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村晓

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周年---重返当年知青故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7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清水秀的地方,其实人生很多时候给你的励练将来会成为一笔财富
我即不是张爱玲,你也不是胡兰成,so,我们的人生有什么交集呢? 离开,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501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9763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0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的城里人,一窝蜂地往乡下跑,也假嘛地握握犁、割割谷、放放牛,称之为“农家乐”,不过,要想当真事,干上个两天的苦活,恐怕就乐不起来了。

大山里头,没有电、没有电视、没有自来水,烧柴火做饭,干一天活下来出一声臭汗也没处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就是农村,就是山区。

风景虽好,“扎根”太难,还是看风景来的痛快,看风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704

回帖

1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0363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08-9-28 0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味口吊的、、、、、、有水平,从头看到尾也不晓得到底是哪儿!
从头来过,路就在脚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6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525
发表于 2008-10-20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放的经历的确让人怀念,大哥算起来想是老三届的吧,比我们早几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8603

回帖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1592

荣誉会员热心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10-21 1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年前,(69年元月18日)我们一群十六、七岁的中学生第一次离开家乡和父母,到郧西县插队落户。

虽然景象没你的故乡漂亮但风景也不错,门前一条清澈的溪流常年不断,屋后遍山的野果树,四周散布着几户人家,但是每天被沉重的农活累得精疲力尽,连包谷糊糊都吃不饱,哪还有心情赏景。

89年回去过一次,当年的队长、房东和村民一个劲的道歉说当年让我们受苦了,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我,在那里住了三天,每天都有人陪同在山林中闲逛,这时候才感觉到故乡真美。(可惜只有几张胶卷照片)

人未老,天天小酒不可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5

回帖

81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130
发表于 2008-10-21 15: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美的地方,宛如仙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82

回帖

590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900
发表于 2008-10-21 15: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美丽的地方!去承包绿色庄园当农场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654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9615
发表于 2008-10-21 1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生活的年代不同,如果对于我小字辈来说,若是也生活在那个年代,恐怕也逃离不了“插队”的经历了!

虽没有经历过那种上山下乡的岁月,但还是非常敬佩象楼主这样的知青的!因为有了这样的历练,你们都是生活中的强者……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 zorow考古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1479

回帖

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0994
发表于 2008-10-22 0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年前我们带着希望和激情,上山到竹溪。生活的艰辛、磨难使我们感悟了人生。于今想起还是百感交加......我的知青情结!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214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983
发表于 2008-10-22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在哪里就不同晃到那里的。
    所以领导下乡时觉得农村不错啊,是不是这样的感觉?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
曾批给露支风敕,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4233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1709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08-10-22 1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昨天路过插队的地方,30多年未见的乡亲还叫出了我的名字
一道红,一道黑,不就是纸上的两道颜色吗?

http://blog.sina.com.cn/hongheiliangda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07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094
发表于 2008-10-22 1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么美的风景照片,就不知道是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501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976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2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发不成,说说当年的故事吧。

 

《小芳》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每当我听到李春波胡编乱造的这首歌就觉得好笑。不过,它也总让我想起我自己的一段经历。


那是三十多年前我在乡下当知青的时候,村里没有叫小芳的,倒是我们知青队里有位女知青叫小芳。


我们知青队人不多,十男三女,在偏远的山区开荒种地看果园,自负盈亏,自生自灭。重活苦活男知青们全包了,三位女知青只干点做饭、喂猪、记账之类的杂事。此外,小芳还兼做一下队上的卫生员。有一年,某领导视察三线建设,顺便来看望了我们,沾了光,领导让给我们配备了一个医药箱,所以,小芳也不是赤手空拳的卫生员(我曾在一水利工地上看过那里卫生员的药箱,里面就一双筷子和半瓶药棉)。


小芳当卫生员还是有来头的,她父母都是医生,从小就有当医生的理想。那年头学校里学工、学农、学军,小芳在学校时也曾去医院跟着学了两天的卫生员,所以这队上的卫生员还非她莫属。


广阔天地里炼了一颗红心,也练好了身体,在农村生活,头疼脑热拉肚子,蚊虫蚂蟥叮咬,都是家常便饭,一般情况咬咬牙也就顶过去了,大伙个个壮得像头牛,难得有什么大病,所以小芳也没什么可施展的。只是听说她在村里老乡们的心目中威信挺高,被称为小芳医生,以后还听说她经常帮附近村子里的孕妇接生,那事挺神秘的,我们也没心思细打听。由于经常可吃到她拿来的红鸡蛋,所以大家也挺相信这事。


没想到小芳最后还是在我身上施展了一番医术。


那年秋天,地里准备播种小麦,我去赶牛耙地。忙了一阵,镇耙的大石头歪了,我停下牛,想调整一下那块石头,不想那牛突然又向前走去,耙一下徶倒我的脚,45寸长的耙齿一下刺进我的脚踝。牛大概是听到了我的呼叫,惊慌着继续向前走去。我被一人长的耙压住,动弹不得,心想完了,牛再一拖,我这脚非给撕裂不可。。。。。

 

万幸,旁边的同伴及时赶来,吆喝住了耕牛,大伙费了好大劲才把耙齿从我脚踝上拔了出来。捂着流血的伤口,知青们慌慌张张把我抬回屋里。

小芳很快就赶来了,她先用止血钳给我探了探那又细又深、几乎斜穿脚掌的伤口,接着让我咬紧牙关,开始处理伤口:清理、冲洗、止血、包扎、注射TAT(破伤风抗毒素),没有麻药,一阵阵钻心的疼痛让我差点晕过去。。。。。。待处理完伤口,我试着站立起来,脚底像是踩在软棉花上毫无感觉,神经全给扎坏了。


我的伤口好得出奇的快,两周以后又可以活蹦乱跳了。那时我压根没想到感谢小芳,觉得那算不了什么,好得快是由于我的身体好。但多少年以后我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像我那种又细又深、沾满泥土和铁锈的伤口,如果处理不好一旦感染后果不堪设想,脚保不保得住是个问题,得上破伤风不给抽死也会掉层皮。现在每当想起这事,我都会为那时的无知感到内疚。


粉碎四人帮那年,点上的知青当兵的当兵、回城的回城,全走了,从此天南海北没了音讯。后来隐隐约约听人说小芳进厂当了工人,没有当成医生。。。。。。


二十多年后的一个秋日里,我在办公室里正忙着,一位中年妇女牵着一位大姑娘来找,一见面就直呼我的大名,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小芳!


她告诉我说她早已下岗,日子过的艰辛而又拮据,只是女儿争气,今年考上了某名牌医科大学的七年制班,这不,送女儿上学,打听到我的地址顺便来看看。


我望着母女俩,惊讶无比、感慨万分,半天什么也没说出来。其实我想说:你当年的理想终于在女儿身上实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501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976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来设计一条旅游线路:

这些风景点位于鄂西北谷城、保康的南、北河流域。

发源于神农架和武当山的南,北两河,流经保康县、谷城县境,经县城入汉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58

回帖

430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304
发表于 2008-10-31 1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熟悉地地方。69.1来到均县六里坪,整整6年回武汉,还是照顾独生子女。

艰难地历程,蹉跎的岁月,历历在目,去过数次,但没到山里:伍家沟,总也得回去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66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2807
发表于 2008-11-1 0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
--当黄昏来临的时候,我喜欢随意地踏上一条小路,在亘古的沉寂之中,千万种情意如狂涛乱涌,生活一天天恍若隔世之梦,却又一天一天地展示给我新的内容。
--真诚和爱是我唯一的慰勉


QQ:383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501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976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河现都修建了水库,其中南河水库现开发成为了风景区,

南河建了风景区后我没去过,网上介绍,它“由“小三峡”、五龙山、香炉石、温泉、白水峪等五大景区组成,景区旅游设施齐全,总面积242平方公里,与大薤山国家森林公园毗邻相连。”

北边即是我介绍的当知青的地方----北河,现称为潭口水库,水库未被修建之前,山谷中是一条到武当山朝香的古道,直抵武当山下,这里没有被开发,所以山谷中风景优美。

南北两河之间是薤山,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 3A 级景区, 主峰女儿峰,海拔1100米。两水夹一山,这一线的风光景点不少,还是值得一游的,尤其是两水之间有一条横贯薤山的公路相连,整个景区形成了环路,驾车非常方便。从武汉驾车沿汉十高速到石花出口下即可走此环路。可左进右出,也可反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501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976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1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薤山,海拔1100米,当年当知青时进山打柴,多少次晚上在山里的窝棚里眺望那山上的灯光,觉得好像是天上的星星,引来无限遐想,可那时一次也没上去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3 18:03 , Processed in 0.15655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