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跃过山丘

我笔书我心

[复制链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5-4-6 1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牌九

 

00e93901213fb80ea8effcfd35d12f2eb93894da.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5-4-7 1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 斗草

社下烧钱鼓似雷,
日斜扶得醉翁归。
青枝满地花狼藉,
知是儿孙斗草来.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春日杂兴』曾描述儿童斗草情形。见画中题诗。盖江南春早,立春草长,儿童互相用草角力,坚韧者胜,折断者败。


 

442cf7e5g97e229c72e12&690.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5-4-7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 迎富

古人采莲携鼓游,

今朝杂花插满头。

相随郊外游一日,

迎富即是忘忧愁。

 

二月二日迎富风俗由来甚古。《岁华纪丽》载:早在有巢氏时代,有人在这天要了一个小孩回家养活,从而家富。后人便在这天到野外采蓬叶以代子,向门前祭之。

又《天禄积馀》载:秦代在这天携鼓到郊外游玩,朝出暮归,名为迎富。

南宋魏了翁有《二月二日遂宁北郭迎富》诗云:『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

442cf7e5g75969dcb421f&690.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5-4-7 1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郑国) 踏青

溱洧河畔钟鼓交,
踏青游人乐陶陶。
红男绿女佩香草,
两情相悦赠芍药。
 
《诗经·郑风》有一首民歌《溱洧》,其中说:一对青年男女,要到溱洧二河边上去看集会,他们相互逗笑,并赠送芍药。高亨《诗经今注》说:『郑国风俗,每逢春季的一个节日(旧说是夏历三月初三的上巳节),在溱洧二河的边上,举行一个盛大的集会,男男女女人山人海地来游玩。这首诗正是叙写这个集会。』实际上,郑国的上巳节是我们已知的最早的情人节。后来才移到七月七日。

 

442cf7e5g97e22936e800&690.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5-4-7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晋 流觞赋诗

修禊文会聚溪头,
羽觞载酒曲水流。
酣饮赋诗联佳句,
留得美名在士俦。
 
《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证明周代已有到水边洗涤污浊、消灾去病之俗。所谓修禊,即指临水洗濯以除不祥。到晋代,变为临水流杯的文人聚会。《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临清流,为流杯曲水之饮。』东晋时,王羲之曾于上巳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修禊之会,并作有《兰亭叙》。

 

442cf7e5g97e241ea54f0&690.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5-4-7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朝 踏青

北国三月沐春风,

香车纷然乐踏青。

游人谁顾杨柳绿,

竞看佳丽映桃红。

 

踏青之俗早在汉代之前已经盛行,《晋书》载: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人们出外踏青。到了唐代更为盛行。如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孟浩然有『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诗句,可见当时踏青之风。宋代在清明时踏青,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即描述清明踏青春游情景。踏青日期南北不同:《月令广义》说蜀地正月初三踏青,闽粤在二月初二日,北方则到三月或四五月方可见青。

 

442cf7e5g97e2421347b0&690.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5-4-7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 担酒上坟

骑驴担酒祭祖坟,
一路春光满眼新。
道旁关扑掷得顺,
竿挑利物好夸人。
 
南宋杨万里有《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诗,当时上坟已由祭扫变为带食盒酒具到郊外踏青的活动;而路旁许多卖粉捏孩儿、象生果子等物的小贩用赌博形式吸引买主,这种赌博称为『关扑』。

442cf7e5g97e2425772da&690.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5-4-7 1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 斗百草

百花争艳满庭芳,
莺歌燕舞女儿乡。
不喜饮酒猜拳乐,
闲将斗草过时光。
 
明翟佑《四时宜忌》:『《荆楚记》曰:三月三日,四民踏百草。时有斗百草之戏,亦祖此耳。』高启《斗草》诗:『摘拾遍丛丛,铺茵曲槛东。众家谁得?胜独有并红。』
 
442cf7e5g97e241b7d2a0&690.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5-4-7 1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 祭扫

寒食祭扫冢一堆,
风吹旷野纸钱飞。
黄泉不知生人泪;
暮雨萧萧惆怅归。
 
《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按:传说介子推于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春暮,为不举火,谓之禁烟。唐王建《寒食行》:『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丘垅年年无旧道,车徒散行入衰草。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但看垅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在唐代寒食扫墓,后来与清明祭扫合为一事。《东京梦华录》:『寒食第三日即清明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

442cf7e5g97e249f71304&690.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5-4-7 1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 走马射箭

垂杨金堤翠幕连,

健儿走马射堂前。

国家尚武多才俊,

方显干城诸英贤。

 

孟浩然诗《上巳洛中寄王九迥》:『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

 

442cf7e5g97e24a1509f2&690.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5-4-7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代 荡秋千

阳春女儿笑语喧,
绿杨影里荡秋千。
身轻裙薄凌空舞,
疑是嫦娥下九天。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又为打球、秋千之戏。』注:《古今艺术图》云:『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战,以习轻戏者;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秋千。』唐王建《秋千词》:『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下来立足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旁人送上那足贵,终赌鸣珰斗自起。回回若与高树齐,头上宝钗从堕地。眼前争胜难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析津志》云:『辽俗最重清明,上自内苑,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戏为乐。自前明以来,此风久革,不复有半仙之戏矣。』


442cf7e5g97e24a2f1712&690.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5-4-7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荡秋千

 

qq图片20150308171551_副本.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5-4-7 1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跃过山丘在2015-4-5 15:28:00的发言:

To Lose Someone /Taken by Tree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4-16 13:40:25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5-4-8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网好象又进入了繁花似锦的春天,发帖跟帖的人多了起来,点击量也大大提高。
 
可喜可贺!!!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5-4-8 1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绘画上古人说:
 
“春之精神写不出,以木草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东川红土地植被稀疏,山岩旷远,少有借力处;
 
三流以为,当以田畈上的绿色辅助,以绿衬红,才相谐调。一直就这么做的。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5-4-9 1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因为觉着有几张特别好,给你拿到这边来,免得淹没了。

我见那边几张“老人与狗”的抓拍都好,有一种动人的力量在里头——朴素的力量

老人的质朴与沧桑,狗的陪伴与忠诚,还有二者对土地的那种默默守望



老人与狗.jpg
这张尤其好,光线画面都好,远近景处理也好(乃至老人身上的服饰,狗所挂的一对大铜铃,这些细节也好;都非常朴素而和谐),就是影像里没遮挡一边袖子就更好了。

几代人的守望.jpg
这张也不错,老辈晚辈挺和谐,有一种小温暖的感觉。

(但此外,如果我们出去旅游,当地乡民不乐意进入镜头合影的话,咱们就别那么做,以免打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4-9 12:10:22编辑过]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5-4-9 1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张“老人与狗”,如果没有那截袖子,效果再清晰细腻点,是颇适合在摄影赛上拿奖的(当然只是这么一比方爱摄者也不为这个也没多大意思)。因为会在瞬间打动人心

画面里有丰富的内蕴,不是来自旅行者摄影者的技巧,而是来自于老人的一生,来自于他与土地之间,包括与伴侣狗之间,那种如土地般深厚静默却震撼人心的感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4-9 12:15:29编辑过]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927

回帖

5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2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5-4-9 16: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荣幸能得到认同!

“一边袖子的遮挡”也顾不得了,原因是我不会抠图。
 
我的片片后期也学了这么多年了,马虎惯了一味求快,一直没啥长进。多亏这次绿袖同学直言我新疆片片色调太亮了,这句忠言对我触动蛮大。我回家就不断思索,慢慢调整,真让我找到了2项调整方面的方式方法,突破了我在后期整理中的一大瓶颈,算是掌握了ps的一些基本调整项的微妙技巧。(其实,也谈不上什么ps,只能说是真实景物的一种还原和美化)也许这种技巧对别人不算什么,但我认为是革命性的一大进步。

第2张其实我不太满意,“效果再清晰细腻点”,对于我而言也就很难了。自认为在微单上已发挥到极至了,只能在片片思想层面上再求发展,“清晰细腻”必须要更换设备的;争取在明年的春天把机子整跨掉,换个新的。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4-8 06:45 , Processed in 0.128481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