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湖滨

五.一前游舟山群岛、乌镇、溪口、杭、沪之行

[复制链接]

277

主题

1万

回帖

2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9669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西湖 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位于西湖西南角,东接苏堤,南北分别毗邻小南湖和西里湖,为西湖十景之一。

  据记载,花家山麓有一小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因沿溪多栽花木,常有落英飘落溪中,故名“花港”。南宋内侍卢允升曾在此建宅卜居,莳花养鱼,构筑园林,渐成规模。花港观鱼的史称,源出南宋宫廷画师马远所作西湖山水画的画题。清代,康熙南巡至杭时,曾手书花港观鱼景名,并在赏鱼池畔立碑建亭,自此,该景更是声名远播。

  

    全园分为鱼池古迹、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丛林区、芍药圃等七个景区。以鱼和花景观为最,池内蓄养数千条红鲫鱼,或潜或跳,游人投饵,群鱼争食,有声有色,赏心悦目;从池边曲径走去,便是花的世界,仅牡丹有四百多株名贵品种,有“酒醉杨妃”、“娇容三变”等,千姿百态,绚丽多姿,别有情趣。这里一年四季鲜花繁茂,锦鳞戏水,港汊通幽,芳草如茵,是一座集观赏、游憩、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公园。

[此帖子已被 湖滨 在 2007-5-7 16:23:59 编辑过]

享受人生,珍惜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回帖

2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9669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的“夕阳红游”随处可见

在路上的旗帜在西湖高高飘杨

 

 

 

 

 

 

 

 

 

 

 

 

 

[此帖子已被 湖滨 在 2007-5-7 16:26:31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湖滨 在 2007-5-8 21:05:56 编辑过]

享受人生,珍惜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回帖

2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9669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妖精入水

[此帖子已被 湖滨 在 2007-5-7 16:32:59 编辑过]

享受人生,珍惜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回帖

2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9669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子已被 湖滨 在 2007-5-7 17:03:16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湖滨 在 2007-5-8 21:07:20 编辑过]

享受人生,珍惜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回帖

2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9669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子已被 湖滨 在 2007-5-7 17:05:55 编辑过]

享受人生,珍惜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回帖

2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9669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风景区--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又称小瀛洲,岛荫凝秀,园林精雅,文脉蕴藉,丰姿绰约,名列西湖十景,尤以仲秋时节空中月、水中月、塔中月与赏月人心中各有寄托的“明月”上下辉映、神思遄飞而向为秋游者所必到。

  三潭印月岛前身是吴越水心保宁寺寺基,明代绕基筑堤围成湖中湖,清末重构大格局留存至今。

  全岛面积7公顷,居西湖人工三岛之首。岛上水面,南北曲桥,东西土堤,天光云影,碧水镜开,花木扶疏,鱼鸟相悦,亭台雅洁,移步换景。

  小瀛洲南侧近岛湖面,三座宝瓶形小石塔鼎足而立,环塔身等间距开五个圆孔。秋夜赏月时,塔中点燃灯烛,明光透耀,远望犹如满月生辉。游湖客打桨前来,搅动满湖银波,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喻之为海外仙山、宇宙梦境亦不为过。
 

 

[此帖子已被 湖滨 在 2007-5-7 17:11:12 编辑过]

享受人生,珍惜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回帖

2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9669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它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的。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唐十景,足见它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
    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
    苏堤长堤延伸,六桥起伏,为游人提供了可以悠闲漫步而又观瞻多变的游赏线。走在堤、桥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桥头所见,各领风骚:映波桥与花港公园又相邻,垂杨带跨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此帖子已被 湖滨 在 2007-5-7 17:18:57 编辑过]

享受人生,珍惜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回帖

2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9669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外楼”FB特贵,生意好的不得了

 

[此帖子已被 湖滨 在 2007-5-7 17:22:44 编辑过]

享受人生,珍惜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回帖

2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9669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曲院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南宋诗人王洧有诗赞道:“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后曲院逐渐衰芜,湮废。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院风荷景碑亭。遗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一处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曲院风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

[此帖子已被 湖滨 在 2007-5-7 17:26:27 编辑过]

享受人生,珍惜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回帖

2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9669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合塔

 

钱塘江大桥

 

 

军妹卖茶叶,收了三干元

 

[此帖子已被 湖滨 在 2007-5-7 17:34:53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湖滨 在 2007-5-8 21:10:59 编辑过]

享受人生,珍惜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回帖

2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9669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时装美女

 

 

 

 

 

[此帖子已被 湖滨 在 2007-5-7 17:37:35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湖滨 在 2007-5-8 21:12:10 编辑过]

享受人生,珍惜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回帖

2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9669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团园

 

乌镇地处桐乡市北端,西临湖州市 ,北界江苏吴江县,为二省三市交界之处。陆上交通有县

点击查看区位图

级公路姚震线贯穿镇区,经姚震公路可与省道盐湖公路、国道320公路、318公路、沪杭高速公路相衔接。乌镇距桐乡市区13公里,距周围嘉兴、湖州、吴江三市分别为 27 公里 、45 公里和60公里   , 距杭州  、苏州均为80公里,距上海140公里。
  到乌镇可经沪杭高速公路、320国道 、318公路到桐乡,再从桐乡到乌镇,也可经沪宁、杭宁到乌镇。桐乡自早上7:00-17: 00每隔15分钟就有一班中巴车到乌镇 ,交通十分便利 , 乌镇镇内主要以人力三轮车 、出租车为主,景区内交通主要有手摇游船和观光车等。

    乌镇是一个有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1998年乌镇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乌镇古镇保护规划》,规划明确了乌镇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整体发展方向,并将整个古镇划分为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区域控制区四个不同等级的保护区域,提出不同等级的保护措施,保护范围和缓冲面积达198公顷。
        1999年,乌镇东栅区块保护开发工程经过周密调查,制订了《乌镇古镇首期整治保护总体规划》和详细的修复与整治方案,开始实施乌镇古镇保护与开发的东栅工程,简称“东栅景区”。昔日的江南明珠拂去了它的灰尘,重新焕发出动人的光彩。
        2001年,乌镇保护开发东栅工程东栅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以其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跃成为中国著名的古镇旅游胜地。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淳朴秀美的水乡风景;风味独特的美食佳肴;缤纷多彩的民俗节日……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使乌镇成为了东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智慧的传承伴随脉脉书香,在乌镇展现出一幅迷人的历史画卷。开放以来,乌镇每年吸引二百多万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成为浙江省年接待外宾数量最多的单个景点,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景区。

 

[此帖子已被 湖滨 在 2007-5-8 21:21:07 编辑过]

享受人生,珍惜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回帖

2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9669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子已被 湖滨 在 2007-5-8 21:22:22 编辑过]

享受人生,珍惜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回帖

2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9669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子已被 湖滨 在 2007-5-7 17:54:01 编辑过]

享受人生,珍惜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回帖

2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9669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蓝印花布世界闻名,乌镇则是蓝印花布的原产地之一。宏源泰染坊始创于宋元年间,原址在南栅,清光绪迁址于此,系蓝印花布制作基地,也是蓝印花布制品集散中心。
        蓝印花布,俗称“ 石灰拷花布 ”、“ 拷花蓝布 ”,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精品,已有上千年的印染历史,传说由一名叫葛洪的农夫为爱妻所创, 以其价廉物美, 一直流行于民间。其原料土布、染料均来自乡村,工艺出自民间,图案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题材不外乎花卉草木,都是农舍旁 、田埂边常见的,亲切、自然、清新,加之秀气典雅的蓝白二色,具有鲜明的民间和民族特色,在民间工艺美术中一枝独秀。以前,江南一带农村家家户户都使用蓝印花布,窗帘、头巾、围裙、包袱、被子、台布等都可用它来做。染坊西侧的蓝印花布收藏馆中就展出了许多蓝印花布制品。

 

 

 

[此帖子已被 湖滨 在 2007-5-7 17:55:21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湖滨 在 2007-5-7 23:05:44 编辑过]

享受人生,珍惜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回帖

2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9669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传旧时乌镇酿酒业十分发达,明时有酿酒作坊20余家,尤以高公生、顺兴、永盛三家最为著名。现仅存高公生糟坊,原名高公生酱园,始建于明朝初年。所产“三白酒”以其香气浓郁、酒味醇厚、入口柔绵、回味爽净、余香不绝而名声远扬,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庆典时,浙江巡抚高仲越选中乌镇高公生糟坊生产的三白酒列为贡品,进贡皇室享用。高公生糟坊也由此鸿运发达,数百年来一直风靡江南一带,经久不衰。                                      
        糟坊为前店后坊格局。店堂约90平方米,酒作坊占地1300多平方米。日产量约200升,现主要生产三个产品,分别为55℃的三白酒、12℃的白糯米酒以及4℃的甜白酒。这三种酒都是采用传统工艺,经手工酿制而成的。其中三白酒为主打产品。
        何谓三白酒?《乌青镇志》上说:“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此酒醇厚清纯、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宜饮用。以往农村过春节,就用它来招待客人,在乌镇民间,此酒还有一个别名叫“杜搭酒”。民间有谣“ 猫屎芋艿杜搭酒,客人吃了不肯走”。
        三白酒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酿制时,首先将糯米蒸煮成饭,盛在淘箩里以冷水淋凉。再将酒曲饼捣碎,均匀地拌入饭中。而后将饭料倒入酒缸,压平,在中间挖一个小潭,然后将酒缸加盖密封,并用稻草或棉絮捂实保温。数日后,若缸中间的小潭已蓄满酒浆,即可将凉开水倒入缸中,以淹没饭料为准,再封好缸盖捂实。一周后开盖,再放入蒸桶进行蒸馏,如此二蒸二酿后,酒便酿成了。已习惯喝瓶装酒的现代人如今已很少能再看到过这样“土气”的酿酒方法了。
        置身于公生糟坊巨大的蒸笼边看涓涓佳酿滴落坛中,或在老店长条凳上小酌一番,都是偷得半日闲的快事。

 

 

 

 

 

 

[此帖子已被 湖滨 在 2007-5-7 17:58:40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湖滨 在 2007-5-7 23:03:09 编辑过]

享受人生,珍惜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回帖

2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9669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您从宁波去普陀山......宁波到普陀山有两种办法:第一,在宁波“客运北站”坐船到普陀山(买到的是一张快艇票58元,不是到汽车站买一张汽车票30几元,一张快艇票18元,谨防误导,客运北站和汽车北站有5分钟的路)。船是快艇,有60座的舟鹰轮,也有300座的甬旺轮。价钱58元或70元。坐一个小时汽车,再坐一个小时半的快艇,两个半小时到普陀山。6:30第一班,每小时一班,最晚一班下午3:50。  
第二,坐汽车从宁波“北站”或“南站”到舟山的半升洞,再坐船到普陀山。现在坐汽车有时不能直接到半升洞。在买票的时候先问一问,是到定海还是沈家门,或是半升洞。四个小时。  
如果是定海,要转车到半升洞。如果是沈家门,也要转车到半升洞。定海到半升洞要40分钟时间

 

 

[此帖子已被 湖滨 在 2007-5-7 13:32:33 编辑过]

享受人生,珍惜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8863

回帖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5462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07-5-7 1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 19:29 , Processed in 0.0600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