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Tina's都是中午11点多了,大家在此用午餐。Tina's是中虎跳峡的结集地,许多下中虎跳和徒步的驴友都在此中转休息。到了此地,徒步线路基本完成,再下虎跳石就非常险了,山体陡峭,江水激涌,不适合孩子们前往,于是他们五人留在客栈吃饭,我另外与成都一对新婚夫妇结伴同往中虎跳。 在Tina's网上提过的熊大妈就在此招揽生意,征求向导服务(每人连同门票35元),她为人不错,说实话要价也不高,不明路线者可以考虑请她作向导。想到自己虽没下过中虎跳,但对此下去的线路看得再熟不过,且听说下去也只有一条道,就婉言谢绝熊大妈的向导。作为驴我首次自行主张行走陌生线路,很庆幸自己的勇气。打听好下去的方向,我们三人就带上水出了Tina's,穿过神州大桥,就在路边当地人自己设立了一个收费站:10元/人。由此处开始下山。

从上虎跳峡至中峡口,落差达210米,平均每公里14米,江流特急,不少段落,每秒达六至八米。因而江水态势,瞬息万变,或狂驰怒号,石乱水激,雪浪翻飞,或旋涡漫卷,飞瀑轰鸣,雾气空蒙。构成世上罕见的山水奇观。俗语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的确如此,下山的路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好走,走过一个小时的弯延小路后进入陡峭险峻,几乎呈垂直状态的山体,要手脚并用,以防滚下山谷,当然这里也是举世闻名的天梯所在。天梯有二个,一个小的约五、六米长,一个则是二十七米长,由几节铁梯挂嵌在悬崖上,看一眼都悬晕,没点胆量还真不敢过呢。我在上天梯时就有一青年来到天梯下,望了一眼,拍了张相片就另选路走掉了,所以此地有恐高的人要惧行,掉下去,真的要肢离破碎,甚至尸骨无存了。天梯附近有一条道是人工开凿道路,名为一线天,只能容得一人宽度,约一人高度前行。 
 
虎跳峡是南北哈巴雪山与玉龙雪山之间由东至西的金沙江水相隔形成的一道峡谷,河道至中虎跳变得狭窄,浩浩荡荡地江水因拥堵加上江中间的石头阻隔,加上遇到危崖的挤压与阻拦,似乎变得怒不可遏,它聚集力量,向崖石不断发起冲击,狂涛汹涌,飞浪四溅,直刺青天,飞瀑腾空,空谷轰鸣,声震山谷。江底惊涛裂岸,崖头山泉喷泻。其气势磅礴,有永无可挡之气魄。难怪清代雍乾之际的云南诗人孙鬃翁,在《金沙江》一诗中写道:劈开善城斧无痕,流出犁牛向丽奔。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 


有趣的是,在谷底江中间的虎跳石上,守候它的却是一位中年大妈,她只穿了一双胶鞋,在激浪冲击得直摇晃的石头上行走如履平地 ,没有她的搀扶是很难上得虎跳石上去实地体验那惊涛骇浪的壮观的,更无法享受那急剧而爽朗的江风。 


坐在虎跳石上,浪涛带着风扑面而来,令人摇曳不定,心悬未定。在石上很久方才稳定身心,安享习习凉风。再静看前面岩石上正是张老师的观景台,对面也有多人向我处观望,只叹那些人何不向前再走上百米不就上得虎跳石,这江中间的感觉与岸边是截然不同的。大妈向上指着悬崖上的那处凹进去的部位对我们说我们坐的这块石头就是从那山崖处断裂掉下来的。向上望去,那块缺陷处正好体形与身下巨石相吻合,无不叹为观止了。清爽了一阵后自然是要离开的,我们原路返回,如此一下一上,先后也用了近四个小时。 


 [此帖子已被 咖啡水仙 在 2008-7-25 18:17:07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