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将我去年11月30深夜写的随笔供大家拍砖
有朋友在论坛上说,“古典音乐?我也喜欢,但我只听古典。常在整片子之余看做总谱听卡拉扬指挥的柏林交响乐团演奏的贝《英雄》三、《命运》五、《田园》六以及第九《合唱》欢乐颂,或者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更多的时候听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还有巴赫、舒伯特、莫扎特、海顿、舒曼、布拉姆斯。以及钢琴奇才李斯特、钢琴诗人肖邦、歌剧泰斗威尔第、和俄国悲怆大师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大师《悲怆》以及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的作品,当然比才和圣桑的作品也是我喜欢的。呵呵,我听音乐出了旋律之外主要是听各个声部的副旋律和作品的和声效果以及各种器乐通过自身的音色对比所产生的共鸣。小提琴协奏曲《流浪者之歌》是我的最爱。驾车在通往西藏的路上我会听现代音乐大师日本作曲家喜多郎的《丝绸之路》和《天竺》。呵呵,最近有点忙,加班赶设计稿之余放松放松。”
朋友对古典音乐作品的了解和欣赏的程度,佩服又吃惊,加上还是摄影版块的一面旗帜,长线户外我行我速的强驴,真是山外有山,楼外有楼了,让我记起老人家对鲁迅的评价,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我对古典音乐,仅仅是一知半解,还是成人后才知道她的定义。要说最初涉及欧洲音乐,还是小时候看罗马尼亚的二战片中的多瑙河之波配乐,只是朦朦胧胧觉得好听,对当年样板戏覆盖整个大陆的年代,还真是耳目一新的感觉了。但多瑙河之波不是古典音乐,算更近代的音乐,它与欧洲社会发展有关,也是古典音乐的衍生。多瑙河之波,热爱之中,旋律中透出对恋人似忧伤的深深之情,真是情到深处了。到后来听脍炙人口的蓝色的多瑙河,与多瑙河之波比较,同样的赞美多瑙河的圆舞曲,后者既贵族宫廷化,也高雅古典音乐中的通俗化了,充斥热情奔放的激情。
要想更读懂古典音乐,“我听音乐出了旋律之外主要是听各个声部的副旋律和作品的和声效果以及各种器乐通过自身的音色对比所产生的共鸣”,首先要娴熟五线谱,我对歌曲的门槛只是简单的简谱,最简单的五线谱的了解还不如我儿子七岁学琴时;其次就是文化的修养,包括文学与历史,就算现在的音乐学院的学生,也没达到这个程度,仅仅鹦鹉学舌的模仿弹唱。
沉浸在古典音乐中,现在的环境中,非专业人员,既不现实,像是不食人间烟火,不恰当的比喻,更像是哥们在饭桌看谁会忽悠了。
对古典音乐了解的基础上,不妨去欣赏波切利的古典与现代柔和的原唱melodramma真爱乐章。我在户外爬山时,手机MP3播放,N听不厌,尽管语言不通,呵呵。
莎拉布莱曼说过,如果上帝会唱歌,那就是安德烈波切利的声音。
网络翻译
真爱乐章
这是我的歌,爱的颂歌,
我正为你引吭高唱,伴随着苦痛,如此激烈,如此强大。
深深刺伤了我的心。
晨光清澈,田野间传来酒气的芳香
我在梦里遇到你,如今你的影子还依稀在我面前
喔,多少记忆汹涌翻腾,远方丘陵如画
我却痛彻心扉,是该起身了,是该离去了…
这是我的歌,爱的颂歌,
我正为你引吭高唱,伴随着苦痛,如此激烈,如此强大。
深深刺伤了我的心。
晨光清澈,田野上一座风车转动
那是我的命运在这里降临
没有你的苦痛命运
没有你而苦痛。
我的心轻轻吟唱,一曲甜美的真爱乐章
这是爱的颂歌,我为你歌唱。
这首真爱乐章,没有你,我独自歌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0 7:52:2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