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刀尖上的远足----清明时节三把刀驴行记

[复制链接]

18

主题

2274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7883
发表于 2013-4-8 0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季徒步登山常识总汇

  春天,一个适合出游踏青的季节,每逢周末就有不少城市里的人们放下平日里紧张的工作投入大自然感受鸟语花香。结束了冬天的冰封,到了春天,更多的人愿意以爬山的方式来锻炼身体。以下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爬山技巧:

一、走上坡路

    尽量让脚后跟吃劲,脚后跟自然就在人的重心上,于是身体的重量就能分配在大小腿乃至腰上,这比用脚前掌爬山要省1/3左右的劲。用脚前掌爬山,等于让小腿累死而让大腿闲死。坡路上常会突出块石头、石埂之类,要用脚跟踏之。若坡路较平,也尽量全脚掌着地。走上坡路的第二个窍门是让每一次迈步换腿时,都须将支撑腿伸直,让关节嘎噔一下,这样腿的承重就能分散给腰肌一部分,不要嫌直一下腿麻烦,它能让人每走一步都有0.3秒的单腿休息。谁要是仅用脚前掌不让膝盖绷直一下地爬坡,就等于故意磨练意志。
  
二、可用可不用手帮助时就应该用手

    用手能减轻双腿的重负。爬山时双手多半是在闲着,早已养精蓄锐,稍微能用上手时,就该前肢着地而用力。为啥四肢腿的动物就比人擅爬山?因为它们平均分配了力量。估计动物看人直立地爬山行路一定觉得奇怪,这是一种杂技的姿式呀。爬山时,只要坡度超过45度,就手脚并用,省劲有效,也没什么不雅,还算返朴呢。
  
三、爬坡时可以有点外八字

    外八字式迈步便于让脚跟吃重,也减少脚面与小腿的角度而肌腱舒服。我发现老乡负重上山(送粪担水等)就有些外八字,虽不走得特快,但不停歇,每迈一步膝关节都挺直一下,仿佛一步一顿。
  
四、爬坡时可用手掌压在大腿下部助力

    这样一是让手臂和腿形成一个力矩而将臂力转移到腿上,二是手掌的压摁有助大腿肌肉的紧凑而得以发力。当摁压着一只腿提迈另一腿时,会觉得像摁压着一块石头一样而能借上力。

五、爬坡时可大口喘气

     喘得夸张一些也没关系,吸进的气越多越好,能加强肺和心脏的功能,进而全身肌肉中的细胞更能充分地工作。最好采用深腹式呼吸,让肺叶完全膨胀起仿佛上至喉咙下至丹田。山里的空气杂质少,干净的氧气在身子里循环就等于内部洗澡呀。若天冷,可以舌尖抵住上腭前,让舌头先给凉气加加温,省得喝一口冷风噎着。
六、爬坡时拄棍也能减轻腿力

    两只腿的爬不过四只腿的,但人拄上棍等于三只腿,胜于两腿。短棍(手至地的距离)为好,手能撑住它,让那棍杖像腿一样吃力。长棍也行,仿佛撑篙,不过移起来比短棍费些胳膊的劲。
七、爬坡时适当地仰着头

    这样从视觉的角度来看,坡似乎不那么陡了。用错觉骗一骗自己就算藐视困难吧。 

八、爬山时最好穿硬底高腰皮鞋

    硬鞋底不怕山石硌脚,走在石头上也能全脚舒展,踢蹭到石头也痛不着脚趾。高鞋腰有护踝作用,使脚与小腿更柔韧地连在一起。休闲鞋不宜爬山,其鞋底几乎像你脚掌一样轻,硌鞋即硌脚,不小心踢了块石头就像石头砸了脚趾1  

九、爬野山时须备上手套

    野山快到山顶时往往路极窄或没路,全是荆丛时要用手去扒开丛枝,手套可避免手被刺技刮伤,并且遇陡坡手脚并用时,那手套就等于是鞋呀。越是夏天越要备上手套,夏天的棵子(荆棘丛)比冬天的密多了。
十、关于山上的小路

    没小路的山,走起来费时费力,爬山时找路就像找导师一样。以下几种情况必有小路:架过山梁的电线下必有查线员留下的路;过光缆的地方亦是;你若去的方向有堰田、炭窑或小名胜(塔、泉、碑、坟)等必有小路可通。一般来说,小路因山制宜,往往不直通你要去的方向,它可能绕半座山,甚至有时反方向而迂回。
十一、小路不会忽然消失

    一旦忽然消失,多半是你走错了,原道回返一段,仔细查检小路是在哪拐了弯。不要硬走,就算你直接攀登钻荆爬上了顶峰,却失去了爬山时的聪明锻炼。有时小路会有同样宽窄的分支岔口,也许这是暂分叉而不远后合并,也许真是分道口。此时须根据山判断,甚至捡一条试走几百米。
十二、找老乡打听山路要不厌其烦

    与前一个第几个岔口往哪拐弯,那有啥标志,与前一个岔口差几里,比如在第几个岔口或啥位置能看见目标、最后一个岔口距山顶有多长时间的路,等等,越细越好,并记牢。最好再多问一两个老乡以丰富或校正信息。
十三、上山前一定要找到北并认准

    一般从小村能看到要登的山顶,看看二者连线与北的角度,明确前进时的方向感。行进时也要时时找一找北,拐弯时要大概估计转了多少角度。在山里,人的方向感觉常会出错,有时楞会发现太阳在北面,不过太阳不会错,不愿相信也要相信它。
十四、下山迷路时就往下顺沟走

    顺小山沟下坡能到大山沟,大山沟必有路通人家,也许回不到你的出发点,但不致出危险,尤其天黑或大雾时,顺沟走下坡路最为保险。
十五、下陡坡时用屁股蹭着走不寒碜

    一般下陡坡时宜侧身走,重心略靠后,稳住一脚再移一脚。背着身往下倒走,视野不好,且过慢。不妨仰面坐着走,即用屁股蹭着走,两手也撑着移动,安全而快捷,稍费裤子。
十六、下小坡时小跑两步最有效率

    下小坡时,小步紧,即步伐小而步频高,甚至可小跑几步,因为把劲用来刹车是浪费,并且脚也顶得慌。

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不要评判别人的对错,不要计较自己的付出与收获。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只要快乐,你就什么都不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274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7883
发表于 2013-4-8 0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武汉远足俱乐部在2013-4-7 11:43: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一群牛人!

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不要评判别人的对错,不要计较自己的付出与收获。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只要快乐,你就什么都不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274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7883
发表于 2013-4-8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武汉远足俱乐部在2013-4-7 11:33: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真景帮我们拍照,辛苦了!谢谢你啊!

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不要评判别人的对错,不要计较自己的付出与收获。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只要快乐,你就什么都不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274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7883
发表于 2013-4-8 2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武汉远足俱乐部在2013-4-7 21:58: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真景,这张片片是我帮你拍的,当时你还参了哈,把我吓的蛮狠咧,我好担心你掉下去我抓不赢你。。。。。。

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不要评判别人的对错,不要计较自己的付出与收获。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只要快乐,你就什么都不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49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792
发表于 2013-4-9 0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3

回帖

78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814
发表于 2013-4-9 0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湘二是远足俱乐部的负责人。当天,他们有100多位成员组队参与毅行活动,他脖子上挂着两个相机,一路走一路为大家拍照。他说,徒步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各个相关群体都很快壮大,相对其他的方式,徒步不需要专门的场地、服装,有一双方便的鞋就行。而且,这种运动方式不受年龄限制,参与相关活动基本零花费。在他的俱乐部里,有不少中老年人,这一年多来,不少人说减肥成功了、血压不高了。
       “
剑客介绍,毅行群里年纪最大者有73岁,最小的成员仅七八岁,小徒步者通常是跟着爸妈一块来的户二代(户外爱好者子女的简称),他们走起来,一点也不输大人

                                                                                   ——录自《2012.10.28 楚天都市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9 9:11:5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3

回帖

78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814
发表于 2013-4-9 0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沧源在2013-4-7 21:28:00的发言:
人风光谱心韵,
明盛世短歌行。
日寒食十八伴;
水言欢奔夷陵。
背翠微迎新绿,
山此去锋口行。
下生辉备小心;
得众驴心未平。

  

以下是引用远足探路者在2013-4-7 22:17: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胖子杰肚子里面有一部分是墨水!

胖子杰满肚子墨水!常青的杰出代表,远足的骄傲!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9 9:30:1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2873

回帖

1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2765
发表于 2013-4-9 15: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武汉远足俱乐部在2013-4-6 2:59:00的发言:
刀尖上的远足


                     ——胖子杰

 

引言:


人风光谱心韵,
明盛世短歌行。
日寒食十八伴;
水言欢奔夷陵。
背翠微迎新绿,
山此去锋口行。
下生辉备小心;
得众驴心未平。

 

序章

    夜,已深。

    漆黑的大楼前,门口的保安已经昏昏欲睡。无聊的电视中,依旧放着不咸不淡的泡沫剧,不断闪现的镜头已经无法在保安的眼中看到;只见电视正对的背面的墙上有灯光在闪烁,证明节目依然有序播放中。

    抬头望去,唯一看见一个白色的灯光,亮着。难道是有人还在观看无聊的肥皂剧?不时,还有轻微抽烟的声响传来。是为什么导致这家人还在深夜忙碌中呢?

    或许,……,有太多的可能;也许有太多的或许……

    清明三天假期该演出一场什么样的剧情?

 

一个“阳谋”

    屋中烟雾缭绕,宛然如仙境一般,可是放在桌上凌乱地图和图纸,烟蒂几乎都能把整个的烟灰缸挤满,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之前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因为思维留下的痕迹,显现在地图上。一个名字被狠狠的划了一个圈。

    突然,桌上的地图亮了。

    原来是地图下面覆盖的手机有电话进来,虽然已经关了静音,还有阵阵嗡名声传来。

    “还好,是雨的电话。”一个声音长长的舒了口气自言自语道。

    “喂,雨。你的电话来的真及时,大致的想法已经有了!”二说。

    “是吗?具体想法是如何?”这是马的叫声。

    ……

    “稍等,雨。是虫的电话进来了,我开三方通话,大家一起听听我的想法。”

    “好的,等你!”

    话音未落,又有人电话进来,是毛。

    “此处省略相互寒暄的一万字”( 写手说:这闲话说的是不是也太多了点吧!编者按:我*,写手瞎写。反对枪手!!)-_-!

    “……我这次的能不能去三把刀共舞?”

    “!”“!”“!”“!”……

    “全程包车,风雨无阻。据说是雨天,有难度、有险度,可以乘机培养磨练下新老队员嘛!”

    “能带家属吗?”

    “必须是参加过多次徒步并有一定体能灵敏性的家属方可啊!”

    虫内心暗喜。

    “大家还有什么疑问?”

    “新队员是MM多?还是GG多啊?”

    “都可以,你自己定!呵呵。。。”

    雨此刻心里已经基本确定人选的标准。

    “其他人都没有问题了吧,就这样散会!”

    ……,挂机的嘟嘟声以此传来!

    “我*,为什么每次都这么快,还都不让我说话!”有人内心愤愤不平道。(编者按:我都替你着急了,你好歹也快点发表意见撒,不要总先听别人意见!不然,你打电话做什么!

    至此,一个“阳谋”顺利诞生了。

 

出行日记(1)黑谭沟

    经历互联网的紧张报名选拔,群内部的殴斗,等等。我顺利混入了队伍,成为了一名准备去参加远足2013年清明小长假宜昌户外三把刀刀尖舞蹈队的一员。(编者按:我*,写手自己加什么名字啊,哪里有这个队伍名称啊!杜撰啊,反对枪手!!!+1)

    2013年4月4日星期四(农历2月24日清明节)(写手说:突然间发现4很多耶!编者按:管你屁事!匿名点评:+1)早上7点10分,一行18人从武昌东广场出发,乘坐一辆19座的中巴,浩浩荡荡的向宜昌三把刀行进。

    (此处省略一千字……)(编者按:我说,你这写手太懒了吧!动不动你就省略XX字,要不,你就不要写了!写手说:我不写,你写啊!太阳你。。。。

    经过了大约5小时30分的颠簸行程,我们于中午1点50分左右顺利的接到了我们的向导“秋絮”(音译)(写手说:一身军绿色的戎装,背着大砍刀,很是潇洒帅气!编者按:那是西瓜刀,好吧!鄙视你没文化;没知识,真可怕!匿名点评:+1  写手说:你妹呀,这匿名点评哪里来的!

    据向导“秋絮”介绍,按照行程今天去黑潭沟,那里值得一玩!明天是不是去三把刀就得看天气了。我心想:黑潭沟,难道不就是个水窝子沟?但为什么叫黑潭?是不是潭深而黑,这潭黑到什么程度?我们不得而知……。车出城区,跨夷陵长江大桥……反正车子走了好久,拐了很多个弯,总算是停下来了!在秋絮的指引下,我们开始徒步下到山沟,或许是不宜外出,刚开始就下雨了,在并不茂密的山林中来回穿梭湿滑的道路。多次遇到有GG或者MM踏入水涡。唯一幸运的是,居然没有人完全落水和滑到!(编者按:这什么心态,没有人滑到是安全,得瑟!

    约走了2小时左右山路,我们终于看到了黑谭沟的沟头。果然山谷中突见一瀑布,从百米高的山崖上奔涌而下,雾气水汽缭绕,这瀑布果然不是很壮观,宽幅约1米左右。我想要是在雨季,也很难看到壮观的景象。

    长年的瀑布冲击,谷底出现一深潭,数米见方,深不见底,潭水碧绿,远远望去,水色绿中带黑,这潭有点黑乎乎的,或许因此,人们叫黑潭吧,黑潭沟是不是因此而得名?

    黑潭沟面积有数十平方公里,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只有驴友常常穿行其间,游完黑潭,我们继续徒步返回。我们边走边享受着这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享受着大自然带给人们的天然氧吧。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这溪沟里常常发现被水冲来的衣物和一些垃圾,很是遗憾。

    返回住所的途中,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就是我们预定的房间,已经被人住了。核心问题居然是:我们没有交纳订房的订金;在宜昌驴友“等你”的斡旋下,我们更换住所。所幸,一切都比较的顺利;唯一不足的是,天公不作美,依旧小雨绵绵。听地陪秋絮、听雨和湘二密谈说,明天要是下雨的话,就改去宜昌其他景点,所以我想或许明天不下雨,有个好天气,才能一亲三把刀的芬芳啦!不然,不就。。。遗憾哈!
 

出行日记(2)三把刀

    经过一夜风雨洗礼的宜昌,越发显现的更加干净和清新。出奇的是,居然停雨了,还是个阴天。虽然大家都看了天气预报,说今天还是有小雨的,不过18个登顶的队员,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无法言语的激动神情。我想,应该是要去三把刀报道了。

u     插入一段废话

    三把刀简介:“三把刀”峰位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中明月峡口的南岸,这里有三座奇峭无比的山峰,象是并排插在兵器架上的三柄利剑,刃尖直指长空,上下错落有致,大有“刺破青天锷未残” 之势。当地的原住山民形象地称它们为“三把刀”。

    我在内心默默的念叨,2013年4月5日清明节假期第二天早上7点30分整,天气阴天,祈祷千万不要下雨。因为今天18人小队准备向三把刀进军,千万要安全,不然小命一条就要交给青山绿水了哦!

    经过2小时左右的车程颠簸,我们到了北岸的码头。地陪秋絮说要渡船才能去南岸爬三把刀。听说还要渡船,大家刚刚头昏脑胀的状态立马被要坐渡船的新奇给吹散了,兴奋、好奇一一写在脸上。

    因为这次来的18个人,都是第一次来登三把刀的驴友,所以对于这里的一切都感到很新鲜,走走停停拍拍照照,有几分闲情逸致。穿过有限的一段公路后就进入到了上山的羊肠小道,队伍很快就成了长队,行走在绿色山野之间组成了一道可观的风景线。可能是大家都喜欢秀的关系,我们中间还出现了秀队走岔的小插曲。我们钻进丛林,摸索着前面驴友们走过的路径,攀岩向上直插望江坪主峰。12点左右我们就在主峰平台下面的树林里。这里是上山最难走的一段路,必须小心有序地手脚并用的攀岩向上,而前后都是陡峭的悬崖。由于上面山顶只有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平台叫“望江坪”(在山下远处仰望山顶就像是一个有意修筑的石头亭台),容纳人数有限,四周也没有护栏,所以这里必须有序上下,限量而上。

    12点30多分,我们一行人正式到达望江坪顶峰平台,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山头上布满了欢乐和拍照的人们。这正是:景不醉人人自醉,雾气缭绕美景生。山下是:万里长江环山流,江面货轮游弋忙;后面是:一片浩瀚青山头,更有剪刀遥相钳,美不胜收。大家在这里拍照、留影、流连忘返,并秀着自己喜爱的姿势为自己登上这昨天还讨论攀越的地方而自豪。因为山顶空间有限,安全第一,所以不能久留;留影完成后,就迅速撤退下来找寻聚餐场所,补充体力。

    特别是在进峡谷下百步梯的时候(其实应该有大几百余级石梯,没有仔细数过),荫幽风大、陡崖路滑,我们这些色彩斑斓的队伍都在小心翼翼地缓缓而下,在路边树丛青草的映衬下很是好看。走过最为惊险的路段,到了平缓之处,照例是青石板路,这种安全的路径倒成了队伍形成屁降比较频繁的地方,主要是此刻小雨已经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百步梯的石头已经湿滑了。

    下了百步梯就是农家的桔园山坡和田园风光,不久我们就集结在山下江边码头,预示着今天的登山活动到此结束。


后记

    还是那辆19座的中巴,依旧还是那18个人(另一人司机小汪辛苦啦)。只是其中多了很多故事,因为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呵呵。。。

    70多的大江,一个执着的双拐先生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一个体重达200斤的胖子杰,一路关照老婆的真男人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还有一个不太符合户外要求的强驴“枫”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还有曾在武功山独自走散又走回队伍这次还带了炉子的“紫蔷薇”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都是些户外的奇葩啊,格劳资的,I 服了 U!

    从三把刀的望江台下来,已经略进黄昏,时刻已经指向17点35分。在领队“听雨”的带领下,我们踏上了返程的路途。经过了又5个多小时的颠簸,安全顺利的抵达出发地武昌火车站东广场。

    看到这里,时间已经晚了,能坚持到这里的童鞋,肯定被我的随笔残害的够呛了,哈哈,我就放过你了!

    拜拜啦!

    等等,我还有一句话要说:三把刀,真心是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O(∩_∩)O~

    这次真拜拜了!

 

温馨提示:

以上故事情节,有真有假,部分情节纯属杜撰和瞎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7 1:05:37编辑过]


>http://www.56.com/h25/uv.index.php?user=y13986187186
择善人而交, 择善书而读,
择善言而听, 择善行而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274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7883
发表于 2013-4-9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8.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5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935
发表于 2013-4-10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人额太牛了吧,下百步梯都是手放在兜里,佩服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5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935
发表于 2013-4-10 16: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下百步梯时好让人提心吊胆的,要好小心哦,注意力要相当的集中,讲话都分神。只能一步一步慢慢的稳稳的走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5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935
发表于 2013-4-10 1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好佩服你们哦,爬上了望江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5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935
发表于 2013-4-10 1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有20几平方米吗?看起来就像个鸟窝,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5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935
发表于 2013-4-10 1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蛮黑人吧,小宇,怕不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5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935
发表于 2013-4-10 1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淡香在2013-4-8 0:03:00的发言:
 

春季徒步登山常识总汇

  春天,一个适合出游踏青的季节,每逢周末就有不少城市里的人们放下平日里紧张的工作投入大自然感受鸟语花香。结束了冬天的冰封,到了春天,更多的人愿意以爬山的方式来锻炼身体。以下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爬山技巧:

一、走上坡路

    尽量让脚后跟吃劲,脚后跟自然就在人的重心上,于是身体的重量就能分配在大小腿乃至腰上,这比用脚前掌爬山要省1/3左右的劲。用脚前掌爬山,等于让小腿累死而让大腿闲死。坡路上常会突出块石头、石埂之类,要用脚跟踏之。若坡路较平,也尽量全脚掌着地。走上坡路的第二个窍门是让每一次迈步换腿时,都须将支撑腿伸直,让关节嘎噔一下,这样腿的承重就能分散给腰肌一部分,不要嫌直一下腿麻烦,它能让人每走一步都有0.3秒的单腿休息。谁要是仅用脚前掌不让膝盖绷直一下地爬坡,就等于故意磨练意志。
  
二、可用可不用手帮助时就应该用手

    用手能减轻双腿的重负。爬山时双手多半是在闲着,早已养精蓄锐,稍微能用上手时,就该前肢着地而用力。为啥四肢腿的动物就比人擅爬山?因为它们平均分配了力量。估计动物看人直立地爬山行路一定觉得奇怪,这是一种杂技的姿式呀。爬山时,只要坡度超过45度,就手脚并用,省劲有效,也没什么不雅,还算返朴呢。
  
三、爬坡时可以有点外八字

    外八字式迈步便于让脚跟吃重,也减少脚面与小腿的角度而肌腱舒服。我发现老乡负重上山(送粪担水等)就有些外八字,虽不走得特快,但不停歇,每迈一步膝关节都挺直一下,仿佛一步一顿。
  
四、爬坡时可用手掌压在大腿下部助力

    这样一是让手臂和腿形成一个力矩而将臂力转移到腿上,二是手掌的压摁有助大腿肌肉的紧凑而得以发力。当摁压着一只腿提迈另一腿时,会觉得像摁压着一块石头一样而能借上力。

五、爬坡时可大口喘气

     喘得夸张一些也没关系,吸进的气越多越好,能加强肺和心脏的功能,进而全身肌肉中的细胞更能充分地工作。最好采用深腹式呼吸,让肺叶完全膨胀起仿佛上至喉咙下至丹田。山里的空气杂质少,干净的氧气在身子里循环就等于内部洗澡呀。若天冷,可以舌尖抵住上腭前,让舌头先给凉气加加温,省得喝一口冷风噎着。
六、爬坡时拄棍也能减轻腿力

    两只腿的爬不过四只腿的,但人拄上棍等于三只腿,胜于两腿。短棍(手至地的距离)为好,手能撑住它,让那棍杖像腿一样吃力。长棍也行,仿佛撑篙,不过移起来比短棍费些胳膊的劲。
七、爬坡时适当地仰着头

    这样从视觉的角度来看,坡似乎不那么陡了。用错觉骗一骗自己就算藐视困难吧。 

八、爬山时最好穿硬底高腰皮鞋

    硬鞋底不怕山石硌脚,走在石头上也能全脚舒展,踢蹭到石头也痛不着脚趾。高鞋腰有护踝作用,使脚与小腿更柔韧地连在一起。休闲鞋不宜爬山,其鞋底几乎像你脚掌一样轻,硌鞋即硌脚,不小心踢了块石头就像石头砸了脚趾1  

九、爬野山时须备上手套

    野山快到山顶时往往路极窄或没路,全是荆丛时要用手去扒开丛枝,手套可避免手被刺技刮伤,并且遇陡坡手脚并用时,那手套就等于是鞋呀。越是夏天越要备上手套,夏天的棵子(荆棘丛)比冬天的密多了。
十、关于山上的小路

    没小路的山,走起来费时费力,爬山时找路就像找导师一样。以下几种情况必有小路:架过山梁的电线下必有查线员留下的路;过光缆的地方亦是;你若去的方向有堰田、炭窑或小名胜(塔、泉、碑、坟)等必有小路可通。一般来说,小路因山制宜,往往不直通你要去的方向,它可能绕半座山,甚至有时反方向而迂回。
十一、小路不会忽然消失

    一旦忽然消失,多半是你走错了,原道回返一段,仔细查检小路是在哪拐了弯。不要硬走,就算你直接攀登钻荆爬上了顶峰,却失去了爬山时的聪明锻炼。有时小路会有同样宽窄的分支岔口,也许这是暂分叉而不远后合并,也许真是分道口。此时须根据山判断,甚至捡一条试走几百米。
十二、找老乡打听山路要不厌其烦

    与前一个第几个岔口往哪拐弯,那有啥标志,与前一个岔口差几里,比如在第几个岔口或啥位置能看见目标、最后一个岔口距山顶有多长时间的路,等等,越细越好,并记牢。最好再多问一两个老乡以丰富或校正信息。
十三、上山前一定要找到北并认准

    一般从小村能看到要登的山顶,看看二者连线与北的角度,明确前进时的方向感。行进时也要时时找一找北,拐弯时要大概估计转了多少角度。在山里,人的方向感觉常会出错,有时楞会发现太阳在北面,不过太阳不会错,不愿相信也要相信它。
十四、下山迷路时就往下顺沟走

    顺小山沟下坡能到大山沟,大山沟必有路通人家,也许回不到你的出发点,但不致出危险,尤其天黑或大雾时,顺沟走下坡路最为保险。
十五、下陡坡时用屁股蹭着走不寒碜

    一般下陡坡时宜侧身走,重心略靠后,稳住一脚再移一脚。背着身往下倒走,视野不好,且过慢。不妨仰面坐着走,即用屁股蹭着走,两手也撑着移动,安全而快捷,稍费裤子。
十六、下小坡时小跑两步最有效率

    下小坡时,小步紧,即步伐小而步频高,甚至可小跑几步,因为把劲用来刹车是浪费,并且脚也顶得慌。

谢谢淡香,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5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935
发表于 2013-4-10 2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胖子杰了不起哦,发帖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5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935
发表于 2013-4-10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真景美妹一路为大家拍照辛苦了,谢谢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5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935
发表于 2013-4-10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是冰雪组合。这次宜昌之行18人居然有4对夫妻同行,差不多占一半的比例,应该很少见吧,足已说明远足精神深入人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9 01:10 , Processed in 0.07644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