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河桥属保存较好的明代建筑,位于黄陂区罗汉寺街河李湾的龙须河上。该桥为五孔石拱桥,桥面呈“之”字形,桥长61米、宽4.5米,孔跨4.5米,条石结构,镶边纵联式砌筑券拱。半河桥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桥技术,对研究古代桥梁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半河桥兼有拱券式和石墩石面板式两种结构,而且桥身在河中部两度曲折反向,看上去桥面平面类似反书的“Z”字形,好像两座只修了半截的桥梁在河中搭接而成,故得名“ 古时候,由于半河桥河水流量很大,桥屡建屡垮,发水时,两岸的人只能望河兴叹。有一年的枯水季节,一个乞丐在河滩睡了一觉,他睡过的地方留下了一道反书的“Z”字形印,人们就得到启发,照着乞丐在河滩睡的这个形状建成了今天的半河桥,从此桥就再也没有被冲垮过。 据说,这座桥是明末清初,由河李湾“李善人”募资兴建的,这座曲折而牢固的“半河桥”的设计是有科学道理的,首先,桥呈反书的“Z”字形,能够减轻河水对桥的冲击,增强了桥的牢固性。其次这座桥充分利用了河中的礁石的走势,增强了桥基的牢固性。
夏天,站在半河桥上,微风拂面,给人惬意的感觉。一块块碧绿的草地,一湍湍清澈的流水,一棵棵翠绿的垂柳,一亩亩金黄的稻田,简直像一幅优美的乡村风景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