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像沐浴、漱口、散步。。。。这些好习惯是最初是来自那里。又是谁从那儿把它们带到中国? 很久很久以前,他和他可爱的小白马从这里走过——姥姥没有英俊的小白马,姥姥只有一只大乌龟。
 鸣沙山下、月牙泉边,初次相见,地转天旋。所有关于丝路的想象漂浮于空中,驼铃、羌笛、杨柳、沙漠。。。。。颗颗沙砾的前世今生在阳光里一览无疑。 
不算太好的开始,由于是“五一”门票竟然翻背到120一张——美丽和黑暗的令人发指。长一张娃娃脸是件实在美妙的事情,因为它偶棉得以穿过被誉为全中国查票最紧的大门,实在道貌岸然。 把自己包装的活像两支E。T工作人员又上来建议偶棉租鞋套,避免沙砾跑到鞋子里。TMD姥姥来就是要带走沙漠的,更何况,光着脚把五个脚丫印留在沙上的机会一生能有几次,姥姥的10个脚丫有多期待你们看不见吗?!就算是鸡蛋放这里会被烤熟,姥姥也要做个英勇的鸡蛋。唉~微微意淫一下罢了,不然乌龟又要开始叫嚣了。

跑几千公里到这再花60块租骆驼轻飘飘滴骑着上山的事情,偶棉是做不出来的。挥别骆驼部队,外星人向着沙山挺进。


大概走15分钟,就看见四野沙漠中恬静温婉的月牙泉。在此之前,会路过路边的两个工湖。在沙漠看到水,姥姥仿佛在夏天里看到冰啤酒一般,顿时飞了过去。刚刚把手打湿,就看见远处一个戴红袖章的同志对偶挥动红旗,无比真诚的喊到“那边那个被包的,这不能洗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平时还能够自控的,只是一旦离开城市,一切的智商也都全部离开T T 

同选择丝路一样,我们选择放弃楼梯,以最原始的方式爬上沙山,只是偶棉对沙漠行走的困难及走一步退半步的状态缺乏实质性的认识,导致两个人在沙漠里涨红了脸,四肢并用还踹的跟驴似的也只能调在半空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从鸣沙山顶遥望月牙泉,它就是沙漠的眼是星星沐浴的乐园。城市里被弄的乱七八糟的颜色,在这里因为千年的抚慰得以如此无边的安详。开始没来由的悲伤,说的不错,它越来越小了。 赤野的沙漠,强烈的色块,带着粗糙质感夹杂着干涸味道的风。丝绸之路,到底是谁走在上面?

在月牙泉的夕阳里,相信即便大海走了,我们还有沙漠可以寄托。  [此帖子已被 努努一小步 在 2007-6-1 9:36:41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