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曲的草原 中午时分,带着高原的迷醉和兴奋,我们又回到了大客车上,开始了为时4个小时的旅程,由外香寺向朗木寺奔去。 这一路途经玛曲大草原,即使这路是水泥路,穿出这草原也花了我们三个多小时,可见这草原有多广阔。这高原的草原不同于内蒙的草原,因为这草原再远,再大也由绿山包围。在路上,时见肥硕的白羊和那壮健的牦牛,或在山坡,或在平地上安详地低头吃着那半尺高的青草。孟师傅说得好:“甘南的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拉的是六味地黄丸”。可见这玛曲的草原的确是无污染草原,不愧是亚洲的最优良草场之一。这草场明显分为秋季草场和夏季草场, 这里的牛羊一年四季都不不愁了,难怪我们在从兰州到玛曲的路上,一车车的牛羊从山中驶出。我们在兰州吃的手抓羊肉,牛肉拉面等凡和牛羊有关系的食物大都是从这玛曲草原运出。我认识的两位男性朋友曾在兰州工作半年,从武汉去时,尽管不是面黄肌瘦,却是毫无神采,可回来时却是膀圆腰粗,精神十足,于是大谈兰州羊肉补气补肾。回到武汉,如何也找不到那口感细嫩,味美菁华的羊肉了。眼见着,这两位兄弟又回归原样了。可见这兰州人真是有口福,有身福呀。 这一路途经两三个零星的游牧群,一群也不过10来户人家。个个搭着黑色的帐蓬,有时参杂着几顶白色帐蓬。孟师傅又说起掌故了:因为这牧民们相距甚远,没有办法联系人家。这有了适龄出嫁的女子,就搭起白色帐蓬传递信息。如有男人愿意,即可进入白色帐蓬。这藏族的女子是可以带着孩子出嫁的,一个女人带两三个孩子出嫁是非常受人尊敬的,而且婚后男方都会视为已出。这样看来,汉族风化倒是过于严谨了。途经一个村落,白色帐蓬到是占了帐蓬数量的三分之二,那这里的男女比例就有些问题了,也不知这多女子该如何才能找到夫家。这玛曲草原地处偏远,路途中竟然无信号,而且这一带是没有电线杆覆盖的地方,牧民们晚上都是点油灯,想通个信息都是不可能的。 下午3:30钟左右,走出玛曲草原,我们开始翻山越岭了。这山把草原和朗木寺分隔开来,而且这山这一带最高的山。盘山道路弯急路险,越过这座高山,就可以看见郁郁葱葱的灌木丛了。这里的人们,只要是最高的山就是圣山,就是人们膜拜的对象。我们站在高山顶上,再次向这山撒起了“飞马”。望着这一处高山,最远处竟然显现出一明亮的雪山顶,所有的云气都集中向她奔去,想必她就是神女吧。听说在西藏,信徒们往往是一步一伏身地走上圣山,祈求能够云雾散去露出圣山尊容。如能看到,那就会欣喜若狂,认为圣山神灵接受了他的祈福。而今日,我们这些中原土人,俗气甚重,也能在这玛曲的高地一睹圣山芳容,接受灵气与庇佑,是何等的缘份与福音?静一静地望着她,和她默默地对着话,心中的感动就涌上喉咙,漫延的浮埃也慢慢在心中落了下来。 越过高山,不出20分钟,那傍山而立的朗木寺的大片红色建筑就呈现在眼前。眼前习惯了草原的绿色和稀少的人烟,眼前陡然出现大片的村落,那激动就象沙漠里突见绿洲一样,难以抑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