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明智与李清是一对儿时的朋友,同班同学,住楼上楼下,上学一起走,放学一道回家,形影不离。李清的父母是当管官的官,做什么事都有一点霸道。家中经常有人来求情送礼的,一些年龄大的小官,见到他的父母都毕恭毕敬的,这些现象都默化潜移的感染了他,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在班上横行霸道,称王称霸,和他讲道理,明知是他错了,但常常他比你还有理,所以班上的同学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就是在他的名字当中加了一个字,叫“理(李)不清”。学校也经常请他家长去谈话,但好不了几天,老毛病就又犯了。 就这样,懵懵懂懂的读完小学,上初中后,明智的母亲退休了。李清的父母在因为在单位是负责的,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便委托明智的母亲照料李清的午饭。明智的母亲是一个热心快肠的人,刚退休闲不下来,她想:做一个人的饭也是做,做两人的饭也是做,看到又是和儿子同班同学,楼上楼下的关系,便爽朗的答应下来。 李清到了明智家搭伙后,像在自己家一样自由,十一、二岁的孩子又懂的什么呢?明智的母亲想。别人家的孩子在自己家搭伙,不能让他受丁点委屈,每次孩子之间发生点小摩擦,受伤害的总是明智。从明智的父母角度来看,他们认为别人的孩子放在我们家,总是客便,应该多关照一下,都是特保儿、都是父母心头肉,宁可让自己的孩子受点委屈,也不能让别人的孩子受一点伤害,让别人孩子的家长放心。每当孩子们之间发生纠纷,总是叫自己的孩子让着一点。明智心里想,明明是“理不清”欺负我,还叫我让着他,凭什么呀!开始,明智还冲着自己父母几次发火,但父母的家训又滚滚而来,心灵受到更大的伤害。有几次,明智也想对“理不清”发火,当他刚要发火时,看到父母苍老的脸庞,他就长叹一口气,自己强制浇熄心头上的怒火。久日久之,明智心中的一点激情都慢慢的熄灭了,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了,甚至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学习成绩也由此一落千丈,从班上的佼佼者,便成了无名小卒。 转眼就到高考了,“理不清”在中学成绩完全和明智不在一个档次的,正因为他在那种唯我独尊的氛围下成长起来,加上高中时在父母的督促、辅导下,成绩突飞猛进的提高了,一下考进了武汉大学。明智因为心里受到压抑,高中成绩一直不能提高,尽管每天学习都很辛苦,也很少像同龄的孩子那样玩,高考成绩很不理想,甚至连估分的勇气也没有,只好上二本院校。 十年以后,“理不清”已成为一家外资企业的高管成功人士。一次,在同学聚会上,这对儿时的朋友又见面,“理不清”阳光灿烂,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他满桌的敬酒,当他敬到明智的面前时,惊呼,你是那个同学的父亲呀!三十岁不到,明智已成为一个小老头了,他腼腆的、小声细气的说,我就是你儿时经常在一起扯皮的朋友明智撒。老朋友在交谈中,感触万分,一件小事,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人的一生变化,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