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城墙上远眺四周,很多民房已经拆毁不复存在,四周一片灰茫茫,四下不见一个人影,
天哪,这就是那历经明清两代四百多年从未被人攻破过的赫赫有名的军事要塞龟城么?
一派蛮荒破落衰败颓废寸草不生的惨状,当年车水马龙的繁华已成为过眼云烟一去不返了。
绿色植物不见几棵,大风吹过,黄沙四起,城墙也已经多处坍塌,眼里尽是黄土,好在夕阳西下,
放羊的老汉赶着一大群羊从城外归家,像是特意为我打造的西部电影里的画面,给我带来些许温馨,
风太大,不敢久立于十几米高的城墙之上,赶紧下来,出了那瓮城,来到城外,
也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外,因为到处都是破口,随便从哪个破口都可以出去。
外面更是荒凉,除了黄土就是黄沙,不过不远处有一弯水塘,旁边还有座房屋,
不知是庙宇还是道观,只见大门紧闭,没有人烟气息,也不知里面供奉的是哪路神仙。
沿着破败的城墙几乎走了一大圈,除了几只苍鹰外就没有了一丝人影和生气。
NND,悲壮啊,悲壮,这就是昔日金戈铁马龙城飞将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塞上江南丝绸之路么?
这样的场景还TMD叫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这叫我这样的曾经陶醉于吟诵过的那些古诗意境中的小文青情何以堪?
回到老俩口的房里,吃过他们的家常便饭,才缓过气来,仿佛从天外落到人间,
挺想问问老大爷这城的历史,可惜他也讲不出一二三所以然,可能他就觉得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吧?
他倒是出过远门,对外面的世界挺感兴趣,记得他说他到过武汉,还经过了长江大桥。
他们领来远房的亲戚,一个从深圳打工回来探亲的姑娘,告诉我一些见闻,
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出外了,只剩下为数不多的老人和小孩留守此地。
那姑娘就是杂志上照片中打井水的女孩,叫李旭仁,我给她看照片,她惊讶得嘴都合不拢,
依稀记得曾经有记者采访过他们,我告诉她这是国内外知名的有关旅游方面的杂志;
看了照片半天又给老俩口看,确认是她自己无疑,还说旁边小伙子是她什么什么亲戚,
看她对那本有她照片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爱不释手的样子,我答应她回家后再买一本寄给她,
请她留下了地址,这才知道这里属于甘肃省白银市寺滩乡永泰村,
这么荒凉都快要被废弃了的村子,一天只有两趟小小的班车通到这里,难怪连景泰县的火车售票员都不知道这地方。
不过那女孩很单纯朴实,居然告诉我她的私事,说她正在处一男朋友,是湖北宜昌人,
可能老俩口告诉了她我是湖北人,来此旅游,叫我帮她参谋这对象如何,这我可帮不上忙,
不过我还是告诉了她一些有关宜昌的地理知识以及湖北人四川人的大致性格特征以及我个人对去过好几次的宜昌的印象。
那姑娘本来是老俩口怕我害怕被派来陪我睡觉的,可惜我不知道,还以为是好客的老乡叫来陪我聊天的,
担心她晚上回去不安全让她先回家了,这是老俩口后来告诉我的。
他们没有提一个字,可是我硬塞给老俩口五十元钱做为住宿费,现在想起来可能太少,
但老太太很高兴,赶紧把钱收起来,说可以给儿子,他正在修建房屋,老乡们实在太纯朴。
晚上睡着很塌实,比想像中的要舒服一千倍,刚到此地时还起过躺在羊圈里混一晚的念头。
第二天一大清早,老人叫醒了我,吃了一点类似面疙瘩汤的食物就跟着老人去等汽车,
这时看到一座小学校,还有比我更早的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
哦,那小学校是清朝建的,房屋挺有特色的,从墙上的雕花和壁画以及檐角等物可以看出,
保存得相当不错,被打扫得十分干净,想到在这么荒凉的地方竟然也还是如此地重视教育。
心里有些安慰。车来了,和敬爱的老大爷分别去往兰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