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扎西德勒

2013 五一河南周口,芒砀山汉文化之旅

[复制链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5-12 2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820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5-12 2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太极门为太昊陵的中心大院。大院东南角有钟楼,西南角有鼓楼。二楼通高11.2米,东西对峙,均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周匝回廊,重檐歇山式建筑,下部为直壁式台基,上部为灰色筒瓦覆盖,楼内有木梯可达上层。钟楼上悬有明铸巨钟一口,撞之,其声悠扬。鼓楼内挂有大鼓一面,敲之,其音悦耳。钟鼓二楼,层檐凌空,昭穆对峙,晨钟暮鼓,响彻陵区。

 

钟楼

dsc_8206.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12 21:31:48编辑过]
叩问一路文化,静观半壁江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5-12 2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鼓楼

dsc_8207.jpg

叩问一路文化,静观半壁江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5-12 2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太极门相对应,迎面为“统天殿”,俗称“大殿”,建于明代,通高15.7米,是陵庙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重点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龙凤大脊,屋面覆以黄色琉璃瓦,脊上装饰考究:中为三节彩釉吉星陶楼,楼下有一龛,龛内书有“太昊伏羲殿”五字,左右配以28宿代表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座;殿四挑角为四绝人(庞涓、子都、韩信、罗成)等吻兽。殿内有“丈八木龛”,雕工精细,造型庄重。龛内塑有伏羲像,头生双角,腰着虎皮,肩披树叶,手托八卦,赤脚袒腹。左右配享朱襄、昊英。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昊英为潜龙氏,造甲历。殿内墙壁上嵌有高1.2米、长36米的青石浮雕《伏羲圣迹图》,分别为履巨人迹、伏羲出世、都于宛丘、结网罟、养牺牲、兴庖厨、定姓氏、制嫁娶、画八卦、刻书契、作甲历、兴礼乐、造干戈、诸夷归服、以龙纪官、崩葬于陈。殿前有月台,面积300多平方米。这里是历代举行祭祖大典的中心场所。殿、台周围有青石栏杆,它和《伏羲圣迹图》均为1998年大修时新增设。

叩问一路文化,静观半壁江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5-12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821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5-12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821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5-12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822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5-12 2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822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5-12 2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822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5-12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822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5-12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822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5-12 2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822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5-12 2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822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5-12 2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尊塑像就是人祖伏羲,他是根据保留下来的宋代伏羲铜像重塑的,原来为木雕像,文革期间被毁。人祖伏羲头生双角,肩披树叶,腰缠兽皮,手托八卦,赤脚坦腹。我们从他的着装可以看出,伏羲氏所处的时代还是原始社会时期,是一个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两边的两个侍从,左边的叫朱襄,右边的叫昊英,传说一个是管天文的,一个是管地理的。
叩问一路文化,静观半壁江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7012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5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5-12 2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伏羲氏一生对中华民族有哪些贡献呢请观看《伏羲圣迹图》.

 

【履巨人迹】华胥之女,雷泽履迹。虹且绕之,娠因有之。 

相传,很古很古的时候,在一条河边住着一位美丽的姑娘,名叫华胥氏。一天,她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去找雷神,劝说他不要发怒下暴雨,冲毁她的房屋,使他们无处安身。不料,在雷泽踏上了一个巨大的脚印,因而怀下伏羲。这个传说说明这时人们还处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对生育常识一无所知。雷泽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1992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天水时亲笔题词“羲皇故里”。

 

dsc_823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7012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5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5-12 2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伏羲出世】日精月华,十六有奇。帝生成纪,终代母司。

 

伏羲在母体内孕育十六个月,吸纳日月之精华,最终在成纪诞生,成纪在今天的甘肃天水市。伏羲出世后,相貌奇特,神奇异常,长大后聪慧,英武,才智超群,享有极高的威望,被推举为首领,在他的带领下,男性成为氏族的主导力量。

 

dsc_823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7012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5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5-12 2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于宛丘】率尔东徙,宛丘之虚。水草丰茂,乐而聚居。

 

伏羲所处的时代,人们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只能逐水草而居,就是哪里有水喝,有鱼吃,有野果有动物,他们就奔向哪里,过着游牧生活。伏羲带领他的部落,沿黄河游牧东下,到达宛丘这个地方后,见有高丘可居,水草丰美,野果动物充足,便安居下来,在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都城,从而结束了人类的游牧状态。宛丘就是今天的淮阳,宛丘遗址在县城东南四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dsc_823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7012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5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5-12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结网罟】飞走游蠕,常使我饥。观蛛结网,衣食可余。

 

伏羲部落在淮阳定居以后,人口越来越多,天然猎食已经满足不了生活需要,常常处于饥饿状态。一天,他观察到蜘蛛结网可以捕食飞虫,从中受到启发,于是教大家用植物的纤维编成网用来捕鱼打猎,由此开创了渔猎文明,人们的生活开始有了可靠保障。这要比过去用石块和棍棒去猎取动物获得的多。生产力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

 

dsc_823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9 13:05 , Processed in 0.127560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