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见摄

【高原行】滇-藏-青-甘

[复制链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8-27 1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冒得了?偶还要看!!!!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4714

回帖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6861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8-27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要看,

给了钻,是不是再加几搂?

                                                        期待~~

【东坡在世,我愿追随其后。恨没有早生88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9

回帖

529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95
 楼主| 发表于 2007-8-27 1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来,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
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乡
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http://blog.sina.com.cn/jiansh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9

回帖

529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95
 楼主| 发表于 2007-8-27 18: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村长,加钻是鼓励吧,谢谢。

“加楼”不知怎样弄,请领导指点。

 

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乡
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http://blog.sina.com.cn/jiansh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8-28 0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见摄:

村长,加钻是鼓励吧,谢谢。

“加楼”不知怎样弄,请领导指点。

 

加楼就是让你多发点文字和PP沙!

领导都发话了,快加!!!!

如果LZ认为游记写完了,那就加点“花边/八卦”之类!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703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1435
发表于 2007-8-28 0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细致的看了LZ的游记,佩服LZ细腻流畅的文笔,现在已是凌晨2点还不累

第一次先看文字再看图片,因为在这里文字是主角,图片是配角。图片都是由文字引导出来的。

除了文字,我还喜欢LZ的图片。干净纯洁,没有一丝杂质。

总之,主角配角都演的精彩。

……

才到大理,后面还有丽江、西藏、、、、等等。

我会跟楼主一直走下去

 

路虽远,行则将至; 事虽难,做则必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9

回帖

529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95
 楼主| 发表于 2007-8-28 1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丽江

6月21日

    早6点50分离开大理古镇,坐的班车是中型面包车,在路上跑得很欢。也许是累的原因,也许是审美疲劳了,开始还不停的看窗外的风景,在颠簸中不知何时就睡着了。直听到有人说下车了,睁眼一看,已经到了丽江长途汽车站,此时才十点半钟。下车后习惯地朝四处张望了一下,这一看还把自己看乐了,原来,车站背后的高处有一个路牌,指向林子的深处又是MCA。尽管我很喜欢MCA的安静,也适应了在那里与中外游子平和交流的气氛,但我不想再住这园林式的客舍了,倒不是担心会有老鼠爬进小木屋,而是记着女儿的建议,到丽江住束河古镇里的纳西族民居,会有特别的体验。

    从车站出来,走了十来分钟,在一个街口的小亭子买了一张地图。对着地图找到自己站着的方位,原来就在大研古镇的边上,而束河古镇离此还有4公里。望望头顶上的太阳,耸耸肩背上的包囊,决定就近兼远,先在大研古镇安顿一天,看感觉再作安排。

    穿过广场熙熙攘攘的人群,侧身古镇老街僻静的小巷,走进了一户纳西人家的“雅阁客栈”。这是一个有着三围二层木屋的小院落,与大理的三房一照壁的格局差不多,就是照壁被利用搭盖了一间洗衣房。除了这户人家仍住在里面一角的房屋外,其它的都是按照房屋的大小,将之改建成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等不同的客房,每间房都不大,我入住的二楼房间也比较矮,每间房的光线却充足得很,靠门的一面与MCA一样全是玻璃窗。

    放下了包囊,心想已住在古街里了,就不着急逛古街。一番打听之后,得知今天看玉龙雪山的时间不够了,但去虎跳峡或长江第一湾还是赶得到的。由于这两个点不在一条线路上,我还是按照就近兼远的想法,选择了去长江第一湾。出了古镇,找了一个藏族司机开的小型面包车,往西一路行驶直奔石鼓镇,经过拉市海没有停留,在香格里雄古也只作了短暂停留,在那俯瞰了峡谷底处往北流淌的金沙江。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金沙江自打青海发源后,就在青藏、云贵两大高原上,一路行吟,风流尽写,与怒江、澜沧江像三姐妹一样相携而行,形成蔚为壮观的“三江并流”。可在石鼓镇这个地方,我亲眼看着金沙江自西北方向迤逦而来,在此绕着一座山头,就此告别怒江、澜沧江俩姊妹,荡气回肠地转着一个“U”字形大弯,没有波涌连天,没有惊涛裂岸,安静平缓地朝东北方向奔去……
 
    久久地倚在水湾岸边的栏杆,我被眼前这一湾流水深深地激荡着,在这里我想了许多:长江面对大山的阻隔,转着这么大的弯,却没有嘀咕没有抱怨地流淌着,默默地继续走着自己的路,结果走出了一条不同于顺畅南下的怒江、澜沧江俩姊妹的路,走出了一条更漫长更浩大的东方之路。我们的人生,也能够象长江一样经受得了如此巨大的转折吗?能够直面前行中的困难阻隔,仍然平静地转弯,继续走自己的路吗?而且,能够坚持把自己的路走得更长远更有浩气吗?

    在石鼓镇一家四川人开的小饭馆吃午饭时,司机介绍推荐镇上的老街和石鼓,说石鼓上有一条缝,其缝的开合可以预兆国家的分裂或统一。要是以往听了这个介绍,我肯定是会去看看,可我此时还沉浸在对长江第一湾的震撼里,哪里都不想去,却抑止不住心里的激动,给家人连发了几条短信。返回的路上再次经过拉市海,也只是在栅栏外往里张望了一下。

    回到丽江市区,我提前在地处黑龙潭的东巴文化博物馆前下了车,一直晴朗的天,此时却下起了雨。透过薄纱般的迷濛细雨,那些横斜的树枝、满地的绿草和清莹的泉水更显妩媚,一群纳西女子在雨雾里,仍然唱着美丽的歌声、跳着欢乐的舞蹈,一些游人也兴奋地在雨中更加欢乐着。在这如诗如画的天地间,我顺着玉泉河的水流方向往古镇走去,而且,就想这样一直走下去。

香格里雄古的草亭,日夜迎送峡谷江水

 

从雪山南下,从容迤逦

 

往东海北上,荡气回肠

 

密林深处有神秘 

 

一帘细雨醉游人

 

烟雨迷濛山色新

[此帖子已被 见摄 在 2007-8-28 20:18:13 编辑过]

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乡
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http://blog.sina.com.cn/jiansh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4635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27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8-28 1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见摄:

   长江面对大山的阻隔,转着这么大的弯,却没有嘀咕没有抱怨地流淌着,默默地继续走着自己的路,结果走出了一条不同于顺畅南下的怒江、澜沧江俩姊妹的路,走出了一条更漫长更浩大的东方之路。我们的人生,也能够象长江一样经受得了如此巨大的转折吗?能够直面前行中的困难阻隔,仍然平静地转弯,继续走自己的路吗?而且,能够坚持把自己的路走得更长远更有浩气吗?

   

感念楼主的深刻理解,看后深有感触,谢谢!

喜欢你的文字,娓娓道来,自然亲切!

雨林深处,聆听自然之声;寂寂之夜,独享美丽心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9

回帖

529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95
 楼主| 发表于 2007-8-28 2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古医生:

加楼就是让你多发点文字和PP沙!

领导都发话了,快加!!!!

如果LZ认为游记写完了,那就加点“花边/八卦”之类!

谢谢指点,遵命“加楼”了。
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乡
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http://blog.sina.com.cn/jiansh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9

回帖

529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95
 楼主| 发表于 2007-8-28 2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鸽子:

一路有驴友的同行,不寂寞。谢谢!

 

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乡
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http://blog.sina.com.cn/jiansh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9

回帖

529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95
 楼主| 发表于 2007-8-28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寂静之声:

 

  看后深有感触 

有朋自心里来,不亦乐乎!

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乡
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http://blog.sina.com.cn/jiansh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9

回帖

529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95
 楼主| 发表于 2007-8-29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丽江
 
6月22日
    昨天冒雨走回大研古镇时,已是夜色朦胧,但在街市的灯海里,人群依然如潮似涌,我也投身其中,却没什么感觉。今晨六时不到,我独自一人出门,没有目标地走街串巷。此时,布满街巷的流水依然轻轻地微酣,古镇在黎明曙光里,静谧得像一个娇羞的新娘,我不由放轻了脚步,生怕惊扰了她恬美的睡梦。

    今天的计划是登玉龙雪山。不愿挤热闹坐索道上山,也想了解洛克的一些逸事,于是去了玉湖村,这是上玉龙雪山的一条相对安静的线路。路过甘海子,司机专门给我们解说,甘海子也叫干海子,原为高山冰蚀湖泊,后来雪线上升,积水减少以至干涸,现在是一个三面环山的高原草甸。站在这里,视野极为开阔,地毯般的草地,从东面的雪山脚下,一直向西铺到天边;而玉龙雪山的十三个高峰由北向南依次排开,蜿蜒逶迤如一条腾空翻跃的白龙,主峰扇子陡像一把白绫折扇,很有气势地在碧蓝天幕展开,也好像是巨龙在呼风唤雨,呼喊着要跃入那奔腾的金沙江。
 
    走进玉湖村,先参观了该村的展室,了解这是一个古老的纳西族村落。据说纳西人在古代,最初由北迁徙进入丽江坝子,这里是他们的第一个落脚点,所以有“纳西第一村”之名,又因为该村座落在长满松树的雪山之下,所以也叫雪松村。展室里有一幅肖像,醒目地铺满了一面墙,肖像的主人就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撰稿人洛克,他自1922年起在这里生活了27年,写下了一部《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之后,就着迷于东巴文化,编写了一本《纳西语英语百科辞典》。村中的洛克故居,是一个平常的纳西族小院,就在村中小路的边上;洛克博物馆的规模也不大,有一些记录洛克当年活动的图片,让人对之有一种复杂的感觉。
 
    我骑马穿行村中小路,走到寨前必须下马,我问是什么原因,好像是纳西人的一种禁忌。出了村子又是一大片草甸,不知名的小花可爱地开放着,给草地多了一些绚丽;放牧的马群散落四处,好似草甸滑移的音符——还没上山,我就醉了。还是牵马的纳西村民的催喊,才将我散落在草甸的心情收回,开始专注地在满山的树林里,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走去。一路上与牵马的村民边走边聊,当说到玉龙雪山时,牵马人一脸神圣,说纳西族的保护神“三朵”,是玉龙雪山的化身,他们每年都要在“三朵节”这一天拜山。我说,天天来的游人,也是来拜山的,所以,这里天天都是“三朵节”,说得牵马人满脸的骄傲。
 
    到了山间一个草坪,牵马人说到了。在这里往上看,主峰山体呈灰色,没有多少雪,还因为太近看山,削减了山峰的陡峭气势,反倒不如看山下草甸的宽阔大气。下山直接去了玉龙书院,附近有一口小水塘,据说是大名鼎鼎的玉湖,青绿的林峰倒影在清澈的水底,让人如梦似幻;水边的百尺崖壁,上书“玉柱擎天”四个大字,非常引人注目;大门前的一幅“雪山联”气慨不凡,让我站在那里抄写了十多分钟。
 
数万里长江,穿流脚下,放眼遥望:洋洋乎纵横无际,况东连巴蜀、北距乌拉、南接交趾、西毗天竺。古来今往,空余感慨兴亡,趁月白风清,露出她冰肌玉骨,从朝云暮雨,消却了蛮烟瘴疠,只赢得千载积雪、一壁铁台、半弯灵湖、四周花鸟。
十二时景象,幻在胸中,高怀独步:皎皎然俯仰有情,看晓吞红日、夕照霞光、午吐碧岚、夜焕星斗。燕去鸿归,任凭经过寒暑,籍龙吟虎啸,宣扬那帝德神威,于喜霁愁阴,分明着廉吏贪官,更有些三危胜迹、六诏遗碑、两汉船鼓、百世山河。
 
    从玉龙雪山下来,多的时间把两个古镇比较了一下。两个古镇都是有山依托,大研古镇西有狮子山、北有象山和金虹山,背西北而向东南,避开了雪山的寒气,接引着东南的暖气,好像比束河古镇更容易藏风聚气;但束河村后的西山,就是玉龙雪山的余脉,村子坐西朝东,也是背风向阳,而山上却有更茂密的植被。以我的感觉,束河比大研更显古朴一些,那慢吞吞地在古镇街巷行走的耕牛,同耸立在青龙河畔的粮架一起,构成了纳西族农耕文化的图腾标志,与大研古镇的花花绿绿相比,这鲜活的图腾让人静穆也更让人心仪。
 
    两个古镇的街道经络差不多,当地人用“曲幽窄达”四个字来概括是很精到的。除了束河古镇的一部分土路之外,两个小镇所有的路,基本上是红角砾岩凿打的石板砖铺筑的,比一些大城市的人行步砖道结实多了,走在这留有沧桑岁月的茶马古道上,恍惚能够听到当年马蹄和马铃的回响。还让我惊异的是,两个古镇不仅都有水渠沿着房前屋后穿流而过,形成主街傍河、小巷临水的格局,而且都有自动清洗街道的功能——古老智慧的纳西族人,利用流经古镇的几个支流水渠的高低差,巧妙地控制闸门让高处水渠的水,从古老的石板路上漫淌而过,再由稍低的水渠收回流水。我在四方街跟高兴的孩子们一起,欢快地踏踩起洗路的水花,感知着爱水的纳西族人如水一样的智慧。
 

古镇黎明 

夜色朦胧 

素面朝天 

 

玉龙雪山

草甸坝子 

书院阳光 

科贡房,东巴纸 

东巴文,猜猜看 

束河水,丝雨帘 

小灯笼,一米光

故人去,旧屋在

 

 

[此帖子已被 见摄 在 2008-5-23 20:56:27 编辑过]

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乡
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http://blog.sina.com.cn/jiansh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9

回帖

529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95
 楼主| 发表于 2007-9-1 1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中甸

6月23日
    为去泸沽湖还是直接奔向香格里拉,昨在长途汽车站犹豫了好长时间。听人说泸沽湖是镶嵌在滇西北高原的一颗晶莹宝石,更因为湖畔摩梭人的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婚,使得美妙绝伦的湖光山色,泛幻着一层美丽神秘的东方女儿国色彩。可是,泸沽湖虽然距丽江只有200多公里,却在丽江的东北方向,跟我此行的滇藏线下一站——中甸稍有偏离,又不能顺道,往返至少需要两天的时间。为了保住主要线路,最后还是遗憾地放弃了泸沽湖,何况香格里拉有我 “心中的日月”,那里是我许多年的梦境。

    今上午八点,中巴长途班车准时出发,沿着滇藏线往西北方向的藏区中甸走,路况没有前段行程那样平坦,但总体上还是比较好的,而高山峡谷中的森林却比大理、丽江一带要好很多,原始形态十分明显。去中甸这一路的海拨高度平均约为3400米,车子盘着山路上到高处,大概也会有3800米左右,但我高原反应并不强烈,只是当车下坡转弯时有点晕眩,真得感谢这一路丰富的森林资源,让我身处高原却泡在天然氧吧。

    知道车要路过心仪已久的虎跳峡,我的精神格外亢奋,眼睛一直跟着车子在盘山公路上转,可是司机说虎跳峡离公路还有几公里,班车不能在路上等几十分钟,我虽然又添了一个遗憾,却依然痴迷于那窗外的一个又一个高原美景——湛蓝蓝的天空、飘悠悠的白云、陡峭伟岸的雪峰、高深蜿蜒的峡谷、明镜样的高原湖泊、碧毯似的辽阔草甸,还有一条条经幡、一座座白塔、一个个玛尼堆、一处处青稞架、一片片油菜花、一群群牛马羊、一幢幢藏式民居……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在高原坐过车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吧。看车上人如此痴迷沿途的景色,司机很煽情地打开了车载CD,在清朗快爽的和风中,《青藏高原》那高亢辽阔的旋律荡漾开来,我的心情也随之飘飞开来,如同阳光散落在那一路上的蓝天、雪山、幽谷、湖泊、草甸……

    12点半就到了中甸,走出长途汽车站,问了去古城的路,很方便地坐上公交车,想在古城里住宿。可是发现古城的客栈较少,附近住宿的价格都比较贵,就反乘公交车回到长途汽车站,那里的客店多,有选择的余地,而且交通特方便。很快安顿好住宿,简单打发了中餐,买了一张地图,就坐上小面包车,奔向纳帕海和松赞林寺。

    司机是个很善谈的藏族同胞,40多岁有一儿一女,还有外孙女,女儿一家人都着跟父母住在一起,女婿和儿子都开出租车,年收入上十万元,女人在家里还种有青稞和油菜,放牧一些马羊,一家人过着殷实富足的生活。他家就住在纳帕海附近的公路边上,依山而建的房子很有气派,停车走进他家的院子,就被看院的藏獒充满敌意地吼叫,想拍几张照片都很难,担心主人稍不注意,它就会扑上来,赶紧借口赶时间,谢绝了藏族司机的好客邀请。

    纳帕海距中甸县城8公里,从中甸出城,绕着几个山一直下坡,很快就到了。我先前以为纳帕海是一个湖泊,到了跟前却看不到水,再看门楼上写的是帕拉海、依拉草原,原来二者是连成一体的。雨季时水多了,低洼的草原被湖水覆盖,就成为海;没有雨的时候,水少草多,就变成了草原。这样看来,纳帕海是个季节性高山湖泊,同时也是亚高山沼泽化草甸。从来的路上较高地方,可以清楚看到其三面环山,山峰海拔都在海拔3800米以上,一面与大中甸盆地相连,因为这里的山上的树长得茂盛,所以纳帕海意为“森林背后的湖”。由于看不到湖水,而那草原也很一般,还没有坐长途车的路上看到的草甸壮阔原始,而且那些牵马围拢来的拉客闹嚷声,让草原失去了原本的宁静,于是只草草地打量了一下,就转头去了松赞林寺。

    噶丹松赞林寺被誉为小布达拉宫,曾被清朝的一个皇帝赐名为归化寺。这里正在大规模修建,寺庙面前尘土飞扬,四处堆放各种建筑材料,但阳光透过乌云依然慷慨地给了整座寺庙,让高高在上的松赞林寺显得庄严辉煌。可是走进寺院不久,天就滴落起小雨,仿佛是给要我洗尘。寺中僧侣分为活佛和扎巴两类,除活佛外的僧侣按学历及资历分为格西、格弄、班卓等,按职责分有喀姆、老僧、香追、第巴、英则、格干等十数种职务。每个殿屋内,都有酥油灯火苗在昏暗里摇曳,还有功德箱在醒目地提示着人们表达虔诚,却没有听到喇嘛静心卷语的诵读经文声。活佛们曾经居住的那些封闭昏暗的殿屋里,弥漫着酥油燃烧的气味,加之灰暗封闭,对人有一种压抑和窒息,我突然联想:历史上的许多达赖、班禅、活佛、喇嘛们,其寿命很短的原因是不是与这样的生活环境有关。让我感念不已的是大殿楼上走廊一整圈的转经筒,我用手转动着那一个个转经筒,却努力用心去感悟着几千年不停转动的人类历史和人的个体命运,以及不停转动中却一直传承着的文化经典和宗教精神。

    回到城内已是黄昏了,但天却还是透亮着纯净的湛蓝,大片大片的白云飘过,似乎就在头顶一样伸手可及,此时若躺在在旅店里,岂不辜负了这美好的天地,于是又去了建塘古镇。虽然古镇的店铺也不少,可能是游客稀少的原因,这里却比大理和丽江的古镇都要安静,沿着古老的石板铺筑的茶马古道,缓缓地在街巷里游荡,不经意却满眼有惊奇的美丽。无论是装饰堂皇的门面前,还是粗糙土墙的民居院落里,都可以看到朴素的小花娇妍地绽放着,透出藏民热爱生活的纯净自然。古镇的最高处,有一个巨型的转经筒高耸云天,古铜色映衬着金色的阳光,显得庄严辉煌肃穆。一个人的力量是推不动的,得有多人的合力才能把它转动,一圈圈转动中的转经筒,在光线中明暗变换着藏传八宝的一个个图案:金鱼、宝伞、宝瓶、妙莲、法螺、吉祥结、胜利幢和金轮等,看着这些变换的图案,碧壤峡谷群、碧塔海和白水台等一个又一个的美丽景象,也恍如眼前闪现,似在向我召唤……此时,有一个声音在心里问自己,这是梦吗?旋即又想,香格里拉,谁说你是消失的地平线?

 

山山相连,白塔经幡

松赞林寺,天光云影

藏民之家,红顶白墙

高原草甸,牛马成群

青稞粮架,油菜金黄

茶马古道,手机新潮

美丽姑娘,编织美丽

转经筒——转动了谁的命运

 

 

 

[此帖子已被 见摄 在 2008-5-23 21:12:22 编辑过]

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乡
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http://blog.sina.com.cn/jiansh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703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1435
发表于 2007-9-4 0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忙什么去了?怎么没继续?

路虽远,行则将至; 事虽难,做则必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4635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27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9-4 0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啊,续集待看,不过也得一个礼拜回来后看了,呵呵~

好有气势的转经筒

雨林深处,聆听自然之声;寂寂之夜,独享美丽心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9

回帖

529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95
 楼主| 发表于 2007-9-4 1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德钦

6月24日
    旅游图上介绍,大香格里拉包括德钦,德钦有云南境内最高的梅里雪山,藏语“梅里”是“神圣”的意思,那里有海拔6000米以上的“太子十三峰”延绵比肩,而领衔群峰的“雪山之神”——海拔6740米的卡瓦格博峰有着更多的神奇美丽,传说是藏传佛教尼玛派的分支枷居巴的保护神。路上的驴友对我强调,不去梅里雪山就等于没到香格里拉。俗话说,听人劝,得一半。于是,昨天就预订了7:20去德钦的第一趟长途班车,今在车上看到有好几个藏民是去那朝圣的,我有点奇怪,过去听说藏人朝圣都是一步一匍匐行进的,现在与时俱进可以坐车了。
 
    由中甸至德钦有180多公里,中巴车出了建塘镇,就一直在山路上上下下地盘旋,转了几座山,可能是越来越高了,我有点高原反应,车在下坡转弯时,头晕比较明显。幸好下起了雨,车开得不是很快,迷迷糊糊中仍可以看到,沿路山坡上有一簇簇柔弱的小花,在风雨中坚韧地摇曳着;偶尔还看到有几个骑自行车的老外,在风雨里不慌不忙地攀行着,都让人有些感慨也有些牵挂。在山的高处可以很开阔地看到金沙江大峡谷,峡谷的高悬陡峭,金沙江的蜿蜒逶迤,以及江水对两岸山脉的千年冲刷,让人震撼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也让人对坚硬与柔韧有更多的感悟。

    车在时下时停的雨中走了三、四个小时后,在奔子栏停了一会,有人在这里上车,也有人在这里下车。奔子栏是个小镇,曾是茶马古道的著名古渡口,车上有乘客说金沙江在此镇附近的峡谷,又转了一个非常壮观的中甸第一湾,很想下车去看看,跟司机套近乎,可司机油盐不进。路过东林寺有一人拦车,司机担心乘客又提份外要求,外快都不赚了,就将车径直开过,让一车人连那里寺庙喇嘛的影子都没看到。

    过了东林寺继续上行,就进入白茫雪山。这里是寒带原始森林,隔着车窗远远望去,高山的针叶林在雨雾里更显苍翠,不过有的山坡也象毛瘌痢,山坡上留有被砍伐的树桩,但很粗的桩子之间,稀疏种植着很瘦小的树。一路看着车窗外的景色,不知不觉天开了,山峰亮了一些,山顶的积雪也不刺眼,让人心情大好,我不顾车在山路上的颠簸,拿出相机对着雪山拍了好几张。

    转过白茫雪山的垭口不久,看到公路左侧有一排白塔,当车从白塔经过时,我透过白塔看到远处一片云雾,有人叹息地说,看不到梅里雪山呀!在遗憾的声音里,车又拐过两道山脊,就看到一个小镇镶嵌在山凹里——车到德钦了,到达时已是下午2点多钟了。
 
    德钦县城原名升平镇,县城规模不大,街道是沿山坡而建的,但人比较多,显得有些热闹。街道有一家书店,我进去想买一张当地的地图,却被告知没有,无意看到一本《沿着青藏铁路去旅行》,翻了一下觉得有用,在付书款时打听怎样去冰川,书店服务员说,每天早上有一趟班车,路过梅里雪山下的一个村子,如果今天要赶去,就只得包车了,明天可以赶回来。听了这番话,我恍然明白一个事,来时在高山处拦车上来的一个很节俭的老外,到德钦下车立即与人拼车匆匆而去,原来人家的功课比我做得好,清楚这里的交通情况,所以安排很合理。于是,赶紧在街上联系了一辆小面包车,赶往明永冰川。司机是已经退休的藏族转业军人,常年在青藏路上奔波,很有经验也很善良。

    路过飞来寺时,又下起了雨,我还是在路旁一个大平台处下了车,在迷濛的雨雾中,白色的佛塔更显洁净肃穆,而对面的梅里雪山却藏着不肯露像。司机问是不是在这里住下,我看了看“守望6740”等旅馆,又看了看在此守候的那些人眼神里的焦急无奈,就回答说还是直接去冰川吧。车绕着山路转,一会下雨,一会云开雾散,隔山不同天的立体气候,让我一睹卡瓦格峰博峻峭挺拔英姿的期盼充满了悬念;但看到路旁山上高大繁密的树木,看到在大峡谷底奔腾欢笑的澜沧江,心想,能够在这样清新的天地里体验,已经够美好了,即使看不到卡瓦格博峰也不冤此行。


    今夜在梅里雪山脚下的村子投宿,这个小村傍着一条很喧闹的河流,我选了紧挨着小河的一家小旅店。虽然雨下得很大,趁天还是亮的,我撑着小伞,在村中的小路独自走了一个来回,感受着这里的朴素和神秘。晚上,雨下得很猛,小河的急流很喧闹,我关窗时才发现这房屋有三层玻璃窗,全部关上仍能够听到河水的奔腾呼啸。这样的急流,就是一路上看到的澜沧江吧,于是给家人发短信说:羡慕吧,我今晚是枕澜沧江波澜,梦卡瓦格博山峰。

 

白芒雪山云雾绕 

 

梅里雪山羞答答 

 

一桥飞架澜沧江

 

 峡谷深处有人家

 

 

[此帖子已被 见摄 在 2007-9-4 20:14:53 编辑过]

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乡
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http://blog.sina.com.cn/jiansh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703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1435
发表于 2007-9-8 1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给家人发短信说:羡慕吧,我今晚是枕澜沧江波澜,梦卡瓦格博山峰。

 

LZ有家人的支持才能走这么远,羡慕~~

写的真美,照片也美,还是期待继续

路虽远,行则将至; 事虽难,做则必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9

回帖

529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95
 楼主| 发表于 2007-9-8 14: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德钦

6月25日
    一夜都在汹涌急流的梦里,凌晨睁开眼来,仿佛还在疆场纵横驰骋。其时天还没有亮,感觉屋里有点闷,想换点新鲜空气,起床打开窗子,发现雨已经不大了,可小河汹涌奔腾的咆哮,在宁静的清晨,却象瀑雷一样撞进屋内,撞进我的心里,让我更加期盼天气能够好转。有了期盼,就再也睡不着了,于是睁着眼睛,望着窗外,直望到天空有一点灰蒙蒙的亮时,我就急不可待地走出门,冒着丝丝小雨,在村子里转悠。

 
    这里看看,那儿瞅瞅,到处都是宁静,满眼都是清新,没有袅袅的炊烟,只有经幡在漫不经心地飘摇着,好像是在呼应着山上冲下来的急流。走到山脚下,雨已经完全停了,阳光也微微的洒了下来,我顺着河流上游的方向抬头望去,猛然看到一座峻峭挺拔的山峰矗在山林之上,俊美而威严,雄壮而纯净,英姿勃发又默然无声......我一下子屏住了呼吸,呆呆的望着,心里充满了敬畏与感激。


    峰顶在和煦阳光的照拂下,渐渐染成金黄,天空越来越亮了,晨光顺着冰川从山顶向山下静静流淌,雪山好似又换了一套白色的衣装,在墨绿的山林衬托下,更像一个高高在上的白马王子,孤傲而不失温情,清冷而不失亲和。如此近距离地瞻望着,感受着世界最美山峰的美丽和寒意,让人感觉是在接受神山的洗礼。


    开始有人牵马上山了,我赶紧回到住宿吃早餐,小店的人大多还在睡觉,只有一个年轻人起来下面条,登山很需要体力的,光吃一碗面条不行,又要了两个馒头揣在背包里,还打听了上山的路线。过了山脚下的一座木桥,就到了上山的路口,路口摆了一张条桌,有十几匹马在一旁等待着。驴友租了一匹马骑了上去,而我则想学着转山朝拜的藏民一样走上去,还好,守路口的藏民理解了我的心愿,没有勉强我租马上山。


    路是傍着我昨夜枕梦的河流弯曲而上,开始的一段路,是个一个小坡,有二、三米宽,铺了一点煤渣,比较平坦,路上虽然有许多马粪,因为煤渣还是少了一些自然质朴的味道,幸好道旁开放着许多精灵般的蝴蝶兰,弥补了人为痕迹的视觉遗憾。路的左边是水面开阔的冰舌,湍急的水流唱着汹涌的歌。很快过了这段不长的煤渣路,就在满山树林里的“之”形小道上绕转。山越上越高,天气越来越好,清远澄净的蓝天下,林木参天,却听不到一声鸟鸣;繁茂的密林间,激流轰鸣,倒悬的山溪小瀑似乎没一点声响,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自然。牵马的藏族小女孩叫拉姆,十六岁,很活泼,她一路牵马一路放歌,高亢嘹亮的藏族民歌,像天籁一样在林间回荡、在云天漂游,宁静的山林由此增添了天人合一的青春气息,雪山王子卡瓦格博应该感受得到吧。


    一路上,我没有完全跟着马走相对平缓的小道,而是常常在“之”形路的剪刀开口处,直接往上方无路攀踏而行,这样好像是少走了一点路,却可能要费更多的体力,还可能会在密林里迷路。有一次迷路,就让我在山林里转了半个多小时走不出来,让同行的驴友和牵马的拉姆等得着急,最后还是拉姆的歌声才让我找到方向。

 
    穿过木板架铺的栈道后,又是一路盘旋,当我感觉有点累的时候,却峰回路转,眼前突然一亮:太子庙前的中间,一大片梅里高山杜鹃花簇拥在一起欢笑着,经幡呈放射状向四面八方牵挂着,好像要把花儿的欢笑传到山颠和云天;太子庙的后上方,发源于卡瓦格博的明永冰川直泄而下,感觉是一下子扑到了面前。拉姆也不唱歌了,她说自己就在这里等着,让我们继续往山上走,并提醒一定要朝右边上、从左边下。


    过了太子庙,就近距离地傍着冰川往上走,到了冰川观景台,只有我和驴友两个人,天地太安静了,对面的山腰上有几匹马,卡瓦格博峰在缭绕的云幕里若隐若现,仿佛披起了神秘的面纱;阳光泼在冰川上也不耀眼,冰层较厚的地方呈现的是绿色,但不是那种晶莹剔透的绿,也不是我年初在海螺沟冰川看到的大理石般的灰色,明永冰川上面撒落着一层风化的石灰岩,显得有些脏兮兮的样子,没有我站在山脚下远观那样的感觉好。或许,只有适当的距离才能够产生绝妙的美感;或许,神山本来就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不可征服;不然,如何解释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十七勇士长眠于此?而且,至今尚无人登顶卡瓦格博?偶尔崩塌的冰川在山谷中轰然回响,似乎在提醒我们,雪山是有神灵的,对于人类的有意无意的亵渎冒犯,大自然都会以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此时,我心里也像冰川下的河流一样轰鸣着。原来我昨夜梦枕的河流不是澜沧江的主河流,而是雪山孕育流淌的冰川河流;原来江河的源头并不都是涓涓细流,也可以是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汹涌澎湃。我与神山、冰川、冰河无言地相互凝望着,又感觉世界安静极了,内心也安静极了,仿佛能够聆听倒万物的每一细微天籁,也能够聆听到神山的咒语与冰河的激昂,这些声音汇集到自己的内心、沉积到自己的心底,该是可以应对任何尘世的嘈喳了吧。


    到山下时都一点多钟了,司机已吃过午饭,他催我们快吃饭。而我则担心,今天一清早还是细雨纷纷,现在虽然阳光很好,但谁能保证天气不再变呢?于是想抓紧时间赶往飞来寺,希望能够一睹梅里雪山的全貌。司机知道了我的担心,马上开车载着我们原路返回。昨天来时是下着大雨,没看到卡瓦格博的峻峭英姿,没感受到澜沧江的温琬柔韧,没领略到梅里大峡谷的壮阔气势,现在从峡谷的底处一路往上走,就可以把昨天没有获得的这些感受,都从阳光那里得到弥补。


    在很差的一段路上,又看到去雨崩的路牌,司机说车不能去那里,只能在三叉路口下车步行或者租骡马,往返得二、三天,我想到预订的明天去拉萨的班车票,更惦念着梅里雪山十三太子峰,只好放弃去雨崩的念头。在海拔2000米的澜沧江大桥上,看到劈山穿峡的澜沧江静静地向南流去,仿佛也把人的心绪一同带去;当车走都高处,高原峡谷的沉雄壮阔,让人的眼界顿时开阔起来,也让人的心胸雄壮起来。

 
    司机说我们很有福,能够遇到今天这么好的天气,有人曾在这里等了一周甚至一个月的时间,都没能等到一个好天气,没能守望到6740的卡瓦格博。在感叹唏嘘里,不知又转了几道山,车还没到飞来寺,我就看到了梅里雪山数百里冰峰接踵比肩的非凡气势。在飞来寺再次下车,我久久站在那里向山对面遥望,十三太子峰一字排开,居中的卡瓦格博峰在阳光下显得英姿勃发,卡瓦格博峰下有几大片洁白凝固的瀑布,其中一片就是我刚刚离开的明永冰川,其它的是我不知名的冰川。冰川们很安详地躺在那里,给人很温馨的感觉;而比起冰川的冷静朴素,卡瓦格博的昂首挺拔,给人则是一种强烈的震撼,那种神秘美丽一旦闯入眼里,便在心头挥之不去......


    我站在那里,就这样望着,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饥饿,直到司机多次的催促,我才一步一回头,向夕阳下的卡瓦格博告别。

 

 

明永村的媳妇,离开婆家回娘家,
左手提个袋,右手挽个匣,
背上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娃娃。

 

明永村头看神山

 

透过山林窥冰川

 

冰川之上是冰山

 

十三太子峰连峰


 

卡瓦格博云中傲

 

 

 

 

[此帖子已被 见摄 在 2007-10-4 15:35:28 编辑过]

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乡
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http://blog.sina.com.cn/jiansh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2 03:47 , Processed in 0.0762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