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是周制昏礼?为么事选择了周制昏礼?》
--- --- 疯书生白话“天骄圣典·文化婚礼”系列之:001篇
2011-10-21 夜
神马是“周制婚礼”?
周制婚礼,实则上也称为“周制昏礼”。
从有记载的夏朝开始,我国历史上经历了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主要朝代。
周制昏礼,承启上古至夏商,集成于礼乐开国的西周,发扬于君子风范的春秋战国,稳定于华夏诸族最终形成汉民族的时候,在漫漫三千年里始终为华夏婚礼之根本。
婚俗仪程及新人礼服制度,尤其及至汉朝,达到鼎盛。
例如周制昏礼的亲迎(正婚礼)时,婿着爵弁玄端,妇着纯衣纁袡,如此黑红色系(五行思想里代表天的最神圣的色彩),一直流行过唐宋,到达大明才显著改变为大红。
因而,我们在电视剧画面里窥见到的艳红衣裳半裸白乎乎胸乳的所谓唐装,也许并不靠谱儿。当然,也许皇宫里比较时尚先进,倒是早一步进入了露的时代,而脱离了周制昏礼章服制度的羁绊吧。
昏礼的叫法,起始于先民们选择在富有诗意的黄昏举办婚礼。 黄昏为日月渐替、晚霞漫天、如此浪漫微妙的时刻,赋予了一种阳往阴来,天人合一,虔诚神圣的氛围。
这样的宁静深远的氛围下,婚礼注重于夫妇之义、结发之恩。新郎新娘穿着了端庄的玄色礼服,永结同心。
周制婚礼的特点:仪式性强,过程不拖沓冗长,摒弃喧嚷的嬉闹场面,婚宴强调象征性,庄重典雅、宁静神圣,讲究简朴干净。不奢华铺张,既没有喧闹的宴席,也没有挑盖头闹洞房等繁琐。
汉民族婚礼的所谓喜庆喧闹起始于唐宋,逐渐成为农民风格的唢呐花轿的喧嚣之下,端庄典雅的周制婚礼,才日渐式微,终于喧闹大于了精神。
婚礼形态的演绎至今,所谓中西合璧的形式,所谓扁担、花匠、电工的杰作等等,繁华鼎沸的热闹表象依然让人忘记不了那大汉民族曾经宁静深远、典雅端庄的仪式----周制婚礼。
毕竟:《礼记》云:“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他们对昏礼的态度是“敬慎重正而后亲之”,昏礼称得上是“礼之大礼”。人伦之礼,先讲男女有别,然后才能夫妇有义;在夫妇之义的基础上,才能确立父子有亲,父子的恩义扩展开来,升华到君臣之礼……故此,昏礼乃伦礼之本。
毕竟:
琴台大剧院保利管理公司的王总跟我说过一句话:
“你搞点有文化的婚礼给大家看看。”
光明万丽酒店的黎总跟我说过一句话:
“周制婚礼里说到的德贵专一,应该对于现在高离婚率的家庭对于浮躁的人们是有帮助的。”
因此我选择了做一个周制婚礼的展示。
我想,我们大家都需要那样的一个仪式感。
因此,我撰写了两句宣传语:
“周制婚礼,
回归那虔诚、典雅、平等、神圣的仪式感!
回归那大汉民族德贵专一忠贞稳定的家庭和爱情!”
这两句话的起源,便是受益于上面说到的一位山东大汉,一位新加坡绅士。感谢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