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茬子

[裹脚布帖]茬言茬语,微言耸听;知道有人坚持在看,所以有人继续会演。

[复制链接]

28

主题

74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6602
发表于 2011-10-25 2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的种族隔离问题在法律上早已解决。一般情况下不再有尖锐的种族冲突。人们的观
念也大为改变,但是,种族问题也变得错综复杂,远不局限于黑人白人之间

 不少华裔美国人实际上也早就加入了“种族歧视”的行列。

 实际上,一些华裔看不起黑人,常常只是因为黑人比他们穷;他们讨厌犹太人,常常只
是嫉妒犹太人比他们更有成就。在美国,年轻的一代和老一代明显不同,在老一代的美国人
里,我遇到过好几个很好心的白人老头儿让我别理黑人,说他们很坏。但是,在绝大多数的
年轻人那里,你会感觉到60年代民权法案以后美国教育的效果,至少,我问过我的每一个白
人美国朋友,你们对于黑人是怎么看的?你们对于犹太人又有什么看法?迈克和比尔的回答
最为简洁,几乎是各种回答的概括和总结:我不以肤色和种族判断一个人的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74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6602
发表于 2011-10-25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这里,有的美国人说,
这不是“大熔炉”,这是一个“蔬菜色拉锅”,在里头搅拌了半天,青菜还是青菜,萝卜还
是萝卜。不管是“大熔炉”也好,是“蔬菜色拉锅”也好,真的置身其中,那种怪怪的感觉
真不由你不时时感叹不已。我们常常迷惑不解:天天有成千上万计的合法及非法移民入境的
美国,它是如何做到,让全世界各国移民所造成的无序归成有序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5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菊花毒在2011-10-25 22:13:00的发言:
《历史深处的忧虑》是几年前出版的一本书了。是作者林达“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第一本书,也是我认为写得最精彩的一本。书是以书信的体裁写就的。该书围绕着美国的宪政,运用大量的历史事实做出了非常具体的介绍。举个例子,美国前著名橄榄球明星辛普森涉嫌谋杀了其前妻,警察在现场收集到大量的证据,在我们看来,这些证据足以证明辛的罪行,结果应该是毫无悬念可言的。然而辛倾其所有,聘请了全美国最厉害的律师组成辩护团为其辩护,最后居然赢得了官司,被判罪名不成立。
此案在当时轰动全美,在法庭宣判的时刻,全美国都在聆听,上至当时的总统克林顿,下至普通民众,其过程之跌宕起伏,之蜿蜒曲折,比好莱坞的电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你认为辛是用金钱买到了这个判决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当然如果没有钱,他请不来这些大律师,结果也难料。作者通过这个典型的案例,向大家生动的阐明了美国的法制基础,及其运作模式。有调查机构在事后对民众进行了调查,“你认为辛有罪吗?”------  “有”,  “那如果你是陪审员,会判他有罪吗?” ----------“不会”  。在这充满着矛盾的问答中,最深刻的反映出美国民众心中的法制精神。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279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9404
发表于 2011-10-25 2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回来了。

 

  喝了一杯冰啤酒,

  吃了一块肉眼牛排,

  唱了两个小时的歌。

  ---最近的疲乏似乎散去了许多。

 

  上来又看见菊花的美国论。

  嗯,

  好吧,

  清凉的秋夜啊。。。爽!

微博7787739699 抖@地下商道书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279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9404
发表于 2011-10-25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什么是“美国”?

   美国到底是什么样子?

   美国的科技、经济、文化、为什么如此霸主?

 

   我曾经问询过许多美国人,

   答案是惊人的一致:

   “WE ARE COMING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这句话翻译成汉语的一个俗套再合适不过了-----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

 

   老外在某些方面蛮有意思的呢。

   有时候回答问题出奇的一致。

   例如我问过“什么是迪斯科?”

   所有的答案是:

   “去播放DISCO的酒吧,找女人睡一个晚上。”

   那个时候迪斯科刚刚进入到中国大陆某些偏僻的大宾馆的里面。

   外面的国人尚无所知。

   后来,

   迪斯科成了一道街景:

   退休晨练的老头老太遍地在跳迪斯科了。

 

   究竟到底什么是“美国”?

   这个问题我估计很多很多人面临过沉思过而不得其解。

   我想,

   寻找这个答案有一个简洁的方法:

   你想一想:

   人类世界上,如果没有美国,今天是什么样子呢?!

 

   我也说不清楚什么是美国。

   但是我尊敬美国。

   不是因为它的强大。

   而是我理解:

   它,是一个人类世界上许多精英分子的聚集地。

   我想无论如何我没有资格和资本去否定那个人类精英的国度。

   如果我非要去否定他们那帮家伙,

   等于否定我自己可能发展的未来。

 

   如果非要咒骂美国,

   我宁愿造句如:

   他们是土匪中的枭雄。

   他们是流氓中的精英。

  

微博7787739699 抖@地下商道书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74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6602
发表于 2011-10-25 2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糊涂书生在2011-10-25 23:11:00的发言:

   我回来了。

 

  喝了一杯冰啤酒,

  吃了一块肉眼牛排,

  唱了两个小时的歌。

  ---最近的疲乏似乎散去了许多。

 

  上来又看见菊花的美国论。

  嗯,

  好吧,

  清凉的秋夜啊。。。爽!

书生童鞋,我没有展开什么论述也,东版主引的那一段是我的转帖。本来我想告诉他,作为一个版主在未经调查的情况下就对帖子进行评判嘉许有违我心目中的模糊的理想规则。

当然,我未在回帖中说明也有小过,可这一小过在这个混乱且毫无规则,即便有几条大规则,但上至管理员下至百姓id几乎从未真正理解且严守规则的情况下,我已经认定自己根本无过可言了。

在秩序的维护上,西方的法制精神跟东方的礼制精神大不一样。

我是从厮杀里终于得到了这一礼节性的庇佑,今天坐到这里,又见书生,回想起你曾经的“惜香怜玉”,仍然是无限的悲凉啊……

其实,我最怕的是本来自己就跳不出传统的人对自己的传统都还未理解透彻,就开始对新兴事物极端的鞭挞了。

西方的法制精神来自于理性崇拜,从古希腊哲学家到欧洲的启蒙思想家无不认为理性才是赋予人性最尊严的所在。那么中国的礼制精神来自于哪里呢?她又是如何在完全不被理解的基础上就已经被自己的载体撕得面目全非了呢?

我从来不是一个道德关怀崇拜者,更无文化自负或自卑感,也更不是一个知识优越论者。我只是越来越坚信人类的未来一定是一个美德鲜花包裹的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279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9404
发表于 2011-10-25 2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读书时,

   81年见过一句话:

   A SHORT STORY IS AN AMERICAN INVENTION.

   什么意思呢?

   ---- 短篇小说是美国人的一个发明!

   那是一册《美国短篇小说集50篇》前言里的一句话。

   我当时很不以为然。

   我自认为我读过很多很多精彩的中国小说。

   我自认为我热爱并且懂得小说。

   但是我读完那册短篇小说集以后,

   我沉默了。

   那些讲述方式,

   那些讲述里的与大自然、与人类生命体、与社会暨思想很多层面的探索、思考、情感、等等体现出来的一切!

   哲学的、神学的、医学的、社会学的、艺术性的、修辞学的、美学的、所有所有的一切!

   那些惊世骇俗闻所未闻的深邃、技巧、内容、所有所有所有让人震撼的人类思维的巅峰景象!

   我自持的文学养成,瞬间被击垮。

   所有的这些成就,不仅仅是美国人在文学小说方面的成就。

   它们是代表了人类探索自然和自身的最高境界啊!

   不仅仅是文学艺术成就。

   而是对于人类本身的极大贡献!

   美国人的剧本、小说、诗歌、电影、电视、歌舞剧、影响了多少国家的多少剧作家文学家呢?!

   美国人文学作品辐射的哲学文学心理学社会学修辞学观念和范本影响了多少代人啊!

   而我的身边,

   后来的后来,

   直到今天,

   我的同胞们很多开口便是“美国人没有文化”!

   我不想替美国人做什么辩白。

   我只是确定一点:

   仅仅文学版块的美国人的成就,

   我们至今还摸索在人家七八十年前的阶段吧!

 

   我们要勇于承认事实。

   我们要 勤于学习、模仿、直至创新。

   我们不要沉溺在弱智愚昧的辱骂和否定里。

   因为,

   美国人,

   中国人,

   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为了人类我们自己本身的瞭解和提升,我们要奋发努力!

微博7787739699 抖@地下商道书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279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9404
发表于 2011-10-26 0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来仗剑今日一再絮叨的一个意思:

   “事实”。

 

   我刚刚突然醒悟到一点:

   仗剑并不熟悉我写字的风格。

   对于所谓的“事实”,

   原句描述,或简洁引文什么的,

   我基本懒得摆上台面来。

   一者,我认为大多数对手看不懂。

   二者,我不习惯堆积其他人的事实或结论来给自己增添光辉。

   那是女人干的活儿例如灯光老师。

   她擅长在她的文章里十分之八九地引用百度来的东东。

   我不是大学老师,

   所以我没有写教案的习惯。

   三者,

   我甚至认为灯光和仗剑那样的“引文习惯”是极其粗鲁的。

   贬低了大众的智慧和见识了。

   哈哈。。。

微博7787739699 抖@地下商道书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74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6602
发表于 2011-10-26 0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生,这样不好哎,指名道姓,或者模糊的所指行为,连我这个小不点都不屑为之了。

这跟用他人的结论来证明自己也没有什么差别了,甚至可能技巧上更拙劣。

 

我这里有个问题咱们讨论讨论:你说中国的礼制精神来自于哪里呢?你同意我的西方法制精神来源说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279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9404
发表于 2011-10-26 0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没事。

   灯光老师会明白我的意图。

 

  明天再讨论吧,

  我要看电视剧了。

  简单的印象好像是:

  我们这个民族的礼制精神似乎来自于中央集权吧。阿门。。。哈哈

  提示一句话:

  华夏华夏,其实你从这2个字的渊源尤其是分别的寓意大可瞭解进去了。。。

  你的问题恰好提示我明日来写一篇《周制昏礼章服制度概论》,与回复你的问题是相关的。

 

  晚安,菊花妹妹!

微博7787739699 抖@地下商道书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74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6602
发表于 2011-10-26 0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集权是到了秦代才开始,何况集权跟礼制一样是一种社会关系概括,谈不上谁是谁的来源问题。

我以为中国的礼制精神来源于伦理崇拜;跟西方的法制精神来源于理性崇拜形成参照。

我想说的是,无论伦理还是理性,归根结底都属于自然法则问题,即都是来自于宇宙秩序的驱动规律。

伦理和理性最终的走向和最原始的来源都可以归纳为一个字“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74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6602
发表于 2011-10-26 0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自然法制走到人类的社会秩序问题,必然会从“道”的问题探讨到“德(得)”的问题。怎么才能得道呢?我想这才是社会关系的关键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74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6602
发表于 2011-10-26 0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休息了。好饿啊!嘻嘻。书生好梦,希望你早日得道成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6 06: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糊涂书生在2011-10-26 0:15:00的发言:

   想起来仗剑今日一再絮叨的一个意思:

   “事实”。

 

   我刚刚突然醒悟到一点:

   仗剑并不熟悉我写字的风格。

   对于所谓的“事实”,

   原句描述,或简洁引文什么的,

   我基本懒得摆上台面来。

   一者,我认为大多数对手看不懂。

   二者,我不习惯堆积其他人的事实或结论来给自己增添光辉。

   那是女人干的活儿例如灯光老师。

   她擅长在她的文章里十分之八九地引用百度来的东东。

   我不是大学老师,

   所以我没有写教案的习惯。

   三者,

   我甚至认为灯光和仗剑那样的“引文习惯”是极其粗鲁的。

   贬低了大众的智慧和见识了。

   哈哈。。。

 

     擅长引用,职业癖性,不小心把路网的童鞋们当成自己的门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6 0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叫引章据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6 0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早上好!我再来胡说两句

 

      一晚上没来,原来这里还是会这么热闹,这是个好现象,起码大家都在说道理,似乎水平还抬高了不少!我很喜欢这样的讨论,毕竟这样集大成的讨论可以让我这个不喜欢读书的人更快地学到一些东西见识到真正的学识和人性!

 

      当今中国,仇恨天朝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美国人也有仇恨美国的,不是么?但是如果因为仇恨天朝而变态地迷恋了欧美,这样似乎也有些问题了。米国人可以骂得的米国,难道我就骂不得?所谓我没有资格,所谓叫花子不能说别人脏,这个道理是说不通的。就像欧美人的狐臭,如果你硬要说它是体香,我也没有办法,狐臭不是你的错,我也没有必要一定要去骂,但是如果你狐臭了却偏偏光起膀子到处乱晃,还要夹起别人的脖子强暴别人去闻,搞得大家哈受不了,这个也不能骂?那就是有些霸道了!

 

      至于说美国曾经反击过法西斯,我从来都是承认,但是不能因为米国曾经做过一些好事,我们就允许他现在可以胡作非为,卡扎菲也拯救过利比亚啊,但是没有人可以原谅他后期的胡作非为!这个是一样的道理!

 

      评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当前的所做所为,这个也不能就说我说的对,但是发表我的意见是我的权利么?承认这个就够了!如果连这个都不承认,那我就只能不屑了!

 

      至于说到美国的精神,就其一点吧,法制的精神!拿卡扎菲为例,就算卡扎菲是罪犯(是不是不是我们可以说了算的),就能够把他抓了然后直接枪决么?这就像我们生活中如果碰到罪犯,是不是就可以直接群殴了把他杀死呢,当然不能!这么简单的道理啊!米国说什么了么?!还是贾利乐说了一句实话:有些和卡扎菲有交易的人希望他死!是啊!谁和他有交易呢?比如米国中央情报局,比如那个法国小矮子!比如英国王室的那个差二十!呵呵,一帮强盗帮助一群暴徒夺取了一个国家的政权权@,我不知道这个是那里人民的不幸,还是真的是他们获得了解放!我们都可以看得到的!再说国际法,国际法也是法么,但是米国又推行了神马样的法制观念呢?违法联合国宪章直接对一个主权国家大打出手,这就是米国的法制精神么?他的大使在一个主权国家煽动使用武力推翻人家的政府,这也是米国的法制精神么?这样子的做派,不是很好笑么?

 

      菊花说到的那本书,听说过但是没有去看,我叫这个为法制的异化!关于米国的司法曾经有一句话很精辟:深陷法律之中的人们,把良心都放在一边,互相玩起了游戏!是啊,当法律一旦成为游戏了,那还需要良知么?所以拿东方人的伦理和道来与西方人玩,我们是永远也玩不赢的!因为他是站在法制的制高点上,来批判你的虚无缥缈啊!

 

      至于中国的文化是如何被践踏到当前的地步!这个原因很复杂,但是看看坛子里的好些个读书人,我差不多也快懂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6 8:24:28编辑过]
你猜敲木鱼儿的猴子心里会想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6 08: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糊涂书生在2011-10-25 23:29:00的发言:

      究竟到底什么是“美国”?

   这个问题我估计很多很多人面临过沉思过而不得其解。

   我想,

   寻找这个答案有一个简洁的方法:

   你想一想:

   人类世界上,如果没有美国,今天是什么样子呢?!

 

      如果非要咒骂美国,

   我宁愿造句如:

   他们是土匪中的枭雄。

   他们是流氓中的精英。

  

 

 

呵呵,关于没有美国这个世界会是神马样子

 

我可以套用一句话来说:

 

没有傻大木你看现在的伊拉克是个神马样子?

 

嘿嘿

 

但是人们不还是把傻大木给推翻了么?

 

 

 

至于说骂美国的就是神马

 

这样子说就如同骂街一样

 

不值得来评价了,

 

是吧?

 

 

你猜敲木鱼儿的猴子心里会想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6 0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糊涂书生在2011-10-25 23:57:00的发言:

      直到今天,

   我的同胞们很多开口便是“美国人没有文化”!

   我不想替美国人做什么辩白。

   我只是确定一点:

   仅仅文学版块的美国人的成就,

   我们至今还摸索在人家七八十年前的阶段吧!

 

 

 

嘿嘿

 

这个样子说

 

怕是要贻笑大方了!

 

貌似对中国文学的理解太过肤浅!

 

对于一个读书人尤其是一个学文学的读书人而言

 

貌似缺了些什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6 8:42:22编辑过]
你猜敲木鱼儿的猴子心里会想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15 01:01 , Processed in 0.06278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