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大话西游

户外学习资料

[复制链接]

127

主题

2231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7518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戶外常识系列之70-------西藏气温与旅游

就气温来说,除了藏北和阿里无人区,西藏的气温非常适合人类活动,特别是旅游。夏天,白天温度基本上都在二十五度以下,晚上在十度左右;冬季白天在十几度左右,晚上在零下几度,而我们的旅游活动都集中在白天,所以,夏天感觉不热,冬天也不会太冷。
  因西藏的地表主要以山为主,且基本都是各种矿物质颜色的石头山,除藏东地区外,基本上都没有树,所以,西藏景色冬季和夏季相差不大,而且冬季可以看到更多的雪山和大面积的冰川。冬季为西藏旅游淡季,住宿、旅游车等费用都很便宜,且旅游的客人少,你可更尽兴的游玩。
  西藏的雨季主要集中在6、7、8月份,一到雨季路况非常糟糕,不可预见性特高,第一天好好的路面,晚上一场暴雨,路可能就被冲断,这二天可能就无路可走,或绕道而行,但也不必担心,西藏的养路工非常多,而且都还有当地的驻军部队帮助(有些部队就是保护当地路段而设的),一般情况,几个小时就可解决,只要你有心理准备就可以啦。至于雨具,如果您是徒步、登山、骑自行车、探险之类的自助旅游,建议您出发前带上冲锋衣、防雨裤、防雨鞋。如果您是参加旅行社旅游团队,一般不需带雨具,因西藏的雨,大多都是夜雨,夜里下雨,白天基本是晴空万里,而且你还有旅游车全程跟着,在这方面无需太担心。
  西藏的旅游旺季,集中在4月份-10月份,这段时间,无论是在西藏食宿或是购物,价格都比较高,但这段时间也是西藏各景色最漂亮的时候,几个重要的节日(如雪顿节)也多是在这段时间。冬天的西藏,游客较少,食宿购物都相对便宜。如果您喜欢热闹的话,可以在7、8月份进藏,如果您喜欢安静独处,12月份进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会有多少的游客,偶尔见到的,也多是熟面孔,长驻西藏,在拉萨猫冬的。

----------------------------------------

戶外常识系列之71------女性驴友必读

女性驴友必读

    据报道,有两位台湾女性驴游者,在意大利的火车上,被原本相谈甚欢的一对男女,以果汁迷昏,身上财物、行李被洗劫一空。

   旅游变成了美丽的冒险。目前,对于重视生活品质的现代女性,独立完成自主旅行早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如果以为旅游是美丽的冒险,一心憧憬浪漫与奇遇,而未多多思考安全问题时,那就可能会在旅行时遇骗遭劫,轻则伤财,重则影响人身安全。所以,懂得提高警觉、了解如何自保十分必要的。

     多数女性身材娇小,反击能力不足,而且往往未受过搏击训练,遇害时,甚至可能连大声呼救都不敢。难免成为一些歹人的劫猎对象。为了确保旅游能留下美好的回忆,建议女性旅游出行前都读一下这篇短文。

  出行前一定要充实你旅游知识,知道去那些地方比较危险,当地人惯用什么招术骗取游客?知己知彼,可以减少意外的发生。

    千万别以为孤独之旅是一件很浪漫的事,结伴同行绝对必要的。尤其是那种身材瘦小,又喜欢背大包旅行的女性,形单影只,会让你在发生事情时求助无门。

      女性都喜欢漂亮,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去野外旅行穿著越朴素自然越好,因为出外旅行可不是选美,切忌打扮的花枝招展,更不可披金挂银将钱财露白,以引起歹徒的歹意。即使使用照相机,每拍完一个景点后,也要马上收入随身行李中。搭乘交通工具时,请将背包反背,不要使袋口朝外。

     既然是外出旅行,建议一定要学会看地图,出发前先在旅馆、隐密场所将目的地的地理位置看好后再出发。

   在外一刻也不能放松警觉心,与人交谈不要大声说话,聊天更不可以得意忘形,甚至随陌生人走入暗巷或迷了路还不知道,殊不知歹徒早已磨刀霍霍。

      在陌生地域请暂时放弃你的怜悯之心,因为当你施舍金钱给一位乞丐,下一秒钟,你很可能会被乞丐兵团包围,无法脱身。此外,遇见异样目光的人,请赶快远离,这种人对观光客扒窃的手法极为高明。

 外出乘坐火车绝对要提高警觉,因为火车往往是犯罪的温床。千万别为了节省住宿费而买硬座,因为你无法在火车上睡得安稳,身体疲惫只能给未来的旅行造成困难。此外,卧铺车厢较硬座车厢管理也较为严格。

     遇见帅哥的搭讪千万别以为是艳遇降临,也许他就是披着羊皮的狼。更不能饮用陌生人提供的饮料食品,绝对不要答应陌生人的邀约(即使对方都是女孩子)。在任何地方,防止陌生人进入你的出行计划内,而且任何陌生人主动与你攀谈时,最好小心,对方也许早已觊觎你很久了。

  最后我要告诉你的是千万千万别贪陌生人的小便宜,天上不会掉下馅饼!


文字資料來源:网易 ali8840的博客


《 户外活动中的道德风险防范》


户外中的道德风险举例:
1.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经济及情感的欺诈;
2.某MM遭遇"咸猪手";
3.某MM辱身于某人;
......

山友提醒山友人注意:大家都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自已应当有相应的自我辩别能力及保护意识.

1.请不要轻易通过户外圈来发生情感.
2.请不要轻易通过户外圈发生过度经济来往.
3.君子之交淡如水.请懂得通过"拒绝"两字来保护自已.
4.君子之交淡如水.请保持自已的做人立场与原则,做事请保持自已的分寸,不要盲目的崇拜他人,不要盲目的信任他人。

----------------------------------------------------------------------------------------------------

许多人钟情户外活动是想要避开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在户外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
山友的氛围很好、很顺,但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一个事实是:户外依然且必然存在于社会当中!户外只是社会的缩影!

玩户外的驴友一般都比较豪爽、热情,对在圈里认识的朋友都普遍缺乏警惕性,所以特别容易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在这里特别提醒所有山友注意以下几点:

1、 端正心态。
山友是一个纯粹的户外平台,大家通过这里相约一起出行,交流户外心得,分享简单户外的快乐;千万不要怀着某些小私心来参加活动。
2、 莫盲目崇拜他人。
户外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社会上有的种种东西这里也未必就会没有;切勿因某人有某些特殊才能而盲目崇拜,以防有些道德败坏的小人处心积虑建立崇高形象达到其可耻目的。
3、 不要轻信他人。
在户外你可以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但志同道合的人就一定是朋友吗?真正的朋友是建立在彼此长期的相处,了解的基础上的,在现实当中你可能仅凭一个ID或者几篇文章而死心塌地地交一个朋友吗?君子之交淡如水!
4、 简单户外。
不要在户外圈中轻易发生感情或者经济来往,户外让我们认识了更多的朋友,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其虚拟性却将你置于比现实社会更大的风险当中。

-----------------------------------------------------------------------------------------------------

以上提醒山友人提高户外道德风险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否则,一切损失及伤害只能由自已完全承担!

原文摘於:
http://www.3hike.com/topic.php?job=view&tid=6177

 

有一颗浪迹天涯的心,寻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电话:155490582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2231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7518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2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


戶外常识系列之72----------户外低温症的急救及防护方法
来源:户外资料网 作者:大鹏

hypothermia(低体温症)

低体温症直接或间接地造成死亡,也许比其它各类因素加起来还要多。尽管验尸官会在许多死亡安全中宣布死因是溺水,但实际原因是因为低温症造成失去意识,而导致溺死。因为低温症是第一杀手,所以在进入到寒冷气候之前对它进行彻底了解,包括早期症状、适当的预防措施等,都是非常必要的。

  一、什么是低温症,它是如何造成的

  病因人的正常体温是37 C度。低体温症是受害者的核心温度下落到35 C度以下.如果体温下跌在32 C以下,情况会变得严重并最终致命。低温,大风,和湿的内衣使人寒冷。只有运动和颤抖可以使身体产生热量。衣服,避风所,和脂肪层可以防止热量散发,但不会生成热量。出汗通过蒸发而降低体温。寒冷时的颤抖通过增加肌肉活动所需的化学反应而生成热量。颤抖最多能增加达500%的体表热量生成,但只能在几个小时内有效,因为最终会导致肌肉的葡萄糖过度减少和疲劳。在寒冷且大风的山上,体力透支的运动后,天黑降温,穿着湿的内衣,如果是全棉内衣且服装不够保暖,又没有帽子和手套,躺下后不再运动,此时制热和保温的因素长时间小于散热的因素,就可能导致低体温症。

  1、暴露型(逐渐地)——在寒冷环境下通过呼吸、蒸发(汗湿或潮湿的衣物)或者没有适当保温造成的热量逐步散失。

  2、浸泡型(突发地)——因为冷水传导造成热量快速丧失,表现为快速发作(海水中仅为10-30分钟)。

  前一种类型的低温症易发于任何一种户外活动,特别是在气候易变的野外,或在旅行者迷路、受伤或食品供给不足的情形下发生。包括水上运动在内的户外活动,也会有落水或者后一类型的低温症的危险。差不多在所有的天气状况下,在水中身体冷却的速度,要比在空气中快25倍。在10摄氏度的水中,如果没有热保护装备,人们在30分钟后就会失去自救的能力。即使获得救援,浸在水中1小时后,能够生存的机会也微乎其微。

  二、低温症症状简述

  1、不受控制的颤抖和不能变暖。
  2、糊涂、愤怒、笨拙、说话含糊。
  3、奇怪举止,丧失方向感。
  4、视力模糊,丧失协调性。
  5、绝望和漠不关心。
  6、脸和手呈灰白色。
  7、肌肉僵硬取代了颤抖。
  8、乱脱衣服(因为大脑的体温调节系统被寒冷削弱)。
  9、语无伦次,虚脱,丧失意识。
  10、无法完成复杂的动作,特别是手不听使唤
  11、瞳孔放大。
  12、心跳巨减。
  13、在32C度时身体进入"冬眠"状态(hibernation),关闭手臂和腿部的血流,急剧降低心跳和呼吸频率。
  14、在30C度时身体进入新陈代谢几乎停止的"冰人"状态(metabolicicebox),看似死亡了,但仍然是活的。

三、低温症的发展过程及表现

  较轻的低温症会在身体核心部位的温度低于它正常的37摄氏度时发生

  在早期阶段,伴随着脉搏和呼吸节奏的加快,会产生剧烈的颤抖。冰冷的、发白的手和脚(因为皮肤下的血管收缩)是肢体的血流放慢的第一个征兆。不理性和易于兴奋是早期行为征兆。因此依靠队伍的成员来自己发现低温症并不安全。在寒冷条件下,要观察每一个人的表现。密切关注那些有糊涂、反常地笨拙、划空桨,或者其它不正常的行为的人。

  严重的低温症会在体温低于33摄氏度时发生

  血液继续放慢流动,嘴唇和指尖等身体表面器官因为缺氧呈青紫色。血液循环降低同时导致手足的肌肉里产生酸性代谢物(废物),直到颤抖停止,取而代之的是肌肉僵硬。身体核心温度低至30摄氏度时,脉搏和呼吸开始放慢。身体核心温度降到33摄氏度以下时,重要器官开始变冷。因为大脑变冷、大脑细胞新陈代谢减慢,导致大脑功能削弱。意识程度开始降低,从困倦和绝望变为不感兴趣、语无伦次,甚至丧失意识。在30摄氏度以下,生命的特征已经难以发现,病人易被误认为已死。瞳孔放大,无反应。脉搏没有感觉。呼吸断断续续,每分钟呼吸频率低于4到5次,也能这是仅能证明病人还存活的唯一线索。那些没有因为丧失意识或灵敏度而溺死的病人,也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

  四、如何救治

  如果落水

  1、如果你落水,尽量回到船上。
  2、浮水法不适用于冷水中。
  3、头部露出水面,并用帽子盖住。
  4、如果你穿着潜水服,踏水是可以的,但是只要你不动,你只能维持两次。
  5、短距离可以游泳——取决于你游10码或半英里的水温。
  6、如果附近有救援,最好是安静地等待。
  7、寻求救援。(保持热量的姿势):手臂折叠在胸前,脚踝相扣,大腿并拢,膝盖弯曲。

  从落水中生存身体的如下部位易快速丧失热量:

  1、头2、脖子3、胸部两侧4、腹股沟。因此,要避免热量丧失,要保护好上述部位。然后进行如下处理:

  1、患重低温症的病人应当作急救处理。如果病人正在变得僵硬,或者丧失意识,或者表现出诸如意识不清、发音含糊或严重丧失协调性等特征,要立即送病人去有加温医疗设备之处,或者通过无线电寻求求援。

  2、一般情况下,因为低温症的复杂性,要让医用的加温装备来处置低温症患者。但是,在旅程中,一般无法迅速得到医疗设施。要温暖地包住病人,送往安全之处。尽可能地在运送病人的过程中保持轻柔,也许可以用皮划艇或独木舟。猛烈碰撞病人可能导致心脏停止。

  3、脱去湿的衣物。放置到干燥的睡袋中,以使病人产生热量。一旦颤抖停止,病人就丧失了自己产生热量的能力,所以简单地把病人放入一个冷睡袋里并没有帮助。病人需要一个温和的热量来源,比如另一个人的身体。把热敷袋放到病人的脖子、腋窝、两侧、胸部和腹股沟。盖住头部。通过嘴对嘴的人工呼吸暖和病人的肺。

  4、不要加热、磨擦或刺激严重低温症病人的四肢。这可能导致体表冰冷的、停滞的血液流到身体核心部位,造成心脏搏动停止。热的饮料也是危险的,因为它们会使温暖的血液带离身体重要器官。使身体核心温度升上一度,几乎需要近3加仑热饮料。

  5、当用加温装置使严重低温症病人复温时,需要警惕几种情况。一种是体温后降,因为身体被加温后,肢体的冷血会回到身体核心部位,造成核心部位体温降低1-2摄氏度。另一种是酸毒症,因为低温下肢体细胞新陈代谢放慢而产生的酸性废物,会回到心脏,可能会导致复温休克。体温后降和酸毒症都可能引起心脏骤停。

  6、在难以区别严重低温症和心搏停止的情况下,旁观者可以尝试进行心肺复苏术。但是,对于严重的低温症病人来说,胸部按压或者任何其它的粗暴处理,都应转化为缓慢的、低速的心脏按摩,类似于对待心脏病发作的一种方式。在开始进行心脏复苏术后,观察病人的身体的动静或者呼吸,感受颈部的脉搏(在脖子气管的边上)满一分钟。

五、如何预防:

  首先,应注意的是户外运动时不可以穿全棉内衣。有专门设计的面料帮助把汗单方向排到内衣的外层。通常穿化纤的内衣即可。全棉内衣平时是好的,长时间户外活动时是最糟糕的。寒冷的天气下一定要带帽子.在空气里,多数热通过头部丢失。

  其次,了解你的伙伴易于患低温症,并不仅在于所处环境,而且与身体有关。孩子比成人易于患低温症。老人比年轻人易患。瘦人比胖人易患。男人比女人易患(因为皮下脂肪较少)饮酒和吸毒会使削弱颤抖或者血管扩张或,所以导致低温症状不明显,或者血液流动不放慢。特定的疾病使人易患低温症,如:甲状腺功能减弱,其过低的甲状腺激素(管理细胞新陈代谢频率);糖尿病(低血糖);精神失调(癫痫病)。

  最后,低温症可以通过常识来加以预防,潜在的低温症情况必须在变得严重之前就得到控制。

  1、知道导致低温症的环境。
  2、在寒冷湿润的环境下,穿适当的衣服。所有时间内戴帽子。穿排汗快干内衣,迅速带走皮肤上的水份,上面穿绒料或毛料,最外面是防风防水衣服。
  3、保持身体健康,经常锻炼,高热量食物和热茶或热巧克力将帮助预防轻低温症。
  4、知道自己的极限,避免透支。如果迷路,避免惊慌和其它消耗能量的活动。
  5、在野外,带火种和一些宿营设备。
  6、携带特高频对讲机,而且知道如何使用紧急频道来寻求求援。
  7、在急救包里带化学加热袋和温度计。
  8、了解你的同伴。
  9、学习判断低温症的早期症状。

  文章的结尾让我引用登山运动员CameronC.Bangs,M.D.于1986说过的一句话“凡是先前身体健康的人,都不应该在营救和治疗开始后死于低体温症!”,希望以后不再有人因患低温症抢救不利而死亡。

 

戶外常识系列之73------溺水者的紧急救护

资料来源:户外资料网

许多人喜欢游泳,因为缺少游泳常识而溺水死亡者时有发生。据有些地区统计,溺水死亡率为意外死亡总数的10%。溺水是由于大量的水灌入肺内,或冷水刺激引起喉痉挛,造成窒息或缺氧,若抢救不及时,4-6分钟内即可死亡。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现场急救,切不可急于送医院而失去宝贵的抢救时机。

  一.当将溺水者救至岸上后,应迅速检查溺水者身体情况。由于溺水者多有严重的呼吸道阻塞,要立即清除口鼻内淤泥杂草、呕吐物,然后再控水处理。

  二、迅速进行控水:所谓控水(倒水)处理,是利用头低、脚高的体位,将吸入水分控倒出来。最简便的方法是,救护人一腿跪地,另一腿出膝,将溺者的腹部放在膝盖上,使其头下垂,然后再按压其腹、背部。也可利用地面上的自然余坡,将头置于下坡处的位置,以及小木凳、大石头、倒扣的铁锅等作垫高物来控水均可。

  三、对呼吸已停止的溺水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方法是:将溺水者仰卧位放置,抢救者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孔,一手掰开溺水者的嘴,深吸一口气,迅速口对口吹气,反复进行,直到恢复呼吸。人工呼吸频率每分钟16-20次。

  四、如呼吸心跳均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急救者将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中段进行心脏按压,下压要慢,放松时要快,每分钟80-100次,与人工呼吸互相协调操作,与人工呼吸操作之比为5:1,如一人施行,则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是15:2。

  溺水者经现场急救处理,在呼吸心跳恢复后,立即送往附近医院。

  在送医院途中,仍需不停地对溺水者作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以便于医生抢救。

 

戶外常识系列之74-------野外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资料来源:户外资料网 作者:Emily0222

尽管预测野外天气非常困难,亦不可听其自然。无论天气变化或气象现象,均有其一定的科学规律可循。为了享受快乐的野外活动,避免危险,以确保安全,应在有关天气方面,留意吸取某种程度的知识。倘能把握野外天气的原则,即使陷入天气急剧变化造成的紧急事态,亦不至于犯下严重过失。然而,要想一次即理解和知道一切有关天气之事乃是不可能的事,平常就应多加研究野外的天气,同时在进入野外之后,应实际运用自己的双眼观察云雾变化等,努力了解野外天气,以达到如同看地图即知地形相类似的纯熟境界。




  1、对恶劣气候应有的准备与认识

  如前所述,从事野外活动者,平常即应学习天气方面的知识,以便了解野外天气的特征、以及天气为何产生变化等。从而,学会在实际活动时必备且必能有所助益的观测天气,以及天气图的绘制、判识方法。

  所谓观测天气,乃是根据对星星、太阳、月亮的光度或云层形状、动向等情况的观察,设法预测未来天气的一种方法。此乃自古以来,野外工作如渔夫野樵等在自然环境下工作之人,从经验中实际体会而获得的天气预测方法,其中也有不少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

  气象学者之中,有些人单凭云的形状、动向,即可充分预测次日的天气。野外气象学的入门第一步,即是眺望天空、眺望云。观天望气对于预测天气有莫大助益,详情请参考有关的专门书籍。

  其次,如果可能,应学会正确绘制无线电气象观测的天气图。最近,由于观测仪器的研究发展,已能获得相当正确、丰富的气象资料。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所播放气象报告中,均将天气图与全国气象状况向大众播报。最近,高气层天气图也广泛地受到采用。

  一般人往往认为绘制天气图很困难,其实一旦实际着手,就发现简单之至。不妨购买天气图用纸,先行练习绘制天气图。倘学会观天望景,则在野外,当可更有效地运用天气图。

  那么,为应付恶劣天气,出发前应先准备的物品是:首先,绝对不能缺少获知天气的收音机与天气图用纸。收音机要以小型、重量轻、且能收听短波广播的产品为佳。如此方能收听凌晨的气象报告。同时,亦不可忘记带备用干电池。

  此外,应假设遭遇恶劣气候的状况,准备充分的装备、食物,携带雨具,防风夹克、毛衣、手套等这是不待赘言的,为了避免备用衬衫、裤子等淋湿,亦应将其装入塑胶袋内带去。倘有宽余,亦不妨携带帐篷前往,则遇紧急状况时,当可派上用场。

  食物方面,个人均应注意随身携带干粮。并以易于下咽、易消化与热量高等特性为主要选择标准,一吃下去立即转化为热量的食物尤佳,譬如:羊羹、炼乳、巧克力等。

  2、遇恶劣气候时,首应作何处置

  遭遇恶劣气候的场合,必须尽快采取对策,由于野外天气变化无常,故为了避免湿透的身体受强风吹袭等,应在天气恶化前,先穿上雨衣等采取预防措施。如果预测天气可能相当恶劣,亦不妨先穿上衬裤。预备替换的衣物必须收藏妥当,并再度检查,避免弄湿,如若不然,一旦遇上天气恶化之后,再做准备的话,可能已经太迟了,因为一旦全身上下全部都湿透时,不仅体力消耗已不可避免,从而加大了换衣服的难度,而且,在狂风大雪之中更换衣物,难上加难到几乎不可能的事。



  在野外天气尚未恶化之前,亦应先行进食。因为在恶劣天气中,既无充分时间可慢慢进食,且也可能很长时间无法吃到东西。

  有关全队的行动方面,应先确认预定的行程。确认路线有无变更、次一站的休息地点、露营区的位置等。还有,各个队员的状况如何、有无落队者、行李分配是否可维持原样并毋须调整等,亦应加以检讨。而最重要的是,全体采取一致的行动。在恶劣天气之中,队伍很容易离散,以致难以指挥;因此,有时会造成非常危险的状况。

  3、在恶劣气候下,继续行动的条件

  此应视天气的恶劣程度与全队拥有的能力是否足以应付,再作决定。假使各个队员仍能支撑到目的地,且并非是无法行动的恶劣天气、而且应付恶劣天气的装备亦很充足的话,则不妨按原定计划行动。

  但是,必须了解恶劣气候可能带来的种种影响,岩壁受潮后很容易滑落、又因视线不佳很难辨清路线等,都可能导致行动时间表难以控制。而且,各个队员所感觉到的疲劳,此时也会比平常更显强烈,故应仔细考虑上述状况之后,再采取行动。行动中,领队应确实掌握指挥权,发挥协调合作的精神,向目的地勇敢前进。

  队员之中即使有一人的状况欠佳,亦应顾虑该人的情况而采取配合其步调之行动。倘减轻其行李负荷,可与其他队员一致地行动,则指派他人给予协助。或者暂时休息以等候天气转佳亦可。总之,不可勉强行动。因为在恶劣天气之中勉强行动,往往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4、如何判断是否该决定露营

  在相当恶劣的天气里,全队均无余力可继续行动的场合,应考虑露营。遭恶劣天气侵袭之后,临时决定露宿,不但找寻场所困难,在准备工作上亦非常吃力;因此,务必在发觉天气恶化之前,尽快下达露宿的决定。有关露宿的方法前已有述,只有尽可能避免采取露宿为宜。相形之下,尽快进入在附近的民居之类,较为安全可靠。

  以上已叙述有关遭遇恶劣天气的心理准备与建议,但最重要的还是拟订周详的计划。诚如前章所述,应付天气变化的机动,亦应先列入计划的日程之中。那么一来,万一遭遇恶劣天气之时,则不用勉强行动,只要躺在帐篷或小屋内,静候天气转晴即可。当然,从事野外活动的工薪阶级人士由于日程不充裕,往往贸然采取行动,结果很可能就遭遇危险。因此,与其在报章上出现并成为新闻,何不事后补假一天呢?珍惜生命永远是正确的。

 

 

有一颗浪迹天涯的心,寻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电话:155490582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2231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7518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2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戶外常识系列之75---------什么叫高原病,常见的高原病有哪些以及如何急救?
资料来源:户外资料网 作者:高山牦牛

      高原病是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的一种特发病,是由于人体对高原低压性缺氧不适应,导致机体病理生理上一系列改变而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的总称,而因高原其他非缺氧性致病因素,如寒冷、太阳辐射等引起的冻伤、日光性皮炎等急病则不属于此病范畴。高原病有以下特点:
(1)在高原环境发病;
(2)致病因子主要是高原低压性缺氧;
(3)低氧性病理生理改变是其发病机理的基础和临床表现的根据;
(4)脱离低氧环境则病情一般呈好转甚至痊愈。

常见的高原病有以下几种:
(1)急性高原反应;
(2)高原昏迷;
(3)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4)高原高血压;
(5)高原心脏病;
(6)高原肺水肿;
(7)混合型高原病等。

什么叫高原肺水肿?高原肺水肿的特点是什么?
    高原肺水肿是高原地区急剧缺氧而引起的特发疾病,是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生于初次迅速进入高原或从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或高原居民在平原居住一段时间后重返高原者。导致高原肺水肿的基本条件是海拔高度、寒冷和个体差异。前两项是外部条件,后一项为内在因素--对缺氧的适应能力较差所致。
  高原肺水肿的特点是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取决于能否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只要诊治及时,绝大多数人3-6天可痊愈,延误诊断而得不到治疗可发生死亡。若并发高原昏迷或严重感染,则预后很差。
  凡迅速进入高原的患者,在急性高原反应的基础上,出现剧烈头痛,极度疲乏无力,呼吸困难,持续性干咳,唇舌紫绀,面色苍白或呈灰土色,即应警惕病的发生。如咳嗽,咳出淡黄或粉红色泡沫样痰,或于咳嗽后肺部听到湿性啰音,及辅助检查如:胸透,胸片所表现,高原肺水肿的诊断即可成立。

高原肺水肿是怎样产生的?
  高原肺水肿的主要病因是高原低氧。但各种诱因对本病发病也有一定关系。目前,认为高原肺水肿的发病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1)低氧刺激使血液重新分布,肺血流量増加。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外周血管收缩,而心脏、肺、脑等的血流量增多。
  (2)低氧引起肺小动脉痉挛,肺动脉压力增高。
  (3)缺氧直接或间接造成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损害,通透性增强,使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进入肺泡,形成肺水肿。
  (4)缺氧所致肺血管内血栓形成。由于缺氧导致肺毛细血管内广泛的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加重肺动脉高压,使肺循环障碍,肺血流分布不均。
  上述因素可以相互影响。肺动脉压力增加、肺毛细血管的缺氧损害、通透性增强、肺血流量增加、肺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等,导致肺水肿。
  高原肺水肿的诱因是寒冷、劳累和感染。高原肺水肿的发生与个体差异、易感性的遗传因素也有关。

怎样预防高原肺水肿?
  高原肺水肿虽然有一定的危险,但只要我们对该病有充分的认识,并在思想上高度警惕,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高原肺水肿患者进入高原时,可服用硝苯吡啶、双氢克尿噻、高原安颗粒、胶囊、人参等药物预防;到高原后,尽量减少活动,有条件可间断低流量吸氧。患过高原肺水肿的人容易再次发病,对这些易患者在进入高原前,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精力充沛,不要在发烧、感冒时进入高原。
  高原肺水肿并不只是初进高原的人才发生,长期居住高原的人也应做好高原肺水肿的预防工作。

什么是高原脑水肿?它有什么特征?
  高原脑水肿是人体急速进入高原或从高原迅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时以及久居高原者在某些因素(如过劳、上感、剧烈运动、精神剧变等)的诱发下导致机体对高原低压性缺氧不适应,由于脑缺氧而引起的严重脑功能障碍,出现严重的神经精神症状、甚至昏迷或供给失调的一种高原特发病,属急性高原病中最严重型之一。

高原脑水肿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显著的低氧血症;
  (2)明显而严重的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如剧烈的头痛、恶心、频繁呕吐以及脑皮层功能紊乱或意识障碍,可出现生理反射异常及病理反射;
  (3)脑脊液检查有压力升高﹥1.76Kpa,蛋白可有轻度增加,而余项正常;
  (4)可见眼底视网膜和(或)视乳头水肿,可有渗出,点片状或火焰状出血,中心静脉瘀滞;
  (5)脑电图均异常;
  (6)头颅CT可见脑水肿征象,MRI可提示蛋白质含水量增加;
  (7)病理检查均见到脑水肿存在,大脑表面及脑膜血管明显扩张充血,脑实质高度水肿,散在灶性出血以及脑软化等。

高原脑水肿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据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高原医学学术讨论会推荐稿,高原脑水肿的诊断标准为:
  (1)近期抵高原后发病,一般在海拔3000米以上发病。
  (2)神经精神症状体征表现明显,有剧烈头痛、呕吐、表情淡漠、精神忧郁或欣快多语、烦躁不安、步态蹣跚、供济失调(Romberg征阳性)。随之神志恍惚、意识朦胧、嗜睡、昏睡以致昏迷,也可直接发生昏迷。可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脑膜刺激征及/或锥体束征阳性。
  (3)眼底检查:可出现视乳头水肿及/或视网膜出血、渗出。
  (4)脑脊液: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及蛋白质含量无变化。
  (5)排除急性脑血管病,急性药物或一氧化碳中毒、癫痫、脑膜炎、脑炎。
  (6)经吸氧、脱水剂、皮质激素等治疗及转入低海拔地区症状缓解。

高原脑水肿是怎样诱发的?
  高原缺氧无疑是发生高原脑水肿的根本原因,亦即缺氧是其明确的病因,但其发生常因下列因素而诱发:
  (1)急性高原反应。大量文献报道发生高原脑水肿之前常有急性高原反应症状。
  (2)感染。特别是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可增加机体耗氧量,加重缺氧而诱发高原脑水肿,上感诱发HACE16.6%-40.8%。
  (3)过劳、剧烈运动,使机体氧耗量增加,加重缺氧,这两者占HACE诱因的17-31.3%。
  (4)情绪异常、精神过度紧张、恐惧、悲愤、易怒等使代谢增加,耗氧量增加,同时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强,都易发生HACE。
  (5)气候恶劣,寒冷,以及大量饮酒、发热等均可加重缺氧而诱发此病。
  (6)各种肺部疾病降低肺功能以及影响造血系统的疾病,都可削弱机体对缺氧的适应能力而易发本病。
  (7)个体差异。有不少高原脑水肿患者在发病前无明确诱因,在平原用吸入不同组合氧及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测试人体引周化学感受器功能,发现曾有多次严重高原反应者对低浓度氧及二氧化碳的通气反应能力呈显著降低,表明他们不能很好通过呼吸系统进行代偿的个体差异。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发生高原脑水肿的主要诱因。
  (8)值得一提的是西藏军区总医院曾发现有3例拒食患者也发生了脑水肿。
  (9)登高的速度。急速登高时,机体的适应性尚未充分发挥,易致缺氧症。
  (10)海拔高度。海拔愈高,大气压及氧分压愈低,愈易发病。随着海拔的增高,HACE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这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预防高原脑水肿的措施是什么?

  预防高原脑水肿具体措施如下:
  (1)在进入高原前应作全面的健康检查,对患有严重的心肺疾病,影响肺功能和血流系统疾病者,以及经吸入低氧高二氧化碳浓度混合气体作高原模拟实验,结果有通气不良者,均不宜进入高原。
  (2)临进入高原前1-3周内,应加强耐氧训练,如进行长跑、爬山、打球等体育锻炼。
  (3)进入高原前1-2天,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禁烟酒,避免受凉感冒。如正患上呼吸道感染或肺部感染,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急性发热,待治愈后再进入高原为宜。
  (4)乘车进入高原者,最好是进行阶梯式进入。
  (5)在行进至高原途中,应注意保暖,防寒。
  (6)刚进入高原环境,应加紧休息,不宜进行中等强度以上的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以免增加机体的耗氧量。
  (7)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使进入高原人增加对该病的防治知识,消除紧张、恐慌的心理。
  (8)对初入高原者,特别是大批人员同时进入者,医务人员应加强巡视,尤其要加大早晨及夜间的巡视次数,同时要求大家互相关心、照顾,发现患者,及时报告,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如何抢救高原昏迷?
  高原昏迷一旦发病,病情十分危重,应立即就地进行抢救,条件允许者可在不中断治疗的情况下转往低海拔地区。目前常用的抢救措施有:
  (1)吸氧:采取持续加压给氧,氧流量为2-4升/分,严重病人可间断加大到4-6升/分,直到病人清醒。若昏迷严重并伴有呼吸衰竭的病人,可给予人工呼吸机正压给氧和辅助呼吸。
  (2)低温疗法:用冰水袋放置在病人的头颈、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使体温降低正常以下,这样可以降低机体的耗氧量,对缺氧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3)脱水剂的应用:脱水剂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
  常用的药物:①地塞米松。
  ②20%甘露醇、25%山梨醇,两药作用相同。
  ③利尿剂。
  (4)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物:脑细胞缺氧、造成脑组织的能量供应不足致使脑组织发生损害,因此可使用ATP、辅酶A、细胞色素C等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物。
  (5)控制和预防感染:根据病情可选用1-2种抗菌素药物。


户外常识系列之76-------手机短讯在戶外安全上的应用
手机短讯在戶外安全上的应用

以下两段短讯文字可以应用在手机短讯上,使用者可以预先将短讯内容储存于手机内,以备使用。
使用时,只须填上行程资料,即可以短讯形式通知你的家人、亲人及朋友你的去向。

 

 

户外常识系列之77---------创伤救护

图片来源于:
http://military.club.china.com/data/thread/12171906/2015/45/44/7_1.html

现代救护
  什么是现代救护
  ▲现代救护是立足于现场的抢救,在医院外的环境下,“第一反应人”应对伤病员实施有效的初步紧急救护,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
  ▲在紧急情况下,要求救护员在最短时间内排除一切可能出现的危险,确保在场人员的安全。
  应该怎样做
  ▲ 表明身份 对伤病员进行救护服务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身份:“我是救护
  员,我现在对你进行救护,请你配合”,以解除伤病员的疑虑。如果伤病员已丧失意识,则要向周围的人说明。
  ▲ 心理安慰 在检查处理伤情的同时,还应该安慰伤病员对其实施心理支持,以减轻其思想负担和因过度惊恐造成的心理创伤。
  
  现场救护的基本任务
  ▲检伤分类,分出轻重缓急,对伤病员进行分级处理;
  ▲救命为主,保持气道通畅、氧的供应,保证循环;
  ▲迅速呼叫“120”
  ▲迅速安全转运伤病员。

  生命链
  什么是“生命链”?
  “生命链”是指从“第一反应人”发现伤病员开始,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抢救的一个系列过程,它包括四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序列,也叫链条,即“早期通路、早期徒手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创伤救护
     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轻者造成体表损伤,引起疼痛或出血;重者导致功能障碍、残疾,甚至死亡。
  创伤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
  创伤现场救护技术
  遇到出血、骨折的伤病员,救护人员首先要保持镇静,做好自我保护,迅速检查伤情,快速处理伤病员,同时呼叫急救电话或场馆的急救人员。
  1. 止血技术
  出血,尤其是大出血,属于外伤的危重急症,若抢救不及时,伤病人会有生命危险。止血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
  现场止血方法常用的有四种,使用时根据创伤情况,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将几种止血方法结合一起应用,以达到快速、有效、安全的止血目的。
  ▲指压止血法
  直接压迫止血:用清洁的敷料盖在出血部位上,直接压迫止血。

  间接压迫止血: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动脉血运,能有效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敷料或其他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填塞止血法
  用消毒纱布、敷料(如果没有,用干净的布料替代)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
   重点提示:
  救护员只能填塞四肢的伤口。

   ▲止血带止血法
  上止血带的部位在上臂上1/3处、大腿中上段,此法为止血的最后一种方法,操作时要注意使用的材料、止血带的松紧程度、标记时间等问题。  
   重要提示:
    如遇到有大出血的伤病人,一定要立即寻找防护用品,做好自我保护。迅速用较软的棉质衣物等直接用力压住出血部位,然后,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

  2. 包扎技术




  快速、准确地将伤口用自粘贴、尼龙网套、纱布、绷带、三角巾或其他现场可以利用的布料等包扎,是外伤救护的重要环节。它可以起到快速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污染,减轻疼痛的作用,有利于转运和进一步治疗。
  ▲绷带包扎
  ①手部“8”字包扎
  它也同样适用于肩、肘、膝关节、踝关节的包扎。
  
  ②螺旋包扎
  适用于四肢部位的包扎,对于前臂及小腿,由于肢体上下粗细不等,采用螺旋反折包扎,效果会更好。

      ▲三角巾包扎
  ① 头顶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部外伤的伤员。
  ② 肩部包扎:适用于肩部有外伤的伤员。
  ③ 胸背部包扎:适用于前胸或后背有外伤的伤员。
  ④ 腹部包扎:适用于腹部或臀部有外伤的伤员。
  ⑤ 手(足)部包扎:适用于手或足有外伤的伤员,包扎时一定要将指(趾)分开。
  ⑥ 膝关节包扎:同样适用于肘关节的包扎,比绷带包扎更省时,包扎面积大且牢固。

  重点提示:
  在事发现场,遇到有人受伤时,应尽快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伤病员进行简单包扎,然后呼叫120或场馆内的急救人员。

  3. 特殊伤的处理
  ▲颅脑伤
  颅脑损伤脑组织膨出时,可用保鲜膜、软质的敷料盖住伤口,再用干净碗扣住脑组织,然后包扎固定,伤员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气道通畅。
  ▲开放性气胸
  应立即封闭伤口,防止空气继续进入胸腔,用不透气的保鲜膜、塑料袋等敷料盖住伤口,再垫上纱布、毛巾包扎,伤员取半卧位。
  ▲异物插入
  无论异物插入眼球还是插入身体其它部位,严禁将异物拔除,应将异物固定好,再进行包扎。
  重点提示:
  对于特殊伤的处理,一定要掌握好救护原则,不增加伤员的损伤及痛苦,严密观察伤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呼吸、心跳),迅速拨打120。

  4. 骨折固定技术
  ▲概述
  骨折固定可防止骨折端移动,减轻伤病员的痛苦,也可以有效地防止骨折端损伤血管、神经。
  在遇有骨折伤病员时,应保持沉着冷静。
  尽量减少对伤病员的搬动,迅速对伤病员进行固定,尽快呼叫120,以便他们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处理伤病员。
  ▲骨折现场固定法:
  ①前臂骨折固定
   利用夹板固定
   利用身边可取到的方便器材固定
   ②小腿骨折固定方法
  小腿骨折可利用健肢进行固定
   ③骨盆骨折固定

  5. 搬运技术
  经现场必要的止血、包扎和固定后,方能搬运和护送伤员,按照伤情严重者优先,中等伤情者次之,轻伤者最后的原则搬运。

  对怀疑有脊柱骨折的伤病员必须采用“圆木”原则进行搬运,使脊柱保持中立。
  在搬运全过程中,要随时观察伤病员的表情,监测其生命体征,遇有伤病情恶化的情况,应该立即停止搬运,就地救治。

     对于严重外伤的伤员,尽量由专业医务人员搬运。


有一颗浪迹天涯的心,寻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电话:155490582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2231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7518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2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户外常识系列之78---------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适应症
  心肺复苏适用于由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严重创伤、电击伤、溺水、挤压伤、踩踏伤、中毒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



   心肺复苏概述
  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的伤病员,心肺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时间 。
  在心跳呼吸骤停后4分钟之内开始正确的心肺复苏,8分钟内开始高级生命支持者,生存希望大。

   重点提示:
  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现场及时开展有效的抢救非常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心肺复苏技术。

  心肺复苏操作程序

  步骤一:判断意识。轻拍伤病员肩膀,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

  步骤二:高声呼救。“快来人啊,有人晕倒了,快拨打急救电话”或赶快呼叫急救人员。


  步骤三:将伤病员翻成仰卧姿势,放在坚硬的平面上。

  步骤四:打开气道。成人: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90°)。

   步骤五:判断呼吸


  一看,看胸部有无起伏
  二听,听有无呼吸声
  三感觉,感觉有无呼出气流拂面
   重点提示:
  判断呼吸的时间不能少于5—10秒钟

  ▲步骤六:口对口人工呼吸

  救护员将放在伤病员前额的手的拇指、食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病员口唇,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
  吹气时间为1秒钟以上。
  吹气量700—1100毫升(吹气时,病人胸部隆起即可,避免过度通气),吹气频率为12次/分钟(每5秒钟吹一次)。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为12—16次/分钟。  

   ▲步骤七: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两乳连接水平

  按压方法:
  ①救护员用一手中指沿伤病员一侧肋弓向上滑行至两侧肋弓交界处,食指、中指并拢排列,另一手掌根紧贴食指置于伤病员胸部。



  ②救护员双手掌根同向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双臂伸直 ,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30次。

  ③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下压深度4—5厘米,放松时保证胸壁完全复位,按压频率100次/分钟。正常成人脉搏每分钟60—100次。

  重要提示:按压与通气之比为30:2,做5个循环后可以观察一下伤病员的呼吸和脉搏。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伤病员面色、口唇由苍白、青紫变红润;
  恢复自主呼吸及脉搏搏动;
  眼球活动,手足抽动,呻吟。
  复原(侧卧)位

  心肺复苏成功后或无意识但恢复呼吸及心跳的伤病员,将其翻转为复原(侧卧)位。
  ▲步骤一:救护员位于伤病员一侧,将靠近自身的伤病员的手臂肘关节屈曲成90°,置于头部侧方。
  ▲步骤二:另一手肘部弯曲置于胸前
  ▲步骤三:将伤病员远离救护员一侧的下肢屈曲,救护员一手抓住伤病员膝部,另一手扶住伤病员肩部,轻轻将伤病员翻转成侧卧姿势。
  ▲步骤四:将伤病员置于胸前的手掌心向下,放在面颊下方,将气道轻轻打开。


成人CPR急救示范录像
http://depts.washington.edu/learncpr/chinese/videodemo/adult-cpr-video.html

 

smilesmile找到一份成人CPR急救示范录像,可供学过CPR的且有急救证的同学温习 big smile
http://depts.washington.edu/learncpr/chinese/videodemo/adult-cpr-video.html



专家建议: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高原病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拉萨5月5日专电(记者边巴次仁)西藏旅游正在迎来又一个暖春。越来越多的游客在向往神秘的西藏之旅的同时,也非常担心高原病。对于这样的担心,专家建议,进藏游客一定要科学认识和对待高原病。

    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由于高原低氧环境引起的人体低氧性疾病,统称为高原病。专家指出,感冒、发高烧、过度疲劳等都是高原病的诱发因素。

    调查发现,在海拔3000米、3700米、3900米和4520米四个不同高度的人群,其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分别为40%至57.3%、63.8%、89.24%和100%。

    专家说,每年都有游客因高原病被急救,但也不时有无氧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消息传来,这说明人体具有十分神奇的适应能力。同时,由于专家对高原病病因和治疗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目前我国对高原脑水肿和高原肺水肿两种最常见的急性高原病的治愈率已达到99%。因此,高原病并不可怕。

    西藏高山病心血管病研究所有关专家指出,依据人体进入高原时间的长短,高原病的临床可分为急性高原病和慢性高原病。急性高原病通常指人体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的当时或数天内发生的因高原低氧环境引起的疾病。病人多有头痛、头晕、心悸、气急、乏力或恶心呕吐等低氧性症状。按其临床表现特点又可分为三种临床类型:急性高原反应、急性肺水肿和急性高原脑病。后两者可合并存在。

    急性高原反应是由低海拔进抵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数小时到数天内发病,常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心悸、胸闷、气短、乏力、食欲不振、睡眠障碍、外周水肿、尿少等症状。一般经休息或对症处理数日内即可缓解或消失。

    进藏游客如何应对高原病呢?专家建议:游客在进藏前几天,必须要休息好,不要做剧烈运动;下飞机后,最好不要提重物或跑步;进藏当天一定要在下榻的宾馆休息,尽量避免会客、宴请和参观等户外活动。同时,游客在进藏前三天开始服用“心痛定”“诺迪康胶囊”或“索罗玛宝胶囊”(红景天胶囊)。这几种药物经过数次成都到拉萨的航空实验证实,对预防高原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如果在高海拔地区进行剧烈活动,将加重人体缺氧和耗氧量,极易造成高原病。同时,进藏后不要急于到更高海拔地区旅游,待到身体适应后再去旅游也不迟。

    专家同时提醒,患有重感冒,高烧、急慢性肺部疾病、严重心血管等疾病的人和晚期孕妇以及3岁以下儿童最好不要到高海拔地区旅游。

    游客进藏后感到身体不适怎么办?专家认为,首先要休息、吸氧;其次,如果3至4个小时发现病情没有好转,必须立即到大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要“硬扛”,这样会加重病情。

 

 

户外常识系列之79-------------<<你是否合适参加户外活动之风险评估表>>

ID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姓別__________

户外活动比一般旅游有更大风险,户外有风险,活动需谨慎,无论老驴,新驴还是腐败驴都的做户外活动风险评估表,以确保您与以上活动相适应,这更多的确则是为参加活动队员自身安全的确考虑.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您的年龄------(    )
a18岁以下(0分);b18到30岁(5分);c30到60岁(3.5分);D60岁以上(2.5分)

2您的教育程度-------(     )
a高中以下含高中(1分);b专科(2分);c本科(3分);D研究生及以上(4分)

3你的是否有以下不适合以及参与有限户外活动的确疾病------(     )
a心脏病,高血压以及糖尿病(0分);b癌症(1.5分);c哮喘已及呼吸系统疾病(2分);d没有以上疾病(5分)

4目前的确职业状况------(    )
a无业及退休(1分);b自由职业者(2分);c企事业单位固定工作(3分);d私营业主(5分)

5目前参加户外活动的资金来源-----(    )
a工资+储蓄(4分);b股票,债券,黄金,期货,基金权益类投资收益(4.5分);c外币现钞以及外汇汇款结汇(4分);d信用卡以及银行贷款(2.5分)e保险(1.5分)

6进行户外活动的确目的--------(    )
a在原有的确经济基础上进行身体锻炼以及开阔视野(4分);b寻找刺激的确快感(3.5分);c交友(3分);d在身体健康锻炼的确基础上寻找刺激(5分)

7您的户外活动知识------(    )
a完全不了解(0分);b略有了解,但是不懂活动的确技巧(2分);c有一定的了解,懂得户外 活动的技巧(3分);d认识充分,并懂得户外活动场所的确技巧(5分)

8您的户外活动经验------(     )
a无户外 活动经验(1分);b少于2年(2分);c2到5年(4分);d五年以上(5分)

9.您的户外活动爱好-----(     )
a海洋,森林,草原(4分);b沙漠(5分);c大山(3.5分);d休闲登山(2.5分)

10您进行户外活动资金占家庭总资产的-------(     )
a20%以下(1分);b20%到50%(2分);c30%到50%(4.5分);d50%以上(5分)

11您的户外活动期限------(    )
a5年以上(1分)b3到5年(2分)c1到3年(3分)d1到6个月(5分)(含1个月以下)

12你进行户外活动的方法------(    )
a自己看地图,叫上亲朋好友去目的地(5分);b跟旅行社去(4.5分);c跟专业的确户外活动网站去(3.5分);d自己一个人单独去(1.5分)

13.您对户外领队的期望-----(    )
a完全能手,能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有旅游以及户外活动经验的确优先考虑(5分);b可以避组织一般户外活动策划,带路,有处理突发事件能力但领队户外经验不足(3.5分);c完全没有户外经验丰富的领队(0分)

14您如何看待户外活动的风险-----(    )
a有风险,但还会坚持(5分);b受到一定影响,但不会影响生活质量(3.5分);c平常心看待,对情绪没明显影响(6分);d很正常,户外活动有风险,没有人能确保户外活动可以非常安全(7分)

您以上得分总计为_______分
超过45分为积极性,
稳健型30到44分,
保守型15到29分,
15分以下不适合参加户外活动

您的户外活动场所风险承受等级为
积极性-----适宜参加高风险的户外活动,
稳健型-----可以参加一般的休闲户外活动
保守型-----适合参加符合自己身体条件的确户外活动

資料來源於網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7 21:02:11编辑过]
有一颗浪迹天涯的心,寻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电话:155490582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2231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7518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2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轉貼】台灣山岳雜誌---登山新知(54期~70期)

 

 

資料來源:台灣山岳雜誌
  
54期 P122~123 登山小撇步--輕鬆走路的八種技巧
  
56期 p128~129 帶隊上山安全守則---響導上山要多八招  
  
57期 p132~133 野外救命靠這一包---個人急救包的準備與應用  
  
58期 p132~133 救命小背包  
  
59期 p120~121 處理山中排遺的學問
  
59期 p132~133 新野外環境禮儀LNT  
  
59期 p134~135 登山外科藥物及醫材大總匯  
  
60期 p30           鞋帶綁緊有撇步
  
60期 p140~141 三種有效的高山病用藥
  
61期 p30 走出自己的節奏
  
61期 p36 布農阿嬤解讀山芋特性
  
61期 p120~121 登山安全飲水必備---把濾水器帶上山
  
62期 p16 專家喝水方式任你選
  
62期 p18 惡劣環境的炊煮要訣
  
62期 p24 四味食用野菇蒐集
  
62期 p130~131 野外醫療急救訓練---救命黃金72小時  
  
62期 p142~143 野外急性過敏處置
  
63期 p16 從三層衣著到多層膜
  
63期 p18 簡便省力的扁帶背負法  
  
63期 p130~131 失蹤與高山症之探討
  
63期 p140~141 登山常用的內科藥物表---隊醫的私房藥單  
  
64期 p18 高山寒地的\"風\"\"水\"觀
  
64期 p20 天寒地凍吃什麼熱呼呼
  
64期 p138~139 鑽行密箭竹林的技巧
  
64期 P150~151 急性腹痛不容輕忽  
  
65期 p18 四大觀念幫你正確選鞋  
  
65期 p20 讓你的裝備輕起來
  
65期 p130~131 登山心路三部曲
  
65期 p142~143 上山 肚子不乖怎麼辦?  
  
66期 p14 選購第一顆登山睡袋七大要點  
  
66期 p16 鞋帶收尾與腳跟固定法
  
66期 p124~125 用攀岩帶動生命成長  
  
66期 p130~131 台灣首屆Petzl救難系統訓練
  
66期 p134~135 從醫學談女性登山
  
67期 p14 裝備分袋管理 妙用無窮
  
67期 p16 裝備功能與品質的相對與絕對
  
67期 p124~125 山是一所大學堂
  
67期 p130~131 將心比心對待大自然
  
67期 p136~137 「登山頭痛」令人頭痛
  
68期 p16 聞蜂喪膽話虎頭蜂
  
68期 p18 雨天登山穿戴對策
  
68期 p132~133 走!一起上山領禮物
  
68期 p138~139 高山醫學初體驗
  
68期 p140~141 本土疫疾___恙蟲病與登革熱
  
69期 p18 懂得彈性變通 登山好輕鬆
  
69期 p20 瘦稜崩璧 架設確保通行技術
  
69期 p136~137 DIY竹片雪樁妙用多
  
69期 p142~144 登山嚮導員授證檢定的再思考
  
69期 p148~149 出國旅遊小心傳染病
  
70期 p14 暗夜摸黑上山有一套
  
70期 p16 瘦稜崩壁 無確保點通行技術
  
70期 p132~133 請隨身攜帶危機意識
  
70期 p140~141 46天協尋南湖失蹤隊員
  
70期 p142~143 瘧疾與黃熱病的防治
  
71期 p14 ABC背包打包法
  
71期 p16 搭設外帳六個小技巧
  
71期 p104~105 帶隊上山視如家人
  
71期 p110~111 LNT巡禮瓦拉米
  
71期 p112~113 膝關節的日常保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12 17:22:31编辑过]
有一颗浪迹天涯的心,寻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电话:155490582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5

主题

5086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3651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6-8 1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话是个好男人  顶
当我逝去以后,我的灵魂永远在大山和清泉之间游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2231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7518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山小撇步--輕鬆走路的八種技巧(54p122) 01.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12 17:25:50编辑过]
有一颗浪迹天涯的心,寻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电话:155490582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2231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7518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山小撇步--輕鬆走路的八種技巧(54p123) 0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2231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7518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7: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帶隊上山安全守則---響導上山要多八招(56p128) 0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2231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7518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帶隊上山安全守則---響導上山要多八招(56p129) 0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2231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7518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2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野外救命靠這一包---個人急救包的準備與應用(57p132)
  

  
野外救命靠這一包---個人急救包的準備與應用(57p13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30 21:29:25编辑过]
有一颗浪迹天涯的心,寻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电话:155490582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2231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7518
 楼主| 发表于 2010-6-27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台灣山岳雜誌58期 (Feb-Mar.2005).....p132~133
  
救命小背包(58p132)
  

  
救命小背包(58p13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30 21:30:46编辑过]
有一颗浪迹天涯的心,寻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电话:155490582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2231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7518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2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資料來源:台灣山岳雜誌59期 (Apr-May.2005).....p133  
  
新野外環境禮儀L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30 21:32:11编辑过]
有一颗浪迹天涯的心,寻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电话:155490582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2231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7518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2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處理山中排遺的學問  
  

  
資料來源:台灣山岳雜誌59期 (Apr-May.2005).....p121  
  
處理山中排遺的學問  
  
 
有一颗浪迹天涯的心,寻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电话:155490582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2231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7518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2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山外科藥物及醫材大總匯  
  

  
資料來源:台灣山岳雜誌59期 (Apr-May.2005).....p135  
  
登山外科藥物及醫材大總匯   
  
 
有一颗浪迹天涯的心,寻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电话:155490582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2231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7518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鞋帶綁緊有撇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30 21:35:51编辑过]
有一颗浪迹天涯的心,寻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电话:155490582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2231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7518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種有效的高山病用藥(1)
  

  
資料來源:台灣山岳雜誌60期 (06-07.2005).....p141
  
三種有效的高山病用藥(2)
  
 
有一颗浪迹天涯的心,寻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电话:155490582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2231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7518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2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出自己的節奏
  
  
有一颗浪迹天涯的心,寻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电话:155490582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10 04:50 , Processed in 0.30467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