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岁山又名“弄堂概”,距肇兴乡纪堂5公里,肇兴10公里,距龙额乡上地坪2公里,其山权属肇兴、纪堂等“五百肇洞”所有,属公山。 在很久很久以前,“萨岁”统领侗族义军抗暴。交战失利后,最后她悲壮地纵身跳下悬岩,殉难于“弄堂概”。萨岁山乃是“萨岁”的原形“婢奔”与官军决战升天之处,它地势奇特,几条山脉奔腾齐聚到此,这里一山高耸,四面悬崖峭壁,只有独一小径而上,山上古木苍劲,山下原为清溪环绕。 明万历年间,黎靖参将邓子龙路经此地,认为此山龙气雄凶,于是派兵凿斩龙颈,把河道改直,至今成为突兀一山。邓子龙斩了龙颈的山脉后,至今还流出如铁血的锈水,真有像鲜血染红的流水一般。山下变为农田。然而,有一处,山脚的深潭深不可测。 萨岁山是侗乡神圣净地。在湘、黔、桂边区,远近侗寨,为了保境民安,设坛立祠,都要组织寨老、十八位年轻后生和十八位姑娘,穿着盛装,敲锣打鼓吹笙到此接引“萨岁”阴灵到本寨“萨坛”安位供拜。“萨岁”因而成为侗族南部地区普遍崇拜的女神,称为“萨岁”意为始祖母,是侗民最高的保护神,就如希腊传说的雅典娜女神。侗民们都认为她神通广大,能主宰人间一切,能影响风雨雷电,能保境安民,能镇宅驱鬼。侗家人每年都要到这里来拜祭她。 “萨岁”是侗族至高无上的神灵。在黎平侗乡,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一个专门祭祀萨岁的祭坛,名叫“萨坛”。其他侗寨建萨坛都要从萨岁山上捧一把土回去,以示把“萨岁”的神灵请到他们的侗寨。在黔东南六洞、九洞地区一带的村寨,将每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定为祭萨节,各村各寨的群众都举行祭萨仪式,是侗民最神圣最隆重的信仰活动之一。祭萨那天,人们都穿着民族盛装,聚集在“萨坛”边举行盛大的祭祀礼仪。萨坛前人如潮涌,笙歌入云,锣声震天,人们尽情地歌唱和“多耶”,热闹非凡,歌颂萨的功德,冀求萨的保佑。 祭萨在侗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中有很深的影响,先辈“至善”的美德对侗族的兴旺发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尊敬老人等已成为侗族人民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萨是侗寨的保护神、团结神,又是侗族的娱乐神。萨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浓厚,对侗族的社会生活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萨”文化因而也成为侗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长期以来,在侗族民间形成一整套“萨”文化,包括有关萨的传说故事和歌谣、踩歌堂、吹芦笙以及各种敬萨祭萨活动等,在侗族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保护和传承“萨岁”文化,使“萨岁”及相关民俗成为神秘圣洁高品位的旅游产品,2007年7月,黎平县旅游局与法国专家共同策划了黎平侗乡的古村落徒步游——朝圣之旅。以肇兴侗寨为起点,途经堂安、上地坪等八个侗寨,萨岁山、麒麟山等五座山,途观原始森林、梯田、马尾滩瀑布、款碑等主要景观20处。黎平投资30万元,对徒步线路制作了中英文对照的景点简介、导向牌共139块,改造民居接待32户,为旅游爱好者提供向导和便利的吃住条件。截至2008年5月,共有来自法国、美国、瑞典、香港、广西、贵阳和本县周边地区等朝圣探幽者已逾千人次。这里成为体验和谐侗乡,寻觅侗乡古老文脉,回归自然,健身洗心的绝佳去处。 




 [此帖子已被 九头鸟客栈 在 2009-2-22 13:30:53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