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蒙古医生

[原创]武汉野狗队五一串阅大别山——自驾探险游!(游记篇)

[复制链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0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寺内小景。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0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望。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0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vicky.dj 发表于 2006-5-5 15:53:42 :

休息完后我们继续赶路。。。。

15:45我们到达柳林镇,由于是山路路都非常难走,好在我们三辆车随时保持着联系,在这要特别谢谢蒙古医生,他非常的认真负责,小到碎石,急转弯,大到前方来车都及时将路况告诉我们

在沿着山路的前行中,我们看到了漂亮的瀑布,虽然在赶路但仍然忘不了这美景,呵呵!此时已行驶了217公里

 ------------------------------------------------------------------------------------------------------------------------------------------------------------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0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开“五祖寺”前往第二站。路上风景很美。

但路况很差。

路边的野花正在绽放!

 映山红开了。花开时染红连绵山峦,火红火红的花儿不仅映红大地,也映红了满天云霞。

映山红是灌木,不像一般的花那么娇贵,如果在室内估计没什么观赏性。欣赏映山红很简单,找一个山麓迎着风大声喊“红军来了”,漫山就会开遍红红火火的灿烂。

<DIV>  每年花开在四、五月,这也是我们年少轻狂的时候,红遍山坡的花丛中有悠悠的歌声清脆而亮丽,蓝布花头巾在隐约中晃动明快跳跃。十五岁的哥哥砍柴刀别在腰里,笑容中带着羞涩,妹妹的眼睛水汪汪带着喜悦。映山红的歌就是要唱出来,映山红的笑就是要回荡,映山红的舞就是要扭起来,映山红的火就是要燎起来。

李白诗曰:

蜀国曾闻子规鸟,

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

似乎有点杜鹃啼血的味道。映山红的爱情是轰轰烈烈的,三月三的歌会少不了这火辣辣的红,很少见到有姑娘把它插在身上,这样的花没有办法做装饰,它只有在旷野中才能红开了,见过盆栽的杜鹃可能都要失望了,再好的园艺师也没有办法唤起她的热情,不知道这算不算清高。

映山红亦称“满地红”,老区的人都说,映山红的红是红军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对此我们深信不疑。

花开时节特艳那种红色只有五星红旗可以胜过,它悄然绽放,耐得住山里的寂寞和冷清;

她是谦虚的花儿,她热情似火,却又从不与百花争艳夺彩;

她是崇高的花儿,心不浮躁,仁爱宽容,宁静致远;

她更具有不屈不挠的傲骨精神,她临风笑傲,栉风沐雨,无私无欲,无怨无悔。

 映山红虬干粗糙,身色灰白,却生命旺盛,无人插植却茁壮成长。

她们高贵不像野草那样无羞耻地表现,也不像牡丹那样娇贵,她们在自由而奔放,她们从高山上滚滚而来,越过沙土岩石趟过沼泽泥塘,不为别人灿烂,专为自我。

她们批发喜怒哀乐,宣泄爱恨情仇,喜时让天地妒忌,怒则使日月感伤,生命释放出的永远是一种坦然、潇洒和豁达。

我爱映山红,灿烂我心中不灭的火焰。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0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efc.gov.cn/uploadpic/映山红.mp3

沿途小憩。

前往黄梅与蕲春交界处---界岭。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72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130
发表于 2006-5-6 0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一路上从蒙古身上学到不少,正是由于蒙古渊博的知识,诙谐幽默的性格,使得旅途充满了欢声笑语!!
与家人、朋友分享内心的积极感受——分享
自问“怎样做还能更完美?”关注提升价值——创造力
告诉朋友她们所拥有的宝贵特质,为朋友的成功开心——认同
保持运动状态,选择我的摄入——健康活力
有目标,有计划,每天学习一点,行动一点——成长
今日我不再是过去的我,过往的成长指引我向更丰富的未来——忘怀
每日感叹出声,“我有。。。多幸福啊”——感恩
时刻保持愉快,微笑迎向每一个人;与人只谈健康、快乐、成功——笑*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0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vicky.dj 发表于 2006-5-5 17:28:40 :

沿着山路前行,一路也没什么风景,而我好象也受不了这左拐右拐的山路,人感觉非常的不舒服,耳朵也象被灌水样的,人也想吐。。。

16:28我们到达第一垭口,行程223公里,此时海拔540米,路况很差,全是黄土,散石,而且灰异常的大;经过望江植物林后

16:45我们到达第二垭口,行程254公里,此时海拔610米,路况稍微改良;同时这个地方也是黄梅和蕲春的交界处,在这儿我还看到了很感动的一件事,在界碑处有个很破旧的亭子,里面放着供人饮用的水和杯子、坐的凳子,当时我还想可能是卖给过路人的,也许是我们的话语声比较大,不知道什么时候从旁边小屋里出来一老者,看行头应该是修行者,他说这些都是他自己免费提供的,数十年如一日。其实想想在这现实的社会里象这样能够坚持为别人服务的人简直太少了,而这位老者在深山里还能一如既往的这样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只是可惜我没来得及给他照相。在这里我们要祝福那位善人健康、长命百岁,好人有好报!!

---------------------------------------------------------------------------------

界岭------一处小景点,却给我们以感动。老区人民的朴实善良在此打动我们每一个人。

亭内的免费茶水欢迎着每一位路人。

亭壁上的题字诉说着真情。

老区人民给予我们祝福。

 老人说∶你们多照照这个界亭吧!我们欢迎你们远方的客人!告诉武汉人民,老区人民是好客的。

DJ   MM用笔记录下这一刻。

 

看得出来King此时也很兴奋!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04: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告别老者,我们继续前行。

沿途风光无限。

 

傍晚的小山村异常地宁静。

 

 

山区人民是这样运送石料的。

 

乡村公路上的“的士”,上坡时乘客必须下车!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04: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色渐晚,野狗队成员开始留意选择宿营地。在一水库边找到一草地,但风太大,只好放弃。

 

库边小山上有一记念碑。

 

 

让我们记住这些英烈们的名字吧!正是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满山遍野的“映山红”花!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vicky.dj 发表于 2006-5-5 18:59:35 :

在我们还在爬山路的时候就远远的看到山中腰的微弱灯光,虽然这光时隐时现的,但足以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兴奋,因为这是告诉我们那儿肯定是有人的,我们也就有希望了

20:00在经历了千山万水、一片漆黑中我们终于到达了那个亮光处(仙人台茶场),  此时我们已行驶了296公里。 那儿有家小卖店,当时只有一位大婶在那,我们向她说明来意后她很热情的给我们提供了桌子、椅子、热水什么的,在这里很感谢她,后来他的老伴也来了,也加入了我们的fb,大家一起很开心。。。真是一个难忘的夜晚!

               这个时候的我们已经饥肠辘辘了,停好车后大家一起将吃的还有需要用的物品拿了出来,准备FB~~~~~我们都饿得不行了,见了能吃的就去拿,呵呵,好象是饿牢里放出来样滴,只有衰队每次都是为大家服务滴,偶们要向他学习!!


浪哥说∶这段时间网上关于我的负面报道多了些,给大家抹了黑。请本队随行记者DJ MM这次多来些正面报道。

于是浪哥与宿营地小店老板故作亲热状,说∶我来看望老区人民了!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

主题

1510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1137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06-5-6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似浮雲常自在、意如流水任東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0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疯疯癫癫 发表于 2006-5-5 19:14:52 :
感觉你们的第一天就是赶路、赶路、再赶路。

第一天花了好多时间赶路,晚上在“仙人台茶场”的大院内宿营。

“武汉野狗队”专用睡袋,经人体测试,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际登山协会标准。

 

为了保持昨天开始的正面形象报道,浪哥决定和衰队一起为大家做早饭。

 为了更好地为老区人民服务,浪哥与小马哥决定先把自己吃饱再说。

衰队在使用“煎蛋器”。

 

看上去还不错!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绿茶起源、制作和审评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绿茶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绿茶制茶历史做简单介绍。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
  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
  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
  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

以下为实景拍摄制茶过程!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362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191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6-5-6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浪哥戒酒了?冒看到海量时的光辉形象啊!
朋友不必时时想起,有一种思念深藏心底.
爱人不必长相斯守,有一种牵挂萦绕心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72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130
发表于 2006-5-6 1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mm528 发表于 2006-5-6 10:00:03 :
浪哥戒酒了?冒看到海量时的光辉形象啊!
是的咧,没看到蒙蒙说,要保持正面形象报道撒!
与家人、朋友分享内心的积极感受——分享
自问“怎样做还能更完美?”关注提升价值——创造力
告诉朋友她们所拥有的宝贵特质,为朋友的成功开心——认同
保持运动状态,选择我的摄入——健康活力
有目标,有计划,每天学习一点,行动一点——成长
今日我不再是过去的我,过往的成长指引我向更丰富的未来——忘怀
每日感叹出声,“我有。。。多幸福啊”——感恩
时刻保持愉快,微笑迎向每一个人;与人只谈健康、快乐、成功——笑*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362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191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6-5-6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开心
朋友不必时时想起,有一种思念深藏心底.
爱人不必长相斯守,有一种牵挂萦绕心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1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仙人台

在蕲北大同与英山交界处,主峰海拔1176米。相传此地为著名大禅师刘五、刘六修炼化登仙之所,故名仙人台。此地盛产名茶,种茶历史悠久。

-----------------------------------------------------------------------------------------------

前往仙人台的道路崎岖险峻,建议开车新手不要尝试!

 

   

 遥望“仙人台”。

 

http://www.qcxrt.com/news.asp    仙人台--白云观网址

 

 开始登顶。

 白云观江道长--39岁,出家15年。中国道教学院毕业,毕业后在武汉“长春观”修行5年,后为白云观道长。

致力于道学,修庵建观,造福众生。

刚才所见之山路,系白云观集资103万元修建。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道教,源远流长,精深广博。它肇自中国上古的原始宗教、晚周的方仙道和秦汉的黄老道,并以先秦道家的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吸取儒家、墨家、阴阳家、五行家、方技家、养生家、医家以及后来的佛教、藏传佛教等学派的修炼方法、伦理观念、信仰成分,在重人贵生、济世度人、长生成真的基础上,进而追求与道合一的理想下,融会博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多种成分,逐步发展而成最具中华文明特色的本土宗教。
    就道教的形成与发展而言,自东汉时期天师张陵开创天师正一派之后,道教正式以一个独立的历史宗教走向历史的前台。同时,又有张修的五斗米道、张角的太平道亦活跃于社会。其后,陆续有上清派、灵宝派于魏晋间问世,遂与天师正一派三足鼎立。此外尚有李家道、帛家道、清水道等支派,亦分布大江南北,传教布道于魏晋的社会之中。随着道教的发展,唐宋之际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流派,主要有北帝派、神霄派、清微派、东华派、净明派、天心派、太乙派等,他们虽然皆奉道崇德,以三清道祖为尊,但在理论、修为与道法上却各有特色,从而极大地充实与丰富了道教文化的内涵,拓展了道教思想的精义。这是以张陵为代表的道教符箓派在汉晋、唐宋之际的基本情况。
    与此对应,自汉唐以来一直隐而不显的道教丹鼎一派,由于钟离权、吕洞宾、陈抟等人的大力倡导,内丹之学始露于世,由之张伯端、白玉蟾等创内丹派南宗之门庭,王重阳、丘处机等阐北宗——全真道之玄机,陆西星、李西月又开东派、西派之门户。此外,尚有中派、三丰派、伍柳派、青城派、龙门派、华山派、广慧派、金山派、遇仙派、清静派、云巢派。霍山派、觉云派、西竺心宗、南天派、阎祖派、隐仙派等,他们皆以内修丹法、外施道德为宗旨,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性命双修,全真守一。
    正如《晋真人语录》所曰:“若人修行养命,先须积行累功。有功无行,道果难成。功行两全,是谓真人。”所谓“累功”,即指修持真功:“若要真功者,须是澄心定意,打叠精神,无动无作,真清真净,抱元守一,存神固炁,乃真功也。”所谓“积行”,是指度人积德:“若要真行,须要修行蕴德,济贫拔苦,见人患难,常怀拯救之心,或化诱善人入道,修行所为之事,先人后己,与万物无私,乃真行也。”真功真行,双修双全,方为全真。
    与传统的道教相比,全真诸派重视内丹之学,虽刻意淡化符咒之术,但亦运用符咒为人治病解厄、祈晴求雨。由于内丹学说的兴盛与影响,传统道教中的符箓诸派也纷纷采纳其学,以完善旧有的修炼体系,改革古老的符咒道法。于是,一种融道教的丹法、气法、符咒、方术等为一体,吸收儒家理学“正心诚意”的理念、佛教“明心见性”的禅观、密宗“三密相应”的密法,并以雷祖崇拜为核心的新型道法——雷法,应运而生。
    对雷神的崇拜和雷法的修持与运用,是中华道教中最重要的一种信仰及一门法术。它源自中国最古老的原始宗教,即包含着人类文明中最早最本质的自然崇拜,亦保存着人类企图控制造化、主宰天地的胆略与努力。它将人们对天地的敬畏、对神灵的崇拜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三者有机地结合,从而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在道教中,对雷神的崇拜由来已久,且非常广泛。尤其是唐宋以来,由于众多道门高真的倡导,雷法盛行天下,一度雄踞万法之首,成为道教法术的最高代表,引起世人广泛的关注,影响甚巨,时至今日。在众多的道教流派中,对道教雷法的形成及发展,首推神霄派的贡献最大。

 ---------------------------------------------------------------------------------

简而言之,道教分两大派系∶全真派和正一派。

全真派∶分布较广,需住殿修练。不得结婚、饮酒、吃荤。

正一派∶相对较窄,可在家修行。可以结婚、饮酒、吃荤。

亦有两派同处一山一观的情况。

白云观属全真派。

有人不注意防火,观内道士责其写“检讨书”公示众人。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20 20:30 , Processed in 0.0596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