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

[复制链接]

150

主题

1489

回帖

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9729
发表于 2009-2-22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观怀古》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这首怀古诗是曹雪芹借《牡丹亭》的故事写成的谜语。
此首怀古诗的谜底,周春拟猜“牡丹”。徐仪凤拟猜为“纨扇”。太平闲人认为“此是月光马,泥塑兔儿爷”。护花主人拟猜为“纨扇”。陈毓罴拟猜为“纨扇”。
此诗的谜底,太平闲人拟猜为“泥塑兔儿爷”,我没有见过此玩意,对于这个解释,我不好说什么。周春的“牡丹”可能仅从时间方面而言,他可能把第一句“不在梅边在柳边”这个方位用语转化为时间用语来理解了。因为“梅”在冬天,“柳”在夏天,“团圆莫忆春香到”也自然指夏天之物了。然后又根据“个中谁拾画婵娟”一语,认为这“个中”“婵娟”即是初夏的“牡丹花”无疑。我想周春的解释不外乎这些。周春的解释虽不妥,但第二句尚不失一高着。
除了周春和太平闲人之外,一个例外的是徐仪凤、护花主人和陈毓罴三人的看法却尽相同。相同的原因,我想不外乎时间上的雷同见解,即此谜底为夏天之物。这当然不外乎“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二句的内在含义,再加上第二句“个中谁拾画婵娟”即指“纨扇”中的婵娟仕女画面。
在这个问题上,陈毓罴作了说明。陈毓罴为了不与第一句“不在梅边在柳边”发生矛盾,陈毓罴认为“首句是说纨扇之上的花木衬景,多画杨柳,而不画梅花。因为梅花是冬景,与纨扇不大调合”。我觉得陈毓罴第一句的这种解释是别扭的。因为此句最前边的修饰词是“不在”而不是如同第二句中的“个中”。这就框定了“不在”是指怀古诗所隐的谜底这个俗物的地点位置,它只能在“柳边”而不在“梅边”。这第一句本来是很明白的句子,但经陈毓罴一解释,第一句不知变成了什么句子。如果按陈毓罴的解释第一句的方法逻辑去解释一切文章中的章句,不要说不成什么文章,恐怕全是一锅粥。
不过要把此首怀古诗的谜底解释为“纨扇”,我认为把第一句解释为:梅花是冬天之物,柳是夏天之物,所以“纨扇”往往会伴随着人们在“柳边”而不在“梅边”。这种解释要比陈毓罴的将“梅花”与“柳”纳入纨扇画面还要通情一点。因为第一句本身是方位用语,但也可以转化词性,而变成时间用语。
第二句“个中谁拾画婵娟”一语,陈毓罴的解释固然可通,但我认为还不如周春的“牡丹”为妥。因为作为“个中谁拾画婵娟”一语来说,作为绿叶中之花来形容要比纨扇更近情理。
但无论怎么解释,我认为“纨扇”的解释却是解释不通的。“牡丹”也欠通。
此首怀古诗的俗物的恰当谜底是“马蔺花”又名“马兰”。
此首怀古诗的谜底“俗物”就方位而言,按第一句“不在梅边在柳边”来看,它必需在“柳边”,而不是在“梅边”。这是框定死了的东西。我们如果迈出这个含义半步,哪就与此首怀古诗的谜底无缘了。
我们来看看马蔺:柳树喜水,大多生长在水边;而梅花树则喜旱,生长在旱地和山坡上。“马蔺”呢?它也如同柳树一样,是喜水之物,我们只要见过柳树和马蔺的人,也可以说只要经常在柳树边行走的人,都会发现柳树边上大都生长着马蔺。这就是第一句“不在梅边在柳边”的含义。
第二句“个中谁拾画婵娟”的“拾”当“拾掇”讲,而不是如陈毓罴的当“收”讲;“婵娟”指马蔺开花后结的籽。其籽不同一般花籽的圆形,它的形状呈长约四五厘米,直径一厘米多,下有一长茎。其籽在形成后,被风摇曳有婵娟婷婷玉立之状。这便是第二句的含义。第三、四句“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是说马蔺的结籽“团圆”,我们莫去“忆”春天,它虽开花在春天,它结籽成熟虽在夏天,但在秋天它仍摇曳在“西风”之中,我们要想再相见这婷婷玉立的马蔺籽,那只好去等“一别西风又一年”的第二年秋天了。
此首怀古诗的确切谜底应该是“马蔺”,也即“马兰”。

查到一解,好像并无色情。

一直认为不说话不会死的。 现在才知道还有一种死法: 看戏笑死。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1489

回帖

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9729
发表于 2009-2-22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观怀古】: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人生第十阶段。诗中团圆二字,显见是一个“圆”字大结局。
    想要大团圆,想要离开梅花观,得见柳梦梅,想去那柳边,杜大小姐“自己”创造并留下的那幅画才最重要。那是登天梯。人生也是如此。作者送我们的红楼梦,便是法宝,便是登天梯。他把自己一生所得送给我们,是想令我们能和佛祖团圆。真的和佛祖谋面,能修到这一地步,佛家叫做“圆觉”。不要错过时机。
    谜底:莲花。
    不在梅边在柳边。不在梅边,是指不在腊月。在柳边,那是河边,青青河畔柳,六月,柳六谐音。理上暗藏“荷”字。个中谁拾画婵娟。柳梦梅拾得,这一拾得,才使两个情人得以“合”,得以“团圆”。又见“荷”字。柳梦梅是丈夫,拾得后,高考七百五十分,正是夫荣(芙蓉),芙蓉便是荷花。
    团圆莫忆春香到。莫忆春香到,是说大团圆不在春天。团圆二字,只有荷花当得起,因为荷花藏“合”字,合便是团圆,团圆便是合。夏天,才是荷花大团圆之时节。
    一别西风又一年。一别西风,是指不在秋天。西者,秋也,白虎金星司权,肃杀之气。显见,是指夏天正开的“荷花”。荷花也叫莲花,也叫芙蓉花。莲花,是佛家西方极乐世界的象征,作者称之为“西方宝树”,“上结着长生果”。
    莲花是佛家修得佛果的象征。佛祖在《阿弥陀经》中,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大如车轮,颜色多多。作者薛宝琴以莲花结尾,正是告诉我们:西方宝树,召唤我们这些娑婆世界中人,到那里去摘长生之果。
一直认为不说话不会死的。 现在才知道还有一种死法: 看戏笑死。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

回帖

119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99
发表于 2009-2-23 0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主题

1万

回帖

3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2997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2-23 1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宇:
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321819915/5225192f/1.png http://weibo.com/yuanshangcaolu/home?wvr=5#!/yuanshangcaolu/home?leftnav=1 QQ/3652769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

回帖

6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11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1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子已被 不在梅边在柳边 在 2009-5-12 20:21:10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1489

回帖

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9729
发表于 2009-2-23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在梅边在柳边:

我才看到你的这一些转来的解释!!我简直不想再开口说话了,什么叫文人祚薄!

我想的没有那么复杂!!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这个谜语要我解释就是纨扇,至于为什么,俺觉得没必要在这里引经据典的啰嗦,各人有各人的观点,大家意见保留好了。

前两句是用典故,无疑——并且这个典故在古人看来是比较色情,闺中少女是不应该知道的。女子怀春被如此明目张胆的书写出来——这在古代是相当,厄,算了,您老人家思想并不贫乏。古人用典很灵活,除了可以文辞娟雅,目的是为我所用。——你可明白了,俺用这个是幽闺怨女自怜自叹,怀春也!

另外,你的这些照片很精美,可是张张都缺乏主题,仿佛吴梦窗之词,如七宝楼台,拆碎下来不成片断。主题就是一幅图的灵魂,是作者的立意之所在。这跟某些人自称诗坛名宿,以为堆砌古人的词藻就是做诗,在我看来是一样的

还有从上面的照片你应该发现了,图的下半部分全部是水景,容易造成头重脚轻,而倒数第四幅的感觉就稍微好一点,你觉得呢?

我再最后啰嗦一句,所有的形式都是废话,都可以颠覆,立意是你的关键。

算了,这是最后一帖,回完突然死亡!!谁要再敢跟俺谈文学艺术,就是逼着俺焦大娶林妹妹,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别以为俺写错了,你又不懂了吧

一直认为不说话不会死的。 现在才知道还有一种死法: 看戏笑死。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1489

回帖

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9729
发表于 2009-2-23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在梅边在柳边:

哦,还有,你这三幅照,第一幅我最喜欢。后面两张mm们的衣饰不够鲜艳,什么叫“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古人在池塘边栽桃还是有道理的。第一幅红枫虽少,整幅图就流动起来了——当然,纯粹有纯粹的妙处!

最后,不在梅边在柳边——是相当的色情哦,你可懂得?

一直认为不说话不会死的。 现在才知道还有一种死法: 看戏笑死。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1489

回帖

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9729
发表于 2009-2-23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在梅边在柳边:

楼上的!老熟人了,我的意思可不是你想的那样!

再说咱一把年纪了,能去诱骗机灵的小孩子们吗?

俺确实很回味博物馆里的埙瑟合奏。你会不会撒????

一直认为不说话不会死的。 现在才知道还有一种死法: 看戏笑死。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1489

回帖

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9729
发表于 2009-2-23 1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在梅边在柳边:
山水情人:
不在梅边在柳边: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偷拍人家mm罪过罪过……

本来只是随手一拍。现在受到一点启发,这景色就叫“不在梅边在柳边”。罪过就罪过吧,我不下地狱,谁下?

烟花三月下扬州。雅?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俗?

 

酸哪酸!俺说鹤翼上绑十万贯恐怕飞不起来,当然,现在出门谁不是带张卡就完了,一张卡不重,骑个鸭子也能飞起来了

 

一直认为不说话不会死的。 现在才知道还有一种死法: 看戏笑死。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1489

回帖

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9729
发表于 2009-2-23 1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认为不说话不会死的。 现在才知道还有一种死法: 看戏笑死。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1489

回帖

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9729
发表于 2009-2-23 1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在梅边在柳边:
曾繁仁:

留着慢慢增值吧!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这种风雅你就不懂了撒!

就想着钱,我的老天,俗!俗不可耐!!

严监生复活了吗?格朗台出国了吗?

一直认为不说话不会死的。 现在才知道还有一种死法: 看戏笑死。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14 18:34 , Processed in 0.04641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