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山二十里生态画廊 (2009年) [项目名称]:双峰山二十里生态画廊 [项目类型]:休闲度假 [招商项目单位]:孝感市双峰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投资总额(万元)]:36000 [主要建设内容]: (一)一轴 1、道路交通 (1)将现10公里主干道拓宽至8米,路面黑化升级,两侧种植观景树木。条件成熟可安设观景路灯。 (2)沿仙女河两侧修建游步道,共20公里,采用简洁、粗狂、质朴的自然石材;以原始田埂小路为基础,修建部分步道,供游人散步、游览的曲径,宽度以0.3-1米不等,建议采用鹅卵石。 (3)在山体上设计登山梯道,为爬山游览步道,登山步道布置遵循“设成环路、遍布各区、依势而建、错落有致”的原则,采用青石板为原料,两旁安装防护栏。 2、河道治理 (1)对10公里的仙女河河道全线清理。 (2)沿河两侧修建仿生态防护栏,并适度安装观景灯。 (3)沿河两侧种植垂柳。 (4)在河道上适度修建观景桥梁。 3、采摘园 培育以茶叶、柑橘、冬枣、板栗、葡萄、蔬菜、瓜果为主的农业采摘园三处,共100亩。 4、房屋改造 将景区主干道旁的所有房屋实施临街面改造、包装,力争做到统一风格,统一颜色。 5、停车场 在景区入口、各功能区入口等处修建停车场,总面积达10000平方米。 6、景观小品 沿轴安设塑像、浮雕、小桥、流水、水车、草棚、鱼塘、打谷场、石墨、水井、作坊、亭子、休息平台等观景小品。建议风格以仿古、原生态为主,体现当地风格。 7、旅游配套设施 (1)步道每100米左右设置一个木椅,供游客休息,体积小、形式各异,具有特色,建议仿古,宜轻巧,植柳、桐等树木,现明暗虚实。 (2)在山体的斜坡部分设置观景亭,修草庐。 (3)在危险地段布置仿生态防护栏。 (4)步道每50米布置一个垃圾桶,应做好外观设计,与景区协调一致。 (5)在景区修建生态厕所,设置于游人较为集中的入口处,其风格造型与自然地势和附近景观相协调,外观朴素简易,内部功能齐全。 (6)在景区内规划根据相关规定没200米服务半径安放公用电话亭,并采用无人职守的“IC卡”电话或“201”电话。 8、导游标识 (1)介绍牌 在主入口处设立导览全景图,各分景区设立导览图。材质统一采用木料,正面内容介绍景区景点布局及文字说明和图片,反面书写游客须知,要求设计美观醒目,文字准确规范,中英文对照。 (2)指示牌、介绍牌、标识牌 在道路沿线,尤其在道路分岔路口用仿生态材质制成线路指示牌、景点介绍牌、标识牌。要求要清晰、明确,与环境协调。 (3)警示牌 为了保证游客安全,杜绝一些不良行为,在十里生态画廊道路沿线,尤其是在危险地段和水域地段做材质仿生态警示牌。 (二)水上运动区 1、购建水上游乐设施。 2、新建一条1.5公里的短飘线路。 3、新建一座五层1500平方米,100床位的旅游接待宾馆。 4、修通到各景点的道路。 5、新建3 处景观台和沿途必要休息亭阁。 6、新建休闲垂钓中心。 7、新建一处天然海滩浴场。 8、新建一处占地1000平方米的停车场。 9、新建一处以双峰山土特产为主的购物中心。 10、引进开发水上降落伞、水上摩托、水上漂流等游乐项目。 11、配套设施类:在原有基础上修建停车场,服务中心。景观要素及配套设施类。 (三)溶洞奇观区 1、主景区类:打通主洞和出口,以增加该洞的可进入性。 2、基础设施类:建设洞内景点、配置灯光。洞外设置避难亭、报警点、饮料茶点、固体垃圾回收装置,照明石塔灯等设施。 3、配套设施类:在原有基础上修建停车场,服务中心。 4、景观要素及配套设施类 (1)道路交通规划:主要车行道依托现有道路,在此基础进行拓宽、硬化。景区其他道路主要为游步道,结合游线规划,将各主要景点串接起来并进行加固。 (2)建筑布局规划:整个景区建筑主要是新建的人文景观和服务性旅游基础设施,其布局因山就势,与周边景色融为一体,保护景区资源风貌。 (3)环保环卫规划:景区项目建设遵循生态优先原则,主要致力于景观的恢复,景点的营造,设施的完善,对原有地形不作过多的调整。景区内固体废弃物垃圾袋由专人专时定点收集,以减少对景区的污染。 (4)建设旅游标示引导系统:包括本区游览、休闲、娱乐等内容齐全的导游图、标示牌等,要求美观醒目、文字明确规范。 (四)名人民俗文化体验区 1、修复石静宜故居,并加以保护。 2、培育10家农家乐。 3、建设民俗文化展示区 (五)珍稀动植物亲近区 1、桂花树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 2、枫树林美化及环境整治; 3、仙女路旁边土地治理及美化; 4、维修整治罗兴楚烈士林园。 5、植被景观 根据环境条件和功能要求,结合景区总体布局,植被景观规划表现为背景林环绕景区,点、线、面植被景观相互穿插结合。 (1)背景林 旅游区周围背景为山体、台地、坡地,由近及远草、灌、乔形成多层次组合和色彩搭配。景观特色以厚密为主。 点——景点绿化 根据各景点的规划意境,对景点植被作重点梳理,使之与景点或项目主题相吻合,并注意树形组合、色彩搭配、树种选择等。 线——道路绿化、河畔绿化 道路绿化:旅游区内所有车道、街道、步行街、游步道两侧种植行列式乔木,形成或有序、或壮观的林荫路景观。主路两侧应注重乔、灌、草的布局层次,丰富景观视觉。河畔绿化:河流沿岸规整种植植被,以行植垂柳为主要特色,并适当地以草坡、矮灌木、乔木深入水中,营造自然野趣的水边植被景观。 面——园林分景、经济林 园林分景:娱乐区、餐饮区、住宿别墅区、养生餐饮区的绿地应首先考虑与景区旅游主题的吻合。 (2)经济林:主要是核桃林,营造硕果累累、繁茂似锦的景象 (六)旅游商品系列 以孝感米酒、麻糖为主导,进一步开发以当地特产为主的系列高、中档食品,如已开发的“多味花生”、“银杏花生”等;双桥毛尖、大悟寿眉、金鼓露毫、龙剑茶、绞股兰茶等茶系列产品;以孝感雕花剪纸、孔雀绿制品等为主的工艺品系列等。 ——餐饮商品系列 以珍珠花、白花菜等野味菜肴、小麻鱼等水产品、多种瓜果及云梦鱼面、蜂蜜等特色食品组成的餐饮商品系列。 ——景点纪念品系列 以开发孝文化系列产品为主,推出让父母更健康的健康锤、不求人、拐杖等保健用品,带有录音功能用以表达对父母谢意的小玩意及父子锁、母女链等小饰品或小摆饰;以及开发以天地姻缘为主题的旅游商品及兵寨文化系列产品。 (七)农庄 在凉亭水库周围,背靠山体,向峡谷延伸区域。区域功能为休闲住宿,为游客提供山林休憩场所。在山坡种植层次有序竹林,将村落式住宿小楼设施修建掩映于竹林之中,体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超然意境。建筑外观为孝感当地特色民居,内部装修现代、舒适。住宿区床位设计为 60 个。村落式住宿设施体量要有所差异,单层、双层错落有致,延伸至峡谷处还可建造林中情侣木屋;房屋内除基本生活设施外还要提供麻将桌等娱乐设施满足居住者休闲需求,在房屋外可做些竹木秋千、休闲桌椅、景观小品等点缀。 永七仙女恩爱相依的塑像,依靠在槐荫树下(移种的槐荫树要枝繁叶茂),四周以草地映衬。广场占地面积无需很大,点题即可,具体依实际情况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