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lsp1950

梅州奇屋奇楼

[复制链接]

37

主题

2321

回帖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887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29 0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树庐”建造于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靠北朝南,依山而建,两堂两横一围龙,共35间7厅4舍3井1花台。主屋外右建4间杂房,门坪外筑1.2米高照墙,左右伸手各有1房1厅与照墙相连,靠左建外门楼一座,屋前有梯形池塘,周围原建有围栏,屋前右侧建水井一口,布局紧凑玲珑。柱间、厅门设雕花屏风,起分隔空间和装饰作用。大门采用优质木材并外包铁皮,两横屋前门及后屋角均设有瞭望射击孔,可防止歹徒烧门和入侵,确保屋内安全。

 

neo_img_img_7495.jpg
回复

举报

37

主题

2321

回帖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887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29 14: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左右两侧各有枪眼正对大门

 

neo_img_img_7490.jpg
回复

举报

37

主题

2321

回帖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887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29 14: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img_7492.jpg
回复

举报

37

主题

2321

回帖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887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29 2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边各有一天井

 

neo_img_img_7491.jpg
回复

举报

37

主题

2321

回帖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887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29 2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img_7489.jpg
回复

举报

37

主题

2321

回帖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887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29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围圆房间

 

neo_img_img_7487.jpg
回复

举报

37

主题

2321

回帖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887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29 2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树庐"由曾任国民革命军陆军师长的乡人严应鱼所建,解放初期曾是平远县委员会会址和县土改委员会会址。

 

neo_img_img_7485.jpg
回复

举报

37

主题

2321

回帖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887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29 2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img_7484.jpg
回复

举报

0

主题

366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0726
发表于 2015-4-29 2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lsp1950在2015-4-27 12:36:00的发言:
梅州则因其为客家人的最主要聚居区而被称为“世界客都”。所以,可以说梅州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中心,其客家围屋也是有2万座之多。名气虽不比福建土楼大,但梅州的客家风情来的更真、更切。

跟着刘老师的帖子,看梅州奇屋奇楼。 期待刘老师把各个系列的游记都分享出来,尤其是廊桥系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4-29 22:36:24编辑过]
回复

举报

37

主题

2321

回帖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887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29 2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平远民国四大银行金库;在饱经沧桑的古镇上,明代“青云”古桥边,耸立着一座建筑颇为精致的带地下室的三层楼宇,这座中西合璧的高大建筑幽雅宁静,气势不凡。古镇许多老人都记得,抗战时期,这是一处紧急修建后由重兵把守的要害之地一一金库

 

neo_img_img_7503.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4-29 22:41:17编辑过]
回复

举报

37

主题

2321

回帖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887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29 2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库是一座民国时期极为罕见的框架结构、带地下室的三层大楼。大楼虽历经多年风雨侵蚀,却未显得破败,仍默默地屹立于悠悠东门河畔,用其坚固而精致的身躯在向后人述说着当年曾经的繁华荣耀。 neo_img_img_7536.jpg
回复

举报

37

主题

2321

回帖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887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29 2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库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冬暖夏凉。”而且最令人惊奇的是,金库地处河边潮湿之处,大楼内却干燥凉爽,虽门窗洞开,乡野间常见的小虫小蚊却一个都飞不进来

 

neo_img_img_7540.jpg
回复

举报

37

主题

2321

回帖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887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库房至今固若金汤。二楼库房由一扇厚达20多厘米的沉重铁门把守,行人拱腰铆足劲推门,大门僵持了数秒钟才缓缓移动。而铁门上安装了两枚形状奇特、带有实心护盖的异型锁其中一枚为罕见的“人”字形状锁道,另一枚为哑铃状,市面一般锁匠及工厂根本无法复制仿造。据介绍,当年守卫人员必须同时由两人开启两把怪锁后才能进入金库。
neo_img_img_7545.jpg
回复

举报

37

主题

2321

回帖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887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img_7543.jpg
回复

举报

37

主题

2321

回帖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887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的藏金所在,今已成钱币展馆

 

 

neo_img_img_7541.jpg
回复

举报

37

主题

2321

回帖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887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14: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img_7542.jpg
回复

举报

37

主题

2321

回帖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887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2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井下吴屋,位于仁居镇井下村,该屋建于清嘉庆九年,即1804年,距今207年了,由乡人吴昆亭所建。此人情况,不甚了解,有待查证。此民居坐东北向西南,面阔43·3米,进深51·72米,占地2252平方米。主体为3堂3横1围龙构建,有6舍11厅64间,外各建门楼1座。门楼内有水井,门楼前原有半月形池塘。屋前原竖有“清光绪十七年立”的进士石楣杆,现仅存夹石和基座,余外无从考证。整屋,设计紧凑,左右对称,层层深入步步升高,泥砖墙杉木顶面,穿透式的梁构架,方柱和厅门等设雕花屏风,主体一二进为三合土地底,三进与横屋以及天井为青砖地底。中堂和下堂横屏上,绘有“杖履春多”“写经换鹅”“踏雪寻梅”等8幅历史彩绘故事,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该屋建筑比较精美,保存比较完整和完好,是研究客家围龙屋建筑的珍贵的实物原形。(因围屋主人不在,沒敢久看。)
neo_img_img_7532.jpg
回复

举报

37

主题

2321

回帖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887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2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img_7529.jpg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1 19:07 , Processed in 0.128851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