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戒烟如你

谭门寻根群英会 一轮明月夜深沉

[复制链接]

150

主题

1489

回帖

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9729
发表于 2009-6-20 2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认为不说话不会死的。 现在才知道还有一种死法: 看戏笑死。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5

主题

5793

回帖

3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5009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6-20 2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虽然不懂,但不能不佩服,高雅传统的艺术自有他的魅力,不是肤浅的时尚所能比拟的。
断脚狼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7428527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主题

832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245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6-21 1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夕花轻盈:

烟烟,有品位啊!

烟烟是个感性的女子,留意感触品味生命中点滴点滴

在山山清,在水水清; 出道之前,挑水砍柴, 出道之后,挑水砍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743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046
 楼主| 发表于 2009-6-21 1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朋友sarcoma在另一个论坛给我的回帖,他就是我在文中提到的那个问我为何喜欢杨派的朋友。

全文如下:

平生志气运未通,似蛟龙困在浅水中

好词啊,其实我更喜欢这段的后面两句:有朝一日春雷动,得会风云上九重.

看的出烟烟写这篇文章真的下了不少功夫啊,哈哈.给你助助兴!!!

     今年是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杨宝森先生诞辰100周年,中国大剧院要为他举行大型的纪念演出活动,应《中国大剧院》杂志一个朋友之邀,写了这篇文章。

我喜欢上京剧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了,当初只有10多岁,是父亲买来了京剧磁带把我带入了这个五彩缤纷的神奇世界。说京剧艺术神奇绝对不是夸张,当然了她也没有包治百病、返老还童的功效。说她神奇是因为即使我跟她接触20多年,她依然会有亮点让你去为她痴迷和钻研而且乐此不疲。举个例子来说,京剧被人称为国粹,很多人说她博大精深,这一点儿也不为过,可以这么说,很多专业的演员也不敢说对京剧了如指掌,构成她的每一个要素都是那么深奥,那么严谨。现在的很多年轻人说京剧是老年人听的玩意儿,不如我们听的流行歌曲,她是腐朽、传统的代名词,哈哈,真的是这样吗?流行歌曲和京剧能比吗,凭什么比?凭穿得少还是凭嗓子好呢?我也听流行歌曲,但流行歌曲也是分档次的,港台的流行歌曲我是从来不听的,它没有内涵可以吸引我,我只听美国的摇滚乐,听编曲歌词有内涵的流行音乐。正是因为京剧艺术中存在着深刻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我才被她深深的吸引。从她的身上我可以了解历史知识、美术和服装知识、音乐知识、文学知识、表演艺术以及做人的道理。

说了那么多京剧的好,也该说说正题了。我一直认为京剧艺术中有两个最具魅力的部分:一、好的剧本;二、好的演员。好的剧本因其动人的情节、环环相扣的线索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久演不衰,成为传世佳作;而好的演员通过自己对人物的把握和对故事的理解更能增加剧本的魅力,让观众如醉如痴。在京剧的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就是十九世纪末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近一百年的时间,这期间涌现出了无数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各自形成流派,为京剧的发扬光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以“生、旦、净、丑”中的“生”来说,真可以说是名家荟萃、百家争鸣。有“余、高、马、言”前四大须生,有“马、谭、杨、奚”后四大须生,南方有麒麟童,东北有唐韵笙等等。这些名家中我最喜爱也是争议最大的就是杨派创始人杨宝森先生。当初刚刚接触杨先生的戏时,没什么感觉,这可能也是很多杨迷的共识,但是听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自己已经被他那充满磁性的声音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乎开始疯狂地找资料、找录音、找关于杨先生的这个那个,想了解他的一切。但后来我失望了,为什么?因为杨先生英年早逝,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资料,太遗憾了,老天爷对杨先生不公平啊。今年中国大剧院要为杨先生诞辰100周年举办大型的纪念演出活动,很多京剧名家都要参演,听到这个消息我十分激动,这体现了中国京剧界对杨先生的认可、对杨派艺术的重视。

唉,简单谈谈我对杨宝森先生的认识吧。我对于杨宝森先生的了解主要还是来自《杨宝森纪念文集》这本书当中。书中很多京剧名家、学者、杨先生的亲朋挚友以及普通戏迷从自身的角度回忆了杨宝森先生的艺术和为人。通过他们的回忆,使我对杨先生有了一些了解。我觉得杨宝森先生的一生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出师未捷”。为什么这么说呢?他幼年学戏,未满十岁小有名气,人称“小余叔岩”,正当飞黄腾达之时,嗓音发生了变化,不能再登台表演了,只能在家中闭门修养,这是第一次的“出师未捷”。二次复出后一举成名,与马连良先生、谭富英先生和奚啸伯先生并称“四大须生”,无奈在自己表演生涯的黄金时期因身体多恙,英年早逝,这是第二次“出师未捷”。杨先生除了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唱段外,留给戏迷更多的是遗憾。杨先生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是他的人格魅力:即使在他人生的最低谷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坚守着对京剧表演艺术的追求。那时他写过两句诗:满腹戏剧歌不成,箪食瓢饮苦练声。从诗中可以体会到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京剧艺术的执着,这诗句也是杨先生一生的写照。

今天的杨派艺术发扬光大,喜欢的人多了,学的人也多了,有人甚至形容“十净九裘,十生九杨”。于是有些人坐不住了,开始出来搅和了,“杨宝森唱得连蹦蹦戏都不如”、“唱老生嗓子不好的可以学杨派啊”、“杨宝森是直嗓子”等等等等,我想问问说这些话的人,你们懂杨派吗?你们了解杨先生和杨派艺术多少就出来叨叨啊!十生九杨是杨先生的错吗?处于人生低谷的杨先生在投师无门、嗓音欠佳的情况下,依然苦心钻研表演艺术,后被观听众认可称为“杨派”那是他的艺术成就。奈得住寂寞才是他区别于旁人所在。现在的演员们整天演出走穴,出专辑挣钱,若干年前老师怎么教的,现在还怎么唱,可能有自己的创新和发展吗?不发牢骚了,杨先生若在天有灵,也会怪我的。他是一个与世无争一生低调的人,而他的杨派艺术也是“一个没有学好的余派”。

写了一会儿了,不想写了,想再听听杨先生的“三轮明月”了。不管别人说什么,杨宝森先生的艺术会陪伴我直到永远、永远!借用一位网友的诗句就是:斑骓只系垂杨岸,此心唯托杨宝森 


 

"烟”是烟燃烧生命的舞蹈,只因你给过她火的温度,“灰”是烟悄然落下的眼泪,在你逐渐冷却的温度下散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主题

2959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591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6-21 2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17日的夜晚,在南漳县一个水库边,看中央台第11套节目。

好像叫谭门寻根武汉-江夏巡演,这晚在湖北剧院演出,曲目是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

演孔明的前后有几个,平常看得少,只勉强记得两个名字,叶少兰、马长礼。

不喜欢关羽的声音。

读读书 喝喝酒 旅旅游 http://weibo.com/u/25429743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743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046
 楼主| 发表于 2009-6-21 2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向北:

6月17日的夜晚,在南漳县一个水库边,看中央台第11套节目。

好像叫谭门寻根武汉-江夏巡演,这晚在湖北剧院演出,曲目是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

演孔明的前后有几个,平常看得少,只勉强记得两个名字,叶少兰、马长礼。

不喜欢关羽的声音。

叶少兰 马长礼 全是奔7的人了

那场演出 还有玖爷 不过他们都没怎么唱 就是露了个脸

"烟”是烟燃烧生命的舞蹈,只因你给过她火的温度,“灰”是烟悄然落下的眼泪,在你逐渐冷却的温度下散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主题

2959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591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6-21 2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没你的功夫,可以品出这么多道道。

我谈不上喜欢戏曲,但绝无恶感,把遥控器调到那个频道上,经常能看下去。

仅仅如此。

读读书 喝喝酒 旅旅游 http://weibo.com/u/25429743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主题

1万

回帖

3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2997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6-22 0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是不怎么懂京剧,小时候听过一点,更多的听所谓样板戏.
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321819915/5225192f/1.png http://weibo.com/yuanshangcaolu/home?wvr=5#!/yuanshangcaolu/home?leftnav=1 QQ/3652769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4 01:26 , Processed in 0.0598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