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龙连忙上前与他们攀谈起来,说来真巧,当听说我们是生龙的朋友,是生龙把我们送进村子的时,坐在摩托上的人说,他是生龙的哥哥.因为他的俩个孩子在北京打工,他去看过他们,因而他能讲汉语,我们交流还不算困难.
在摩梭人居住的地方,女性是整个家庭的中心,她们掌管家庭财产和其他家庭事务,并分配家庭成员的劳动。她们的地位和东女国的女王相似。在一个家庭中,地位最高的男性是家中的舅舅,地位最高的老母亲则是一家之主。在婚姻生活中,如果女方生了小孩,男的一般不用养活孩子,也不用负任何责任,女方独自将这个小孩抚养成人。因此,可以说真正的女儿国——东女国已经消失了,但是像摩梭人这样的“女儿国”却依然存在于现实中。摩梭人的夫妻没有共同的家,他们的户籍所在地是各自的母亲家。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男子夜访晨归、暮去朝还的母系氏族婚姻———阿夏(摩梭语情人)走婚习俗。分散聚合,以情为重。“文革”前是“一居婚”即走婚,摩梭意即阿珠(男子)晚上摸黑去走婚,第二天早上像穿梭一样快速离开阿夏家。过日子像“冷水烧茶慢慢热”,夫妻是“情人”关系,没有多是非的“婆媳”关系。他们认为结婚风险大,私心小压力就小,而母系氏族没有私心,没有鳏寡孤独者,有什么事都由舅舅和母亲分担照料着。现在的摩梭人有三种婚姻模式:一居婚,同居婚,结婚。受感情、道德、佛教文化的约束,摩梭人感情开放但性不开放,夫妻分开多是亲戚,儿子永远叫你爸爸,但不住在一起。人口四万余人,摩梭人崇尚自然,主张保护居住周围的每一寸土地和山水,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