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看眼 “高高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是一首两岸都很熟悉的情歌。但在大陆,真正见过槟榔树的人并不多,而台湾则不然,槟榔树随处可见。台湾人历来就有嚼槟榔的习惯,卖槟榔的更是比比皆是,“槟榔西施”就是其中最有名的。
沿着台湾的环岛公路,星星点点的槟榔小店无处不在,槟榔小店同一般烟酒杂货冷饮小店不同,大都有一间单独的小屋,很像交通警察的岗亭,比岗亭略大一些,三面或者四面都镶嵌着玻璃,完全透明,柜台前坐着一个个浓妆艳抹的“西施”。槟榔西施向来竞相以清凉服装吸引顾客,很多人上身只穿着胸罩,下面是一条短得不能再短的裙子,即便冬天也不例外。当地的行话叫做“清凉装”。可以想见,夜晚四周围的灯光暗淡了,嘈杂的声响减弱了,惟有路边这些亮晶晶的玻璃小屋放着乐曲,必然引来一辆辆汽车,槟榔并非高档食品,价格也低廉(每份10—15元台币,相当于三四元人民币),但是司机们被西施吸引,川流不断,门庭若市,那收入也就很可观了。 槟榔小店  也曾看见湖南人嚼槟榔,不过他们那是槟榔干,而台湾的则是新鲜的槟榔。“槟榔西施”的卖点还包括“包槟榔”。导游特意让司机停车叫了个“槟榔西施”上来,只见她掏出一个小袋子,拿出一粒槟榔,熟练地用刀子切去头尾,又打开一个类似化妆品的小盒子,用小刀剜出少许白泥膏,平摊在槟榔叶上。白泥膏实际上就是石灰一类的东西,可以降低槟榔的不良刺激。每人一份石灰包叶的槟榔块,咀嚼几下,并不难吃,也没有嚼出什么滋味,不知何以使许多人如醉如痴若此? 叫上车来的“槟榔西施”  [此帖子已被 让心去旅行 在 2008-1-12 12:31:38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