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吃晚饭的时候,我们接到了318国道左贡-邦达塌方的进一步消息:预计道路抢通需要10天左右!而且另一条进藏的317国道昌都那里也塌方了。陆上唯一两条从四川进藏的路都断了! 哦买噶!这不啻晴空霹雳,一下就打晕了我们。这餐饭是食不甘味,味同嚼蜡,到现在也记不起吃了些什么菜。大家陷入了沉思,脑子里都翻江倒海一般。按照制定的行程,我们往返将用14天的时间,需要请假的兄弟姐妹也是按照10天假,带上两个双休这样的方式。现在已经过了 3天,才到稻城,按照乐观的估计,道路至少也要一个星期抢通,那不可能在剩余的4天里完成全部行程。 有人说,稻城亚丁玩了以后返回康定,在康定坐飞机去拉萨;有人说,或许道路提前抢通,车开到塌方的地方等路修好。邻桌另一辆车的驴友决定去左贡等路修好,因为他们有的是时间,个别的还要去日喀则,去尼泊尔呢,根本不用考虑假期的问题。 我提出了一个替代方案:既然假期有限,道路不能及时抢通,不如改道去川北、甘南,那里也是藏区,也有雪山草甸喇嘛庙,风景也很优美,是近期一个热门的旅游地。 这个替代方案基本上没有得到响应,因为大家是奔着西藏来的,渴望了很久,似乎不甘心,也没有考虑假期的问题。当时我脑子里也乱,所以没有详细解释,只是说了这个意向。 接着就陷入了尴尬的沉默,这个时候道路的信息也不断涌来,一会说10天修好,一会说一个星期修好,在这些不确定的信息面前,我们不知所措。花花司机是个有经验的人,一句话让大家糟糕的情绪又回到了对美景的憧憬之中:先不管塌方,我们按照既定行程在亚丁好好玩两天再说,说不定路就抢通了呢。 晚上睡觉,高反又开始折磨我,318国道川藏线的塌方也来折磨我,头疼死了! 第二天上午起床以后,心情大好,似乎已经忘记了塌方的事,只记得我们就要去川藏线上最美的地方——亚丁!要去朝拜三座神山,领略三个圣湖。 车行的很快,就和我们的心情一样,恨不得飞到亚丁! 稻城到亚丁只有百公里的路,沿途也有几个观景台。在这几个观景台拍照的时候,我对藏族小孩天真懂事的看法有了稍稍的变化:当你的脚刚从车上踩到地面,马上涌来一群小孩,伸出黑乎乎的手直奔主题——索要钱物。我看着他们又脏又黑的脸,鼻涕流到嘴唇已经结成了黑痂。其实藏区不缺水,他们可以天天洗,我虽然喜欢原汁原味的东西,但不喜欢这种原汁原味。 这些还没有完全开化的小孩,错误理解了游客们的好心,他们认为游客们的资助、施舍是天经地义的,从接受慢慢变成了索取。我喜欢给人鱼不如给人渔这种方式,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穷落后的问题。也希望极个别的游客不要带着那种优越感去藏区,藏区不是让你找自信和骄傲的地方,是让你洗涤灵魂的净土。 当然了,我也不能带着这种说教的语气写游记,我们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到美景上吧! 在离龙同坝很远的地方我们就看到了传说中的神山——仙乃日。可惜雪线以上被云雾笼罩,我们难以窥见她的雪山真面目。即使如此,我仍有一种很震撼的感觉,除了她的神圣在游记中屡屡得见,还有一种我自己营造的敬畏之感。我不是唯心者,也没有宗教信仰。所以,我自己都很奇怪怎么会有那种情绪弥漫。 我们在龙同坝上面山腰处,也是公路边,找了家客栈,并不是为了住宿,是为了午餐。在等饭菜上桌的时候,我坐在一个木制的观景台上,凝视着这座藏语意为“观世音菩萨”的雪山,胸中正慢慢升腾一种虔诚的感觉,忽然闻到了一股臭味。原来木制的观景台搭建在一座鸡圈上面,观景台的平台就是鸡圈的顶,透过木板的缝隙可以看见几只土鸡在沾满鸡屎的泥土中东刨西刨。煞风景,大煞风景! 赶紧吃完饭,张司机把我们送到山下的龙同坝,也就是亚丁景区的大门,我们买好票,开始整理要背进去的食物和水,一群穿着混搭服饰的小“犀利哥”围了上来,向我们兜售一次性雨衣。雨衣肯定是要买的,因为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地方,天气就是娃娃脸,说变就变,但我们接受不了小犀利哥们的价格。 5元一件的雨衣我砍到 3元,小犀利哥们死不让步,我想起了朝三暮四的典故,决定把他们当成猴子戏耍一番:好吧, 3块不卖的话,那我们20块买 7件。他们的反应不是我以为的马上进入计算的紧张神情,而是一脸的茫然,我想起了08年在梅里雪山深处的雨崩,我们的客栈老板阿拉西卖我们东西竟要我们算账、找零钱的往事。我明白了,这群藏族小犀利哥不会算稍微复杂点的账! 小屁伢!你们晓得了不学文化的害处吧?正当我得意的时候,一个小屁伢说: 5块一件!这个小屁伢不会算数,但脑子机灵,咬定 5块一件不松口,觉得朝三暮四也好,暮四朝三也罢,不管怎么变, 5块一件是硬道理。生意谈不拢了,我们打算不要雨衣进去,一个脖子上围着围巾的小犀利哥缠着我,手在我脖子的围巾上拉拉扯扯,意思是要我送他。我可不惯出你们的坏毛病!我对着他说了句伊荷临来时教我的一句藏语“西科西科”,意思是“滚你的蛋”。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这句藏语是否准确,反正小犀利哥没得反应。 看到我们很坚决的走进景区,这群小屁伢知道我们不会接受 5块的价格,马上跟着我们进了景区,而且是免票进入,我感叹:这里还真成了这些藏人的后院子。最后,我们20元买下了 7件雨衣。可能是惩罚我们这些汉人的狡猾,从亚丁,一直到川藏行最后一个景点纳木措,竟没下过半点雨,雨衣没有拆封的带了回来。 现在,它还静静躺在我的衣橱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26 3:27:0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