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纳木措,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藏语意思是“天湖”。虽然它不是川藏线上的景点,但我们历经千辛万苦执意要奔拉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亲近它。特别是浆糊,如果不在新买的相机里存上几张纳木措的倩影,总觉得不上档次。 王保长联系的司机长得怪怪的,他不是那种西藏男人特有的长条脸,而是一张典型的印度阿三的脸,黑得像块煤球。看到他的第一眼我就想起了印度电影《大篷车》,以及那个嬉皮笑脸的男主角。虽说印度离西藏近,也不至于要翻越高山和藏人和亲吧?但我认准了他是印度人和藏人的混血儿,不管他委不委屈。 这两个长得滑稽的男人凑得一起就一见如故,勾肩搭背,嘻嘻哈哈,除了都有演员的潜质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油腔滑调。阿三近乎谄媚的帮我们把行李搬上车,我们穿过拉萨街道,向纳木措驶去。 纳木措在西藏当雄县境内,离拉萨250公里左右。我们的车行驶在青藏公路上,和我们平行的是著名的青藏铁路。相对于川藏线,青藏线要好走得多,不需要沿着悬崖峭壁开凿,没有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路边也没有水流湍急的河。 如果不想到海拔高度,我们眼前就是一个大平原,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平铺在草地上,只有两侧的雪山提醒你这里是茫茫的青藏高原。原来川藏线和青藏线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只有亲身经历,才有体会。 不要认为青藏公路好走,就没有危险。天是蓝蓝的,云压得很低,前面是笔直的路,路两边荒凉苍茫,视野开阔,景色略显单调。在这种路上开车时间长了,有点恹恹欲睡的感觉,稍不注意就会发生危险,我们就看到一辆当地的巴士翻倒在路边。 把我们从恹恹欲睡中唤醒的是念青唐古拉山。唐古拉山,多么神圣的名字,作为生长在长江边的我们,对于长江的源头有一种崇敬崇拜的心理。等我们下车向主峰方向走去,却不觉得它有多壮观,虽然主峰海拔7111米,但我们是站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相对来说我们是站在它的肩膀上,起点太高,也不见得是好事。特别是川藏线上雄伟的雪山见得多了,有点审美疲劳。最让我感到无趣的是,回来后查资料,才晓得我们所看见的念青唐古拉山和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唐古拉山不是一个概念。“念青”藏语的意思是“次于”,也就是说这条山脉次于唐古拉山脉。真的,写到这里我都脸红。 是该有个更震撼更迷人的风景来刺激一下我们已经麻木的神经了,我对纳木措抱着期待。 翻过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垭口就能看见纳木措。那根拉垭口应该是我们一路上翻越的最高的一个垭口,已经很多天没有过的高原反应再次降临到我身上,但还勉强能支持,不是有些驴友的游记中所描写得那么恐怖。行前叮嘱兄弟姐妹们带上羽绒衣的我只带了件毛衣,它终于起了一点作用。 站在那根拉寒冷的垭口,我第一次亲眼看到了纳木措。凛冽的寒风吹得垭口的经幡猎猎作响,远处的湖面波平浪静,头顶上乌云阴沉沉,边缘向着湖边延伸过去,遮住了太阳,使得湖水显示一种灰蓝色。从垭口看去,灰蓝的湖水和乌云之间只有一条缝隙,透出金黄色的阳光,就像镶嵌的一条金边。我感觉湖面上蹦出一条鱼来就能触到乌云,难怪叫“天湖”,真的离天好近。 不知道是高原反应缺氧,还是终于见到圣湖而激动,我的心怦怦直跳,呼吸都有点急促。这种状况我早就预计到了,也不打算掩盖,有了快感你就喊嘛,反而会增加舒适的程度。但奇怪的是,当我们来到湖边,爬上山坡,近距离观察纳木措,我反而心如止水,那种激动和兴奋无影无踪,满脑子一种空灵和平静的感觉。什么也没想,但又觉得想了很多,这是一种从没有过的体验,我当时都没来得及思考原因,因为我什么也没思考,脑子空空的。 我就静静的站在那里。 莲子姐姐和我相反,情绪明显激动,我又看到了她涌出的泪水。从新都桥改走丹巴,准备去甘南,她流出了遗憾的泪水;接近拉萨,远远看到布达拉宫,她流出了兴奋的泪水。来到纳木措,面对静谧的湖水,她的泪水是无声的,我看不出她想表达什么,或许这种表达太深奥,我们都难以读懂。 其他的兄弟姐妹呢?我还来不及观察他们,他们已经默默走开了。字母妹在最远的地方,小小的身影裹在霞光里,显得孤独和顽强。保长坐在湖边的石头上,眼睛盯着远处的雪山,我能感觉到他深邃的眼神,以及一脸的络腮胡子。伊荷和雷雷站在湖边,看着湖水出神,湖水荡漾要漫过她们的鞋面,她们都没有感觉。浆糊拿着相机怔怔的呆立在那里,相机举起又放下,不知道该照什么,或许是想把什么都照进去。 湖水很清澈,你能看见水底的小石头,点点粒粒,甚至看得见小石头上面的纹路,要不是知道它是咸水湖,我就要被它诱惑得捧一把喝了。湖面有风,从远处的雪山吹来,能闻到被雪润湿的泥土腥味。站在湖边,就像面对着一块硕大的蓝宝石,越往远处看,颜色越深,越显得神秘莫测,连阳光都无法窥探。 我的身后是一段峭壁,傍晚的太阳照在石壁上耀眼夺目。湖边的山坡被染成金灿灿的黄色,而更远处的雪山却被印成红色,天际边的云朵大团大团呈现绯红,压在雪山顶上。 太阳越来越低,云也变幻色彩,当太阳光无法照射到云层上,它慢慢变成了蓝色,然后深蓝,和湖水一样的颜色,最后太阳落下,天边出现了一抹抹形态诡异的墨云。模糊的远山、深蓝的湖水,乌黑的云层,好似一幅中国水墨山水画。此情此景,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唯有默默的注视,把它深深印在脑海里,生怕一转眼就丢失遗忘。 直到天已经漆黑,只有黑乎乎的湖水和扑面的冷风,我们才回过神来,转头看去,宿营的地方已经灯火点点,我们迈着已经麻木的两腿回到房间。这里一大块空地,叫做扎西半岛,空地上搭建的板房和帐篷,就是游客住宿的地方。晚上我们又裹着房间里的毛毯去湖边看星星,因为这里的天空没有污染,海拔又高,是看星星数星星的最佳地点。这种小资调调遭到室外寒冷温度的狠狠打击,而且星星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那么大。 我们抖抖嗦嗦裹着毛毯回到房间,说好第二天起个大早看纳木措湖边的日照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