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土楼吴

5月11日汉口老租界“我爱武汉”徒步游记(多图)

[复制链接]

4

主题

26

回帖

18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30
发表于 2008-5-11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几张我很喜欢的东东,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喜欢呀.好辛苦找到的.

[此帖子已被 sclulu 在 2008-5-11 22:15:14 编辑过]

过眼云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6

回帖

18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30
发表于 2008-5-11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眼云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77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8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2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立兴洋行

在汉口洞庭街82-84号。1922年动工,1924年建成。混合结构,4层。三义洋行设计,广州和隆营造厂营造。大楼内用铁砂砖及优质砖砌成,每套内卧室`会客室`厨房`卫生间俱全,全楼建筑面积12402方丈,共16套,每套7间。

立兴公司于1870年在上海创立,1895年在汉口设立,以经营进出口业务为主,兼营航运地产业务。

 

 

立兴洋行2 

 

 

 

立兴洋行对面一座独立小洋房院里的枇杷树,果子已熟了很诱人,俺放下包踮起腿伸出手。。。。。刚好有个路人进院子来看我拍照,所以俺没敢。。。。。。,大家知道俺是个老实孩子。。 

 

 青岛路10号,和平打包厂 (青岛路鄱阳街口)

 

 

 

 

天津路,垂直紧接着沿江大道的一段,早年间不叫天津路,叫做宝顺路,因英国在上海的商行宝顺行而命名。1861年,英国人开着军舰顺着长江来汉口设立租界,上海宝顺行行主(行主:指洋行的董事长)随行。汉口英租界开发早期,英国政府耗资不少,譬如沿长江江岸筑堤铺路盖房子,依赖上海宝顺洋行的大数额借款,后来,将紧靠汉口英国领事馆馆舍侧边修建的一条街命名为宝顺路,以资纪念。1949年,武汉解放,后两年,1952年,英国领事馆撤离汉口,宝顺路与上段的天津路合并,统称天津路。

 

天津路和洞庭街两街交汇处的天使酒吧和网吧

 

 

 

 

洞庭街和蔡锷路交汇出的小贝壳总是生意如此的好(拍于下午17:40)

 

[此帖子已被 土楼吴 在 2008-5-12 8:10:20 编辑过]

学习雷锋好彷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77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8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人有四合院,上海人有里弄,而武汉人有的是里份。作为现代住宅楼的过渡品,是里份最早把武汉人从凌乱无序的巷子中解脱出来。1861年汉口被迫开埠通商后,英、俄、法、德、日五国沿着长江边依次向北建立租界。租界里慢慢建起了各种建筑,先进而风格独特的建筑给当时的武汉人开了眼界,武汉的富商为谋求更好的生存条件而纷纷行动起来。汉口就这样掀起了房地产开发的热潮,里份这种在当时堪称全新的住宅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一处又一处。

建国初期统计,武汉的里份共有208个,房屋达3294栋,总建筑面积约为300万平方米,到了1996年仅剩140条,到了1998年,这个数字变为1102003年下半年,武汉规模最大的里份——生成里消失了。现在,由于过江隧道的施工,位于汉口天津路与北京路之间的联怡里也渐渐变成了废墟。

里份因为其“西方低层联排式住宅和中国传统四合院式建筑”的结合形态而一直被称做“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标本”。中式石库门、土库门,欧式小洋楼以及中西合璧的门楼奇妙地组合在一起,西式的石库门门头和中式的木窗雕花相映成趣。

里份的房子多是砖木结构,一般为两层连体楼,二楼单元之间往往是一个小晒台,用作晾晒衣物或种植花草。红砖清水墙的淡雅洋气,配上木头的呼吸质感——房子的楼梯和室内地板门窗等设置都是木质的——让住在里份里的居民似乎“身处世外”。

里份的布局,虽然多少保留了一点巷子的味道,却有整齐简练得多的线条。其典型的设计为:进大门一道天井,这是一栋楼的采光区。天井过后一般有一溜花格子门(八扇或四扇),门后便是堂屋。堂屋两边,一边有两间房。堂屋后是楼梯,楼梯后边一道小门推开便是厨房。更有讲究的,还在后楼做坪台,让后边多一个采光区。

没有了巷子的随心所欲,每户各自为政,经过统一设计的里份住宅具备一系列便于邻里交往的天井,再加上里面的生活设施,如自来水等多为公用,使得里份中邻里关系非常密切,那块公共空间就像一个个小家的延伸,大家长年在那里互帮互助,娱乐休闲,形成了融洽不可分的大家庭。西方学者眼中武汉“五方杂处”的风貌就此形成于里份——“杂处”并不单体现在建筑上,也体现在里份里不同人的和谐相处上。而同时,经典的“汉味”也把里份作为其滋生、成长并最终保留的地方。

武汉的里份可分为四类:“里”、“村”、“坊”、“乡”,其中被称为“里”的里份占到90%以上。联怡里即是其中之一。现在,由于过江隧道的施工,位于汉口天津路与北京路之间联怡里渐渐变成了废墟。

 

 

 

 

 

据称,联怡里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生产主张伯勤、贺街夫等兴建(另有考证是在1931年,由阮顺兴营造)。占地7200平方米。有巷道4条,共32栋楼。多为二、三层砖木结构住宅。建在英属租界里的联怡里是新中国建国前大型汉口里份的名居代表作,显示了当年主流民居时尚。有着里份典型的红砖清水墙和砖木结构的联怡里,属于汉口里份中偏中式风格的类型。 

19426月汉口的公认钱庄里,有牌名永庆的,便是在联怡里。这是网上关于联怡里的少得可怜的信息之一。而联怡里的居民似乎对他们所生活的这条里份并不了解,只是记得现在里份内部的部分房子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美国飞机炸毁之后重建的。而另外似乎并没有得到考证的历史就是:党中央就是在这条里份的一个小阁楼上举行了决定解放武汉的最后一次会议。在被问及房子的历史时犹豫不决的联怡里居民们在提到房子本身时则十分地坚定而激动:联怡里的房子真的是非常好,拆掉实在太可惜了。

学习雷锋好彷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55

主题

3957

回帖

2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98794

荣誉管理荣誉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5-11 2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天气不错哈。

http://user.qzone.qq.com/247285055/ma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77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8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2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咸安坊

咸安坊建于1915年,是汉口有代表性的高级里分住宅区在胜利街与南京路的直角交汇处,临近景明大楼。下侧紧临胜利街,右侧靠近南京路(当年地属英租界),为老汉口华人高级住宅区。由汉口棉花商人黄少山投资请兴汉昌等四家营造厂施工兴建。咸安坊位于江岸区南京路与鄱阳街相交处北侧,咸安坊有多条巷道,纵横交错。东南口通鄱阳街,西北口通胜利街。全长320米,宽6米,水泥路面。门牌1--46号。由原同仁里、德永里、启昌里、咸安坊合并而成。咸安坊,寓意“富贵咸安”之意,有60多个门幢,200多户人家,住着900多号人。关于咸安坊的起建时期有数种说法,见著报端的最多的一种说法是“咸安坊建于1915年,由汉口棉花商人黄少山投资请兴汉昌等四家营造厂施工兴建。”

 

 

咸安坊里的里份

  

咸安坊里的老门

 

 

岁月的痕迹

 

学习雷锋好彷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77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8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2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德里是汉口最典型的石库门建筑格局。

 

 

 

 

 

 

 

三德里 

 

三德里的向警予故居是向在汉几所故居之一.向是我党的最早的妇女干部,是共产党员蔡和森同志的夫人,也是当时唯一的中央政治局委员,1927.由于叛徒的出卖,在三德里被捕,后就义于汉口的余记里

 

 

 

 

 

 

 

下午两点大部队解散后,我和老帽,SCLULU,小河青青,晚秋等几个人去了趟咸安仿,收获不错,特别是SCLULU排到了个旧铜门扣环,特高兴。。

到了下午4点结束后,在搭车前我又忍不住,结果还是一个人跑其他里份去了,比如三德里。。。。。

[此帖子已被 土楼吴 在 2008-5-11 23:29:44 编辑过]

学习雷锋好彷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1470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824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5-12 0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熟知历史,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976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759
发表于 2008-5-12 0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此次活动有创意、有意义
风过竹林而凤尾如乐 风拂深潭而涟漪似画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故常想一二。121,在路上,笑红尘勇往直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77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8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2 0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延庆里 ,

在二耀小路,位于江岸区胜利街与二耀小路相交处西北侧,全长75米,宽5米,水泥路面,门排115号。1933年建造。后来隔壁的四美里也一起并入,2层砖木结构38栋,由钟恒记营造厂钟延生向安利英洋行租地自建。

 

二耀小路

 

 

 

延庆里

 

 很难看见里份牌是这样格式的。

 

 

 

 

 

 

据住户说汪伪政府时汪精卫秘书住这栋房子

 

 

[此帖子已被 土楼吴 在 2008-5-12 12:48:21 编辑过]

学习雷锋好彷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77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8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2 08: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蔡锷路

 

蔡锷路上的小饭店很多

 

 

 

 

 

蔡锷路上的滨江里,蔡锷路上的老建筑包括滨江里份里的简直都有个特点,那就是外墙都是刷一层厚厚的颗粒状的建筑材料,

 

 

学习雷锋好彷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4

回帖

794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943
发表于 2008-5-12 0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身体原因没有成形,实在遗憾,错过了这么多。下次争取参加。

感觉武汉的老房子没保护好啊。学习学习厦门和上海就好了。

只要在路上,就会看到美丽的风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77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8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2 0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口的里份由于城市建设消失了很多,现在有规模的剩余不多了..

 

同兴里

  同兴里原为大买办刘子敬的私人花园,1928年前后,由周纯之等22人在此建楼形成居民区,以美好的愿望称“同兴里”。1967年改名为烽火一里,1972年恢复原名。由义品洋行设计,武昌协成土木建筑厂、永茂隆营造厂承建。建设共历时4年,1932年形成现有的规模.

  同兴里紧邻泰兴里,也是昔日法租界的所在。里分内有4条巷道,主巷道偏东西走向,东口通洞庭街,西口出胜利街,全长230m,宽4m,水泥路面,门牌1~13号。同兴里共有二层砖木结构住宅建筑25栋,多数建筑为石库门形式,排列整齐,居民稠密。外墙粉麻石,红瓦屋顶,第一层木地板下有架空层。内部装修精致,有卫生设备。

  同兴里因为其业主需求的多元性,以及业主“联建”或“自建”等房屋建造模式的区别,在建设形式上属于多栋联排或“一底一栋”的形式。开发商在建设之前只对业主的宅基地进行划分,并不控制建筑单体平面布局及立面形式。因此,同兴里的建筑平面布局灵活,建筑立面形态各异

 

 

 

 

伟英里

解放前的汉口"地皮大亨"刘歆生拥有的房产在汉口很多,由他提供地皮,在华商街周围修筑10多条街道(今大智街范围),以孙中山先生建“汉口为模范市”蓝本、筑建“模范区”街道,与英租街媲美。其中,有江汉路街面楼房15栋、交通路毗邻生成里160栋,以其子刘伟雄、刘国英和刘西满命名的伟英里、伟雄路(今南京路北段)、西满路等。这些房产大部分已难觅踪迹,最为著名的当属循礼门的刘家花园。

    

 

 

[此帖子已被 土楼吴 在 2008-5-12 9:03:54 编辑过]

学习雷锋好彷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77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8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2 0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午,在热心的纸莺同学的带路下,我们来到民生甜食馆吃中饭,纸莺儿时就住在行口老租界里的中心地带(巴公房子旁),虽然离开那地区很旧了,但还是有些记忆,加之其非常热心,所以在那一带地区一直是我们的好向导.

中午在吃饭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是个老建筑,等3个小时后再经过那的时候,才发现是个老建筑,难怪当时我在3楼和大家一起聊天的时候,发现腿边的墙上有个小壁炉,当时还觉得纳闷,因为这东西一般在老建筑里才有.

 

 

 

 

学习雷锋好彷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77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8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2 1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在背静的弄堂里,黑漆的木头大门紧闭,褐色的木头百页窗紧闭,铁花小凉台低低地悬在路人的头顶。时光在这里定格,但是你不会以为回到了过去。站在巷道的一头,朝另一头纵深看过去,灰白色的石库门在幽暗的巷道中顺次往前排列,一派时光幽远的风景。将你的神思一下子拉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

 

 

洞庭村

“洞庭村”弄堂口,三五个游客拍摄红砖墙、石库门、百叶窗。

这里是武汉市一百零八处优秀历史建筑之一,民国中期汉口华人富人区,

 

洞庭村里份

 

 

 

洞庭村里份屋内天井

 

 

几位美驴在看看这个里份的石库门框又有什么不同  (我们走的每个里份都有自己独特的门框)

从建筑美的角度,里弄住宅的结构美以及观赏美,不仅是1949年后建的火柴盒的住宅楼没法跟它比,就是现今建起的好多住宅小区也没法跟它比,尤其是我开始了关于武汉城市近现代建筑研究之后,这样的感觉更是与日俱增——走在幽深的弄堂里(汉口人称“巷子”),斑驳颓毁的石库门是汉口最美的风景。

汉口解放前里份非常多,每一条里弄的建筑风格都各有特色,总的说来,同一条里弄中的建筑样式较为统一又有小区别,门、窗、凉台的样式,还有砖墙的颜色等。

 

 

 

 

洞庭村不少房子的墙上红砖有文字.是砖厂吗? 为什么有中文有洋文?

 

 

 

 

1949年前,里份住户的社会身份大多属于中产,高于贫民而低于贵族,贵族住公馆,贫民住简易房,中产阶层住里弄。当然也不可一概而论,里份住的几乎全是有钱有权有身份的人物。但如中山大道边的生成南里和永安里,因为建筑质量低劣而逐渐沦为贫民的居所。

洋行职员、银行职员、华商商行职员、南来北往的生意人、汉口本埠的商界小老板或是实业小老板,股票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走红的艺人、收入不菲的文人——男人西服长杉,女人烫发旗袍,穿着讲究,举止得体,出门黄包车,家中有娘姨烧菜……这样一种优雅的绅士派场,表面上平和得如同里巷岁月一般不急不缓,暗地里却是由世事艰难的刀光剑影中拼杀出来的。

 

 

[此帖子已被 土楼吴 在 2008-5-12 10:58:05 编辑过]

学习雷锋好彷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77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8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2 1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世纪二十年代,武汉城市建设发展的顶峰,地理位置和水陆交通的优势,口外通商及口内通商的繁盛定居汉口的商贸富户逐日增多,上述简陋型的里弄住房,再也不能满足这些荷包饱满的中产阶级的需要,于是有达官商贾纷纷投资民居房产业,这是汉口里弄建筑的第二时期,即高级华人居室小区建造时期,具体时间自1915年(即咸安坊建成时间)始,至1937年(即日本侵华时期)结束。由此类推,老武汉的里弄建筑,建造时间最近,也有七十年历史了。

 

 

我和老猫老到了大陆坊.(英租界内的属大陆银行所有的大陆坊,门栋并不是常见的"石库门式",而是联体小洋楼式)

 

 

 

来的时候,刚好有家摄影店给一对新人拍结婚照,之前在一个老里份也看见过有一起,看来现在结婚照也流行起欧洲建筑风格背景

 我观察了一下,大陆仿的房子的窗门很有特点,这家婚纱店摄影师也大部分以此作特写.

 

 

后来,我一人独自来到兰陵村

兰陵村1933年建造。村内两开间住宅4栋,街面三层楼房8栋,砖木结构,汉昌济营造厂营造。


 

 

 

 

 

[此帖子已被 土楼吴 在 2008-5-12 16:19:04 编辑过]

学习雷锋好彷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77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80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2 1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氏医院

1936年高氏三姐弟高欣荣,高有焕,高有炳,合作建立了研究院式的高氏诊所,1939年更名为高氏医院,当时医术闻名于三镇.

 

 

 

高氏医院背后就是有名的韶山二里了(原名黄陂二里),一个建于1937年的近代中晚期里份

 

 

 

 

学习雷锋好彷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

回帖

96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68
发表于 2008-5-12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人报到!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在路上”的活动,本以为会很累很苦,可没想到会是个主题鲜明切愉快有趣的活动。

“土楼”班组任认真负责;“地平线”大姐热心快肠;“五彩飞扬”耐心讲解;“冰凉小手”活泼可爱。。。。。。

感谢你们这些阳光的“驴子”!让俺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周日!

[此帖子已被 雅云 在 2008-5-12 11:27:10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22 12:07 , Processed in 0.0741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