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号下午游览金海湾红树林生态园。(门票加电瓶车105元)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生长的森林生态系统,能适应高盐分的环境生长。据介绍,红树林这种低矮的、生长在湿地中的常绿植物,不仅耐盐碱,而且有净化环境的作用,凡是长有红树林的水面,水质就会十分清洁。
生态园中搭建了长长的栈桥和凉亭。已经5点多钟了,游客稀少,只有我们十几个红男绿女在茫茫的红树林丛中,大秀特秀,好不快哉!看到一些招潮蟹在湿地上的小洞洞里钻进钻出,忙得不亦乐乎,很好玩。
出了红树林,搭乘电瓶车到达“疍家风情长廊”。
“以船为家,以海为伴,以水为乐,以运输为业”是疍家人的生活真实写照。疍家人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而是我国沿海世居水上居民的一个统称。疍家人祖祖辈辈在水上浮家泛宅,常年与风浪搏斗,一生处于险恶的生存环境,练就了独特的谋生手段。由于居无定所,生命和物资毫无保障,如同蛋壳般脆弱,又因为疍家人经常在海上飘荡,“荡”与“疍”同音,故称为“疍家”,也被世人称为中国古代的航海家,又戏称为海上的“吉普赛人”。
该长廊复制了一些疍家人的生产、生活用具,以及近现代的捕鱼工具。大船、小船、缆绳、锚等等器具。一见大船,身穿彩色花裙的秀女们一起登船,飘飘洒洒,好一幅现代吉普赛女郎群英会。尤其是“黄芩”斜卧船头,做睡美人状,秀得兴起,不愿罢休。
眼见海上夕阳西沉,今天的重头戏——银滩戏水,撩拨的我们心儿痒痒的,这儿再好,也不能久留了。
银滩名符其实,沙子细而白,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银色的光芒。沙滩上人声鼎沸,我们换好泳装,迫不及待地扑向大海的怀抱。这是我第一次下海,除了兴奋,还有点点紧张。天热,海水温温的,脚下的沙细细的,海水在很缓慢地变深,海水有点咸。一切都很顺利,紧张感烟消云散了,我迅速地喜欢上了在海里的感觉。摩托艇在前面来回疾驶,警示游泳者不要越线。摩托艇激起的浪花,突然劈头盖脸地向我扑来,猝不及防,喝了一口咸的发苦的海水。“GPS”告诉我,浪来时,跳起来,就不会喝水了。我照此办理,果然奏效。真是越跳越有劲,大浪来时,面对浪花,大家一起呼啸着,高高跃起,浪花在我们身下乖乖低头,那种感觉太刺激了,一个不小心,我们竟成了搏击风浪的弄潮儿。这是我此次出游最难忘,最开心的经历。
这时,晚霞在天边恣意地演绎着它的精彩。就像小学课本里《火烧云》描述的一样,夕阳金色的光辉给铁灰色的积云镶了个金边,一会儿像老虎,一会儿像狮子,变幻无穷。我觉得今天的火烧云像炼钢炉中的火焰,那么红,那么亮,我站在海中,定定地看着,想知道这团火究竟要烧到什么程度。毕竟是落日,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渐渐的,火光越来越弱,天色暗下来了。我们穿着泳衣回到了酒店,准备吃晚饭了。
善于购物的“GPS”已与店家谈好价。10元一斤的基围虾是店家计划供应的一道菜,每桌仅给1.5斤,我们这桌要了4斤,好大一盘虾,真吃得痛快。可惜,这是我们此行唯一一次吃基围虾,后来几天再也没看见。晚饭后,“黑鱼”提议要去海滩公园,看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大家欣然前往,可路上黑不隆冬的,看不见喷泉的踪迹,意志不坚定者陆续回头,只有少数几人坚持到最后,看到了那个大圆球,还拍了几张若神若仙的珍贵PP。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3号早上当我们睡懒觉时,黑鱼、晚霞、恬、黄芩又去了银滩。早上光线柔和,适合拍照。晚霞、恬的花裙子在蓝色大海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绚丽多彩。
上午11点,我们离开北海,前往心仪已久的涠洲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