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家花园,资料有详尽的介绍(http://baike.baidu.com/view/2567818.htm),在此转摘如下:
石评梅纪念展馆
建于80年代初,1995年“石评梅纪念馆 ”就被授予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荣誉;1999年被授予山西省德育教育基地的荣誉; 2008年被授予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荣誉。彭真委员长和王森浩省长于八十年代亲笔题写了“石评梅
纪念馆”、“高君宇、石评梅展览”。
纪念馆分为三个展室:
第一展室以“寻求真实生命的战士”为题,从参加反帝、反军阀活动,从事女权运动,文学创作教育、教学等诸多方面生动介绍了评梅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并用浓墨重彩祥尽讲述了她与高君宇圣洁凄婉的爱情故事;
第二展室以“亲情、乡情、友情”为题讲述了评梅与故乡,与友人那些娓娓动听的故事,从另一方面讴歌了评梅高尚人格和那颗善良的心;
第三展室以缅怀评梅为题,以告慰英灵,启迪后人;
石家花园
石家花园,
是阳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雍正年间,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建筑面积一万余平方米(主宅)。院中有窑洞65眼,起脊房112间,院中建一玲珑剔透的小花园,石家花园因此得名。
坐落在村南口西山坡上,为古建筑砖木结构,仅住宅面积1万余平方米,院中窑洞65眼,起背房112间。主宅院多,门多,台阶多有70余组400余级台阶似珍珠般把21个小院串联在一起,使大院格局变化有序活而不乱;此院墙高院大,高楼门,深门洞,神秘摸测的通道;屋面是清一色的硬山式 石雕,砖雕,木雕三雕艺术精美绝伦;院中有园情趣依然。
石家花园的建筑特点:
一、选址讲究:石家花园,坐落在村南口西山坡上,坐西向东,背山面水,既可防风沙之侵蚀,又可纳朝阳之瑞气,既可疏宅第之污积,又可受泊水之润泽。大院终年阳光灿烂;
二、呈阶梯式布局:石家花园建于半山坡。从进院第一台阶算起,要登76级台阶才能到达大院最上面的正屋。大院由一组组小院组成,这些小院依山就势,鳞次栉比,气势恢弘;
三、院多、门多、台阶多:石家花园主宅,由21个小院组成,大院有前后大门9座。小院间由72道过门相连。院中有院,院上有院。72道过门一开,院院相通,扑朔迷离如入迷宫;72道过门一关,个个小院自成一统,十分幽静。70余组300余级台阶似珍珠般把21个小院串在一起,使大院格局变化有序,活而不乱;
四、天井在中,四周合围:石家花园,墙高院大,高门楼深门洞,其中的小院多为三进或两进的三合、四合院。每个小院正面月台上为一明两暗的窑洞三眼,月台下配以左右陪房。小院间有宽窄不一或弯或直的通道,曲径通幽神密莫测;
五、屋面清一色的硬山式:石家花园,不论是宽大敞亮的过厅、倒座还是轩峻壮丽的前瞻、门楼,或是小巧别致的书房、绣楼、,其屋面为清一色的硬山式,充分显示了明清时北方民居的建筑特色;
六、“三雕”艺术精美绝伦:进入花园如进了艺术的殿堂。800余件精美的石雕、砖雕、
木雕作品设计寓意深刻,造型翩翩如生,雕刻敲夺天工,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七、文人墨宝画龙点睛:石家花园有许多匾额、楹联点缀其间。“急功好义”、“乐善好施”、“福萁延畴”、“爽挹西山”等抬头俯首皆可映入眼帘。这些墨宝无疑提高了这些民居的文化品位,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八、院中有院,情趣盎然:石家花园大院中专辟一处建有书房、绣楼、鱼池、假山,又配以小桥、流水、翠柏、鲜花,专供家人休憩、读书、抚琴、赏花,真是“院中有院,情趣盎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8 18:17:2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