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原创]登绝壁公路 走晋陕峡谷 攀华岳顶峰 23天5000公里饱览豫山陕风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0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13.jpg

路边有个珍珠泉。当地人把它当做圣水一样。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2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17.jpg

白龙洞附近的风光。

 

 

 

1120.jpg

 郭亮村的山上到处长着山楂树,火红的山楂果看上去很诱人。但要到10月下旬才完全成熟好吃。

 

 

1123.jpg

终于碰上几个来郭亮村旅游的游客了。

 

 

1129.jpg

 

1132.jpg

来郭亮村绘画写生的学生随处可见。

 

 

 

1136.jpg

偶尔也看见到摩托骑行队伍。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0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午11点钟,我们走回到郭亮村口。往昨天来的方向走,就是天池,再下去就是郭亮洞。

 

    天池的由来是这样的,据说原来这里只是一条峡谷,长326米,最宽处31米,最深处62米。峡谷底红石岩层清晰,多级瀑布,水潭连接,水击石壁,声如雷鸣龙吟,被称作龙吟峡。1975年,郭亮人从山下抬沙子,背水泥,攀爬天梯,在此筑坝修成水库。水库坝高39米,蓄水量19万立方米。成为郭亮一景,这个小水库便被称为天池。 站在天池旁,看那如练的白瀑、那碧绿的湖水、那青葱的远山、那漂浮的蓝天白云,确实是一种享受。

 

    下午就要离开郭亮村了,我们再次拜访了郭亮洞。在洞口看那雄峻壮观的绝壁,看那崖上人家静静地屹立着的石墙黑瓦及崖边的黄榆树,使我对生活在这绝壁之上的人充满由衷的好感和敬意。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0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40.jpg

天池是郭亮村的主要景观之一。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1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48.jpg

 


  1975年,郭亮人从山下抬沙子,背水泥,攀爬天梯,在此筑坝修成水库。水库坝高39米,蓄水量19万立方米,成为郭亮一景。
  站在池边观景,只见蓝天白云,山清水秀。

 

 

1156.jpg

 

 

1160.jpg
 

站在天池旁,看那如练的白瀑、那碧绿的湖水、那青葱的远山、那漂浮的蓝天白云,确实是一种享受。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73.jpg

 

 下午就要离开郭亮村了,我们再次拜访了郭亮洞。在这里,我的心始终不能平复下来,郭亮人的精神震撼着我。

 

1174.jpg

 

  在郭亮洞里看对面的绝壁,对比与反差之美。

 

 

1180.jpg

  在洞口看那雄峻壮观的绝壁,看那崖上人家静静地屹立着的石墙黑瓦及崖边的黄榆树,使我对生活在这绝壁之上的人充满由衷的好感和敬意。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吃过午饭,我们开车前往郭亮村的东线旅游。

 

    沿着一条极其狭窄的小公路东行,大约在距郭亮村口两公里远的地方,路边有一块天梯的牌子。

 

    天梯是郭亮村著名景观,资料介绍:天梯高130余米,有720级台阶,依山而修。宽1.2米,窄处0.4 米,有几步需弯腰侧身才能通过,一脚蹬空便有坠崖之险。据传,天梯是北宋名将牛臬在太行驻兵时修建。后经明清两代多次扩修,成为要道。天梯是郭亮历史的见证,也是郭亮封闭贫穷的象征。在郭亮洞修通以前,据说郭亮村人都是经天梯出入郭亮村的。还据说:当年郭亮村13壮士开凿隧洞之前,他们曾在面对天梯举拳宣誓。当地民谣唱到:层层石阶级级险、 辈辈出山步步难、 悠悠岁月年年走 、嘘嘘喘息声声叹、赳赳硬骨拳拳心、 当当铁锤叮叮钎、 铮铮盟誓谔谔语 、爷爷不叫孙孙攀。

 

    出来旅游之前,曾看到不少帖子谈到可以逃票从天梯爬上郭亮村,省去几十元门票钱,但也有帖子说天梯旁埋伏着管理人员,常常使得爬上来的人空喜一场。

我们把车停在天梯旁的公路边,往两边仔细搜寻也没发现一个值守的工作人员。可能我们来的季节是淡季,本来整个郭亮就没有什么游客,这里也就没有人来管理值守了。站在公路边朝山下望去,我们所站的天梯位置正处于高达百米的绝壁之上,往山下眺望,依稀可见山下的村落和道路。

 

    “天梯”牌子的旁边有一条小路没入草中。顺着小路前行,一条石块铺成的不规则道路沿着绝壁蜿蜒向下延伸,这些石块很多都是活动的,走在上面必须很小心,小路窄而倾斜,恐高的人走在上面估计不敢睁眼往下张望。

 

    我们三人出于好奇,依次从天梯往山下走。不到十几分钟,我已走过天梯最险路段,下到近百米高的绝壁之下,进入坡度平缓的树林之中。三人都下来之后,大家认为我们已体会了走天梯的生活,于是就原路返回到绝壁顶上。

 

    平心而论,就道路的艰险程度来说,郭亮的“天梯”还称不上极致。我上半年在湖北利川攀爬鱼木寨,所走过的“亮梯子”和“手爬岩”,难度都比这大许多。

但就郭亮村人世世代代仅仅依靠这条路与外界联系、依靠其生存来说,也确实是太艰难了。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0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201.jpg

郭亮村的天梯既是一个著名景点,也是一条逃票之路。旺季游客多时,据说常有人在天梯旁值守,捉拿逃票者补票。
  我们来这里时,没有见到一个人影。

 

 

1202.jpg

 站在郭亮的天梯处,眺望山下。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0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203.jpg

 

 

1205.jpg

“天梯”牌子的旁边有一条小路没入草中。顺着小路前行,一条石块铺成的不规则道路沿着绝壁蜿蜒向下延伸,这些石块很多都是活动的,走在上面必须很小心,小路窄而倾斜,恐高的人走在上面估计不敢睁眼往下张望。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0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207.jpg

 

顺着小路前行,一条石块铺成的不规则道路沿着绝壁蜿蜒向下延伸,这些石块很多都是活动的,走在上面必须很小心。

 

 

1204.jpg

 我们三人出于好奇,依次从天梯往山下走。

 

 

1212.jpg

连患有恐高症的老婆也兴致勃勃,从天梯一路下行。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0 1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太行线路的魅力最大的在于她的灵活多样性和线路变化大,景色雄伟美丽壮观更是如此,楼主文字详实、摄影不凡,赞!
风景在路上,快乐在心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牛行天下户外在2013-1-10 19:23:00的发言:
南太行线路的魅力最大的在于她的灵活多样性和线路变化大,景色雄伟美丽壮观更是如此,楼主文字详实、摄影不凡,赞!

 

感谢鼓励!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208.jpg

下天梯之路

 

 

1210.jpg

走在这样的路上,感觉很刺激。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2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211.jpg

不一会,我们已经下到陡壁之下了。

 

 

1222.jpg

下天梯途中俯瞰山下的村子。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施行之一 298.jpg

 

恩施行之一 302.jpg

上面是湖北利川鱼木寨的“亮梯子”。

 

平心而论,就道路的艰险程度来说,郭亮的“天梯”还称不上极致。我2012年上半年在湖北利川攀爬鱼木寨,所走过的“亮梯子”和“手爬岩”,难度都比这大许多。

但就郭亮村人世世代代仅仅依靠这条路与外界联系、依靠其生存来说,也确实是太艰难了。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沿公路继续前行是会逃站,那是一个自然村,我们没有进村,然后返回。在公路边的碉堡旁,我们停下来参观。

 

    网上有人说这是日本人修的碉堡。也有人说这是拍影视的人为了需要而修的碉堡。我比较认同后一种说法。郭亮村曾是抗日的据点,1939年,我党太行分局派王云青(王好运)、万景祥、万景德在此开展抗日活动。他们住在村民刘玉奇家中,以贩卖牛羊、棉麻为掩护做地下工作;1941年,皮定均将军曾率八路军在此驻扎。

 

    站在这里眺望,极目南太行风光,只见群峰竞秀、层峦叠嶂、沟壑纵横、飞瀑流泉、赤壁千仞、莽莽苍苍,整个万仙胜景尽收眼底,而如此美景,只有我们三人游客在此尽情享受。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0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233.jpg
 

    在公路边的碉堡旁,我们停下来参观。 网上有人说这是日本人修的碉堡。也有人说这是拍影视的人为了需要而修的碉堡。

 

 

1229.jpg

翠微跑到碉堡上去看风景。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0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两点多钟,我们返回旅店向申堂山告别。我请给我提供一个山下南坪那边旅店老板的名字给我。他给我写了一个名字:郎建军,以及他的电话号码。

 

    离开崖上人家时,正遇上申春富正在门前,我们向他道别。他热情邀请我们进他的家里参观。

 

    我们进入他那有了几百年历史的老屋。老房子里的许多东西向我们展现着几百年的岁月沧桑:那陈旧的石墙,那饱经岁月磨砺的门槛,那磨得油光油光的青石地板。

 

    屋里的陈设也告诉我们,哪怕国家再富强,哪怕我们先进的东西已经上了月球,这个为社会作过贡献的人的生活境况一时也难以获得质的改变。这些都是制度设计好了的。就好像三年前我在腾冲乡下遇到的那些还幸存的远征军战士一样,他们虽然也曾为国家和民族流过血、立过功,但这些不被我们的机构和组织承认,那些年过90的老兵还往往靠志愿者们的接济来生活。

 

    我答应申春富,一定把他的照片寄来,然后和他握手告别。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8 09:20 , Processed in 0.17261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