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歌谣对我简单的说说极为不满意,为了弥补过失,决定写点什么来补过。 花絮一 篝火晚会的那个晚上,风很大。站着外面寒风刺骨,瑟瑟中我们都想到用什么挡挡寒。俗家弟子灵机一动,把睡袋套在身上。这套绝无仅有的晚装有极好的御寒功能,猛地一看还以为是宇航服。 花絮二 稻田的节目让人难忘。她朗诵诗歌,支凡表演。抑扬顿挫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支凡一丝不苟做着动作,配合默契哦。 花絮三 因为风大,在外扎帐篷的同学还是决定在屋子里面来。色狼进屋子,唯有望来望去勇敢的住在外面。这个晃来晃去极为不简单。上山一路都在觅兰花。挖兰花需要时间,耐心。他没有耽误行程,挖兰花挖的有经验了,后面采的兰花几乎全部兜兜都挖起来。下山后,把兰花全都送给同学,自己没留。 花絮四 玩时间久的驴子都知道,每个人的行囊中转载的不止是自己的东西。很多同学都背了大量食物用品准备着其他同学急需。湖滨、周游的包很重。包里面常常装着同学的衣物,水,罐头,当然还有畅怀一饮的酒。周游把垃圾袋从山顶背到山下。这是很多同学目睹的。 花絮五 支凡和儿子的幽默诙谐在餐桌上得到尽情展现。木愚笑眯眯端着酒杯从旁边的桌子走过来,拍拍支凡的肩膀:作为驴友,木愚给老驴敬酒。支凡乐的,脸上笑开了花。拿着酒杯一饮而尽。小时候,父亲是山,儿子走在山上;青年时,父亲是朋友,儿子走在身旁;老了,儿子是脊梁,支撑起父亲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