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七杂八”的来历
前天我偶然写有一句:我的杂七杂八的文字今后全放在『 杂学.知乎.功夫』的帖里;后闲观老非的qq相册也有“杂七杂八”一栏,由此联想起从前曾百度过“杂七杂八”的来历。
百度 释 义:形容东西非常混杂或事情非常杂乱。
可见百度虽博大无边却也有顾及不到的地方,终究是电脑的统计、收集程序,缺乏人脑对学问的甄别和判断。其实杂七杂八来源于赌博的一种器具:牌九。
牌九(天九),用木、骨或象牙制成,由两粒骰子演变而来。牌九的构成远较骰子复杂,自古以来盛行的“推牌九”、“打天九”的赌博都是较吸引人的游戏,玩法也比骰子更为多变和有趣。
“推牌九”、“打天九”的活动,盛行于广大的乡村。在城市里,推牌九已很少出现了,普通人见都没见过牌九,多不懂牌九的玩法,更没见过赌牌九那种惊心动魄地输家产输老婆的场境,除非你是常常游荡于赌博圈的老赌鬼。推牌九,因开牌会给玩家造成推波助澜的心理压力,故尔称呼为推。一个推字,值得玩味。
赌博是黄赌毒的一环,肯定是坏东西。咱撇开赌博不谈,单说“牌九”文化,这可都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东,有其丰富的内涵。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俗语,我们常常挂在口边,却往往不知其来处。比如:幺蛾子、杂牌军、三长四短,杂七杂八,不三不四,四六不靠,人五人六,至尊宝等等,其实很多来自牌九或与牌九有关。
幺蛾子,来源于牌九术语,《日知录》:“骰子之谓一为幺是也。中国是掷色子与牌九的故乡,玩牌九与麻将是两大流行娱乐方式,旧时几乎是老少皆宜,不分男女,全民都会。因此,会玩牌九的人,对“幺蛾子”这个词几乎人人皆晓。
玩牌九的圈子里有付对联: 天地人鹅,三长四短五杂,奇门遁甲,九宫八卦五行。 整个上联说的就是牌九里牌面的大小顺序位置,每个“字”都有其意义,有其大小顺序之分。“五杂”是最小的一个档次,杂牌在牌九里的大小位置也很靠后,“杂牌军”指乌合之众,当然是没什么战斗力的“杂牌”了。 “杂七杂八”,显尔易见词句中带有贬义,属于不被重视的一类。“杂七杂八”在牌九里分为杂八宝和杂七宝,属于杂牌宝子一类,除管得住一对细五宝之外,任何宝子都比它们大。 杂八宝是两张牌,分为一张平八一张弯八;杂七宝也是两张牌,分为一张红七一张黑七。杂八宝和杂七宝必须成对才是宝子,然而配成对的机率不大,分开只是最普通的点子,也是没多大的用。
人五人六,形容的是一个人神气活现,但地位并不高。在牌九里是指在前副牌里有5点、6点的头,已经很不错了,但不一定靠得住最终能够赢。(推牌九,一般一个庄家三个坐门子,左青龙,右白虎,中天门,众多闲家称为钓竿子的,可在三家随便下注。一副牌九32张牌,分上下两箕。每个玩家会有4只牌,分开两组,每组两张。玩家可自行将四牌两两搭配,然后牌面朝下地分为前后两组,小的点数横摆放在前面,称为头,大的点数直摆放在后面,称为尾。然后每人与庄家比牌分胜负,必须前后都大于对方才算赢,前赢后输或前输后赢就是和局,前后都输即输。所以配牌有多种变化,非常讲究策略及技巧,这是牌九极为吸引赌徒之处。输赢在所在牌点的好坏、大小,还在变化的巧妙;以及记忆力的好坏、判断力的准确,极考验赌徒们在关键档口的心理承受能力。因而牌九圈有俗话:吃喝嫖抽都是赔,只有牌九有来回。)
不三不四,最早起源于易经,后为牌九中所起4张牌中的前3张牌为不成宝子的6、7、8点,靠牌后,运气好的能保个尾,而头再怎么相加也不过3、4点头,相对点数很小;形容本门里下注的钱岌岌可危,已一大半的可能要该改姓了。
四六不靠和牌九的靠牌有关,原意是形容一个人如不靠天地父母,非常不靠谱。四六不靠是形容前面摸到的3张牌不好,1四2六或1六2四,靠到了天地牌也成不了天九,显然没有多大的点数;如果靠不到天地则很可能点数更小。假如1四2六再靠个六点,成鳖二;这是世上最差劲的牌了,庄家无论是什么牌都赢你。旧时,秘信的赌博人跺脚垛手的都有。
至尊宝,牌九里最大至尊宝(皇上、猴王),牌点是:丁三配二四,歇后语“丁三配二四──绝配”由此而来,特点是牌九里最小的点数3+6=9;而元9在古人的周易里为最大。二张牌的单数很小但成对牌后又是最大,是可玩味之处,附合中国人的易经哲学思想。 天下最大的牌:前为地牌宝后为至尊宝,通杀(对方既使有天牌宝也只能保尾,天牌宝仅小于至尊宝);秘信的赌博人如果起到这种牌,多半会主动赔钱或不杀对方,故老相传,假如贪财收钱会家破人亡的;这个传说来源于元清年代的江南大富豪沈万三。
我所懂的牌九也许流于表面,其实牌九的术语还有很多,不多说了,以免有教唆赌博嫌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3-1 0:32:4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