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365万里行

寻找荆楚美丽的乡村<三>红安祝家楼村

[复制链接]

23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678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1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往理由一:祝家楼古民居

今天我们看到的祝家楼古民居,时光则追溯到明朝洪武年,据祝氏家谱介绍祝家楼的祖先也就是距今600年前,从江西省南昌迁到老君山脚下。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明朝和清朝时期,红安麻城两地都是当时的移民之乡,很多四川人的祖先都是从湖北也就是红安麻城这个位置移民过去的,然后再由江西移民百姓到湖北。在那个时期祝家楼人的祖先也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来到了现在的祝家楼村的位置。

思想有多远,胯子就能踩多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678
 楼主| 发表于 2009-2-26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第一代的祝氏人祖先从江西南昌迁到此地,已有21代传人了,从明朝起有很长一段时间内祝家楼的子民们“混”得相当的不错,无论是在黄州府还是在武昌府,都有人当地在教育界当官。由于中国人大脑中存在着“光宗耀祖”“荣归故里”儒家思想,明清时期祝家楼的子民们发奋读书在外面当官挣钱,积累一定财富后就拿回来修房盖屋。

这是下马石,石头背后透出当村子主人的达官显赫只有在祝家楼的古民居中才有这些精美的木门雕
思想有多远,胯子就能踩多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678
 楼主| 发表于 2009-2-26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村长带着我到村子转悠,跟我介绍祝家楼村沧桑的历程,这是第一代祖先在这里耕种生活的地方。

思想有多远,胯子就能踩多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678
 楼主| 发表于 2009-2-26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到村后的山坡上,眼前豁然开朗,这里北面背靠大君山,村前一个水塘,祝楼右边有一条华河而过,左边有一条路,这不就是五行风水学中所说的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吗?他们的祖先之所以选这块土地作为他们的生息之地,或许是懂得风水学说中的阴阳平衡吧。

[此帖子已被 365万里行 在 2009-2-26 22:36:16 编辑过]

思想有多远,胯子就能踩多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678
 楼主| 发表于 2009-2-26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家楼跟其他鄂东民居最大的不同在于村周围修建了一道城墙,因为当时祝家楼子民们在外面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在黄安这个穷地方显得那是相当的阔绰,为了防御外面土匪对村子的骚扰和抢掠,用石块修建了很高城墙并设专人看守,可惜的是文革期间,围山造田、围湖造田把石块都搬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仅仅是很矮的围墙。

思想有多远,胯子就能踩多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678
 楼主| 发表于 2009-2-26 2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宅中一般都有天井,可以保证屋内的采光充足空气流通,又要让雨水不外流来图个吉利。

思想有多远,胯子就能踩多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678
 楼主| 发表于 2009-2-26 2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楼古民居中木雕、石雕都比较有特色,点缀在门、墙、窗、橼、宗祠牌坊上,都有大几百年的历史,如何没有那场十年浩劫,保留下来的雕刻会很多,只可惜……

 

思想有多远,胯子就能踩多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678
 楼主| 发表于 2009-2-26 2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幅幅美丽的雕刻代表祝家楼祖先们对生活美好寄托,他们把棺材奉在阁楼上,让子孙们记住要好好读书,将来好“升官发财”啊。

思想有多远,胯子就能踩多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30

回帖

824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245
发表于 2009-2-27 1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安乡村大多聚族而居,为了生存,抵御当地土著(楚人后裔)和外来的红毛(太平军),便会选几个地势较好的村子来修筑城墙抵御外地,每逢战事,族人便从四面八方赶到城墙里面避乱。而且族人还用火铳和土炮向敌人攻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678
 楼主| 发表于 2009-2-27 15: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芦兄弟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109
经验:119
金币:119
注册:2007年7月16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7

红安乡村大多聚族而居,为了生存,抵御当地土著(楚人后裔)和外来的红毛(太平军),便会选几个地势较好的村子来修筑城墙抵御外地,每逢战事,族人便从四面八方赶到城墙里面避乱。而且族人还用火铳和土炮向敌人攻击

==================================================================================================================

像葫芦兄弟,祝家楼的确是这样的

思想有多远,胯子就能踩多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438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1910
发表于 2009-2-27 1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地方,有机会去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678
 楼主| 发表于 2009-2-27 1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与白是祝楼古民宅中两种主要的颜色,高耸的马头墙能让人体会到祝家楼人过去的荣耀,我没有去过宏村和西递村,但我可以想象祝家楼规模上比其会小得多,但祝家楼原始的、去商业化的元素无疑会更多些,深入村中才能感觉浓郁的荆楚文化凸显出来,这里的民风依然是那的纯朴,我这位素不相识的武汉客,到谁家都是一杯沁人心脾茶水端上来。

思想有多远,胯子就能踩多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30

回帖

824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245
发表于 2009-2-28 0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红安其实在县南还保留了一些古民居,主要在红安八里湾和永河交界那一带,吴氏祠就在那一块(吴氏祠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那一块的建筑更好,大多是在外经商积累财富后建筑的,著名的民国时期湖北首富程沸澜(当时全国财富排第七)就是那一带的人。红安籍的国民党将军大多出自那一块。
吴氏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30

回帖

824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245
发表于 2009-2-28 0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氏祠附近的谢家湾




吴氏祠不远便是倒水河,倒水河在阳逻入江。这里离武汉直线距离不过40公里,做火车在红安火车站下到这里只有几公里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678
 楼主| 发表于 2009-2-28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葫芦兄弟的知识贴,由于是夜晚十点多下火车,八里在我的眼里还是漆黑一片,多亏葫芦兄弟的补充,上面PP拍的真美。
思想有多远,胯子就能踩多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278

回帖

7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3822
发表于 2009-3-3 1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居有点徽派风格。
我停不下脚步---只因我和天边的那朵花有个约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678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4: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你去了祝家楼,随意地走在村子里的某条小巷里,静静地体味刚才喝下去祝家楼人自己种植的茶泡制出来的茶水,随意找一位老者,他们操着浓郁的红安土音,跟你讲述祝楼人在明清、民国、文革时期发生的许许多多。

思想有多远,胯子就能踩多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678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4: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旧书老人还经常拿出来翻翻,保持学习先进性上,这位九旬老人无疑是村中的学习楷模,这位长者喜欢看历史研究地理,他称所幸“破四旧”时,这些旧书通过到处转移的方式得以保存下来。

祝氏族谱全书都保存在他的家里,只可惜的是现在红安文物局将祝氏族谱借去,该局在研究明朝清朝民国时期红安历史沿革中,将祝氏族谱作为考证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文档资料。

思想有多远,胯子就能踩多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5 10:20 , Processed in 0.08329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