、光山一带侦察敌情,投撒传单,震慑了当地国民党驻军。之后返回新集、安全降落。
第二次是在193198日。刚刚在鄂豫皖中央分局和军委联席会议上被任命为红四军政委的陈昌浩乘坐“列宁号”赶往金寨宣布任命、接管部队(因严重路线分歧,联席会议决定撤消原政委曾中生职务、调回新集。部队当时已北返至英山以北)。由于新修的金寨机场雨后遍地泥泞,飞机无法安全降落,只得返航。此时豪气干云的陈昌浩命令龙文光转飞华中地区敌人的心脏—武汉,进行侦察和示威。飞机飞抵京汉铁路南段和汉口郊区上空,投撒大量传单后安全返航。红军的飞机飞临武汉郊区上空,震动了敌巢,敌人发布命令实行灯火管制。反动的《扫荡报》上,也刊登过这样的消息:共军飞机近日曾连续骚扰潢川、汉口等地,我方幸无死伤,现有关军方,已通知各地严加防范。
第三次是在1931年12月22日。当时红四方面军重兵围攻黄安县城,守敌六十九师赵冠英部一万多人,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固守待援。我军围困黄安一个多月,打退了敌人的几次增援,但县城仍是久攻不下。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用“列宁号”飞机进行轰炸,配合攻打黄安县城。接受命令后,龙文光连夜赶画出飞机挂弹架图纸交兵工厂赶制,并提出了炸弹制作要求。12月21日,陈昌浩、徐向前与龙文光登上黄安城南高地观察敌情、制定了飞机作战方案。次日上午,“列宁号”挂着两颗“集束迫击炮弹”飞临黄安守军阵地上空,当困守孤城的守军还满以为是国民党飞机前来支援时,“列宁号”俯冲投下炸弹,在后座督战的陈昌浩也接连投下集束手榴弹,顿时弹片横飞、硝烟四起。意想不到的袭击把守军炸懵了,直到“列宁号”再次飞过、撒下大量传单,才弄明白这是红军的飞机前来轰炸。而红军阵地上则是红旗招展、欢声雷动,趁势又是一轮猛攻。黄安守军遭轰炸后军心动摇,加之援军无望,第四天傍晚赵冠英率部弃城南逃。红军乘胜追击,在长轩岭全歼逃敌,活捉了赵冠英。
这是红军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有“空军”配合的战斗。
2012年12月6日,我在新集完成了这次对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诞生之路的追寻之旅。写到这里,关于红军第一架飞机诞生的过程也应该算讲述完了。
后来呢?“列宁号”和驾驶员龙文光后来的命运有多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湮没在了历史的迷雾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1 19: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7-7-10 23:02 编辑
老黄 发表于 2012-12-21 11:14
关于红军缴获飞机有两种说法:

说法一、1930年2月,由南京返回四川时,因迷航油尽而迫降在宣化店西南的陈 ...


郭述申是鄂豫皖苏区的首任特委书记,之后在曾中生、张国涛领导时期,虽淡出了决策层,但直至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郭依然身居鄂豫皖苏区领导层之列,对俘获国民党飞机及驾驶员,到“列宁号”诞生始末,郭可说是决策人和知情者。1956年曾撰写了《红军第一架飞机》一文,讲述了这段红色传奇;可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下未被《星火燎原》刊登(有为张国涛评功摆好之嫌啊);直至2007年7月20日解放军出版社发行《星火燎原·未刊稿》丛书,这篇尘封了五十年的珍贵文献才公布于世,此时郭老已故去一十三年了。
   郭文一出,澄清了数十年来关于“列宁号”的多种说法,如龙文光驾机迫降陈家河的时间,曾有2月、216228316416五种说法,近年来基本采信了郭文中的316说。
图三十三   郭述申.jpg
湖北省博物馆“荆楚百年英杰展”上郭述申的照片和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21 11:21 , Processed in 0.119181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