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英雄想到的一些问题》 题记:英雄没有选择 可以选择的是我们对待英雄的态度。 我看了灯光老师的《论英雄》,感觉一如既往的宏大。我现在试图拉英雄下神坛,方便各位的跟进讨论。 一:英雄,就是一些天赋超群或思考做事杰出的人物们,这个杰出囿于特定的国度族群圈子文化语境。与真善美有关,但关系不大。 例如:我们小时候列队撒尿浇蚂蚁,谁尿得远而持久,谁就是英雄^_^ 二:英雄,基本是悲剧性的人物。 不是牺牲了更多的精力甚至生命,就是被英雄之名所绑架和驱动,失去自我个性,终身侍奉英雄空名。身后的英名被后来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家再三颠仆,犹如一只死老鼠被汹勇的猫们玩弄。至于说被苛求挑剔的民众误解,那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其实,每个人皆具备了英雄的潜在特质:勇敢,冒险,高尚,杰出。 只是有些人表现出来了。有些人没有表现出来。 一个平日懦弱的父亲也许在大难临头的地震时刻,会用自己的身躯顶着压垮下来的房梁,挽救他的妻子和孩子。 一个关押在监狱的小偷,也许在国破家亡的危机时刻,挺身去冲锋陷阵不惜生命! 英雄的美名与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是成正比的。 例如:我曾经听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老板说过一句话。(他是很多人膜拜的英雄)。他说,都说我有钱。可谁知道我早起晚睡每天才睡了几个小时呢。 三:英雄值得尊敬。但不适宜轻易要求去模仿。 英雄是值得受人追捧尊敬。我们这个民族在宣传追捧英雄的时候,往往是不吝啬词汇。但是在宣扬号召人们学习与模仿上面,甚至残忍到丧失了人道的地步。 例如耳熟能详的那些闪光的名字 刘胡兰(死亡时15岁) 王二小(死亡时13岁) 刘文学(死亡时14岁) 还有草原小英雄龙梅玉荣 还有穿行在枪林弹雨之中的小兵张嘎 还有雨来潘冬子。。。。。。 难道,集体的几只羊 地主要偷的一些海椒 比龙梅玉荣刘文学的生命更重要吗? 四:平民要有英雄情结。英雄要有平民心态。 我有时候看见美剧里面一些平民的人物,陡遭呼唤,挺身而出,穿行沙场战火,演绎了一出又一出壮烈英雄篇章。结尾往往深有余味。 -----拍拍土挥挥手,离开走远,回归到他原有平静普通的生活中去了。 这样的结尾,对于我们民族的观众而言,太平淡太意外了。 怎么说也应该轮流演讲几圈? 或者被安排进居委会或司局里做干部什么的。 讨论题: 一:孩子的生命重要还是理想主义重要? 二:刘胡兰如果有后代,进城做了国家和土地的主人了,也会成为终身的房奴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