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脚向鲁尼的脚踵踢去 记得曾经有过冗长的关于英格兰队应该不应该用鲁尼的讨论,其中某国的教头便说:“我若是与英格兰对阵,必让后卫多照顾到他的右脚踝,我要看看那里究竟是不是真的好了。” ——这就是战争的准则之一:永远要想办法攻击对手最弱的一环。鲁尼的右脚,就是阿喀琉斯之踵,是命门。想要取胜对手,只能攻其命门,否则,你就会为敌所伤。 其实每一人每一团体都会有自己的这个脚踵,只不过有些很明显,有一些则被忽视了。“小猪”在德国和瑞典之战前说:“我们已找到了对付瑞典办法,他们的后防其实有很大的问题。”果然,这就是要被德国人利用的地方,若比赛进入瑞典人的轨道,那么一切会很难说,那么,开场就把他们打蒙,打蒙然后击碎! 高手相争,差距并不明显。很多时候,一招两式就可定下胜负。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当然是攻其最弱的一环。这一点,墨西哥人也必定明白。所以,当墨西哥队加强中场控制,扼制住阿根廷队的两个边路(尤其是索林的左路——这是阿队的主攻方向)时,阿根廷战车的运转立马出现了问题。 ——把阿根廷队叫做战车是有道理的,他们的打法,简单地说,就是以里克尔梅为核心的一个协作整体,其可怕之处并不在于球星的个人能力,而在于整体的快速高效运转。佩克尔曼精心设计好了这个体系,为此他坚决不召某些球星入队;为此,他让梅西和特维斯当替补,甚至为了想让坎比亚索也当替补。 ——看了特维斯和梅西和艾马尔上场时阿队的场面你很容易就得到了这样的结论:他们与这个“里克尔梅体系”不兼容,他们上场时,阿根廷队的全队思维就会混乱。这样,你就很好理解佩克尔曼要不让他们首发的原因了。 可是,这个“里克尔梅体系”的优点固然明显——运转良好之时,攻击可无坚不摧,制造出打塞黑时第二个进球那样的美妙进球;防守,亦可以伸缩自如,消弥危险于无形。但是它的缺点也同样醒目——过于倚重这个体系,使阿根廷没有真正的B方案或是C方案,一旦不能得手,或是有球员受伤、有球员状态有影响,那么”里克尔梅体系”将会给阿根廷带来巨大的麻烦。 墨西哥队做的,就是不让这体系运转良好,他们做得不错,以至于我们很长时间看到的不是那支我们熟悉的阿根廷队。——用中场的人数优势,不让阿根廷有好的进攻配合,尤其不让里克尔梅有直传的机会;两个边路利用突破传中,不让阿根廷进攻体系中的索林有机会上前,也逼使阿根廷队防空能力不足的后卫线犯错。再加上右边后卫上的阿队队员能力太差(全场比赛,他和海因策最让人担心),“里克尔梅体系”名存实亡。 阿根廷队还是凭着他们的球星个人能力赢下了比赛,不过墨西哥队已为德国队做出了榜样,德国队应该比墨西哥队更会抓弱点,阿根廷前行之路,颇为艰险。 自然德国也有弱点,只不过未遇强队,暂时未得及暴露,相反阿根廷队经此一役,自会有境界上的提高,“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阿根廷队也很有可能打出小组时的水平,德阿之战,难以预测。 作为阿迷,我就预测阿根廷队赢球吧,进四强后,将遇意大利,这才是最难一关,过此一关,应该可以夺冠了,同样意大利若赢阿根廷,也能夺冠。 我心目中的四强是这样的:上半区阿根廷意大利,意大利胜; 下半区巴西英格兰,巴西胜; 决赛,意大利夺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