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安古镇位于赤水市中南部,东与葫市镇接壤;南与两河口乡相连;西与复兴镇共界;北与旺隆镇相邻,赤水河依畔而下,习赤公路至东向西穿境而过,是赤水联接黔中各地的必经之路。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地之一,以丙安古镇为中心的丙安风景名胜区是赤水八大景区之一。
丙安古镇自古以来为川盐入黔著名驿站和商品集散地,被专家学者誉为"明清建筑与历史的活化石",具有"千年军商古城堡"之美誉。 丙安古称丙滩。因位于赤水河中游川黔闻名的大险滩,丙滩而得名。为了兵防需要,在赤水沿线设置了土城、元厚、丙安、复兴、留元坝等五个屯堡兵站。
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朝廷实行"改土归流"政策之后,丙滩场首次设立行政区划,系县治下的河西里第一甲。丙滩场这个地名,也才首次见于史书。
丙安历来为川南入黔的古道上重要场镇,是商贾云集的重要场所,场上客栈、饭馆、茶馆比比皆是,好一幅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图"。
自清乾隆年间赤水河进行大规模治理后,丙安更是成为赤水河航运最繁荣的水陆码头, 乃我国-中国西南滇、川、黔三省地区往来盐船和商家必经的夜泊之地, 其时沿岸酒肆和酿酒烧坊林立,商贾如云。赤水河是我国最著名的"美酒河",两岸民间自古酿酒。据汉文献载,
公元前135年西汉年间赤水河就酿造出令汉武帝"甘美之"的赤水枸酱酒。赤水传统特色的地方名酒就是以"丙安烧坊"为其注册商标。
1935年1月,红军四渡赤水时,红一军团第二师和师团部曾在丙安扎营,保证红军顺利一渡赤水,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2005年,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十三部、委批准丙安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地,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已成为红一军团在全国唯一的纪念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