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浅葱

川西 一路偏北。(完)

[复制链接]

37

主题

813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7220
发表于 2007-10-13 2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路,才女成群,令我等仰视!继续顶!

给我时间,我就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

回帖

177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73
发表于 2007-10-13 2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川西民居
一、独特的地域风格。

    它不同于北京之贵、西北之硬、岭南之富、江南之秀,自有其朴实飘逸的风格。

    首先,它体现在住宅布局中的开敞自由。民居建筑特征是以庭院式为主要形式,基本组合单位是“院”,即由一正两厢一下房组成的“四合头”房,立面和平面布局灵活多变,对称要求并不十分严格。院内或屋后常有通风天井,形成良好的“穿堂风”,并用檐廊或柱廊来联系各个房间,灵巧地组成街坊。

    其次,这种风格表现在建筑造型上是轻盈精巧。

    为适应炎热潮湿的气候,民宅建筑多为木穿斗结构,斜坡顶、薄封檐,开敞通透,轻巧自如。建筑的梁柱断面较小,外墙体的高勒脚、半桩台,室内加木地板架空。

    再次,川西民居的飘逸风格,表现在建筑色彩上是朴素淡雅。

川西平原植被较好,四季常青,而民居的建筑色彩十分朴素,多以冷色调为主。瓦为青色、墙为粉色(或灰砖色、梁柱为茶褐色、门窗多为棕色(或木料本色)。其重点装修部分是小门楼,俗称“龙门(或门道)”,但仍是以冷色调为至,常常“雕而不画”。

二、融环境为一体。

    川西民居讲究“天人合一”自然观与环境观。用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设计,建材以木、石灰、青砖、青瓦为主。墙有砖墙、土墙、石块(石板)墙、木墙(木板或原木)、编夹壁墙等;屋顶用小青瓦、草、谷草、山草、石板瓦、树皮瓦等;还有用青厂条子作梁和门杠的。这些就地取用的材料,既经济节约,又与环境十分协调,相映成趣,乡土气息格外浓郁。呈现出一种相互的质感美、自然美。
“天人合一”的环境观把周围的大环境引入封闭的小环境中,形成了人与住宅、环境的和谐统一。

三、亲情味浓厚。

    川西人讲究礼节,喜好聚集娱乐,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国内外首屈一指的茶馆文化也因此而繁荣。这一特点也突出地表现在居住方式和邻里关系上,有一种田园诗歌式的诗意。 这种亲情味,还表现在川西民居的建筑上。如大小院落中的天井与宽屋檐,以及沿街住宅或店铺外的檐廊,便为居住者创造了一个较明朗的生活工作的“公用空间”,供家人纳凉、妇女手工、小孩嬉戏、邻里喝茶下棋以及接待来客之用,使邻里间得以充分交流对话,使蜀人深感“远亲不如近邻”。

四、兼容性较强。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区域,据有关史料,大批移民入川先后发生过几次。因此,川西居住文化也是一种兼容性较强的融合文化,其许多特色的形成,都是在不排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的结果。并未因吸收外来文化而丢失传统,而是在兼容先进文化因素的过程中,形成了适合本地自然与经济条件的,独立形态的文化体系。
见过磕长头的人吗?他们的脸和手都很脏,但是心特别干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主题

2111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0221

荣誉会员热心会员突出贡献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3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太有才了~~~~~
拈花微笑 www.ouroad.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

回帖

177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73
发表于 2007-10-13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甘孜,藏语为“洁白美丽”。据传清康熙元年(1662),五世达赖派弟子霍。曲吉。昂翁彭错到霍尔地区建十三座黄教寺庙,其第一座寺庙――甘孜寺就建在有白色石头的地基上,故名。
    它位于甘孜州西北部。北纬31。24/-32。55/,东经99。08/-100。25/。东邻炉霍县,南靠新龙、白玉县,西依德格县,北界石渠、色达县。面积7358平方公里。1935年红军长征路经甘孜,建立了县的博巴政府和白利、绒巴岔、孔萨区的博巴政府,以及贡萨、林冲、着洛乡的博巴政府。

见过磕长头的人吗?他们的脸和手都很脏,但是心特别干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420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5520
发表于 2007-10-14 0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美的PP当然要顶!
青春的岁月
流浪的生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主题

2111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0221

荣誉会员热心会员突出贡献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14: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子已被 浅葱 在 2007-10-15 14:50:30 编辑过]

拈花微笑 www.ouroad.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主题

2111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0221

荣誉会员热心会员突出贡献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14: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拈花微笑 www.ouroad.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主题

2111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0221

荣誉会员热心会员突出贡献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14: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拈花微笑 www.ouroad.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主题

2111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0221

荣誉会员热心会员突出贡献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14: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拈花微笑 www.ouroad.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

回帖

177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73
发表于 2007-10-15 2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雀儿山为著名的沙鲁里山脉北端最高峰(中部主峰为格聂,南部主峰为稻城亚丁三神山)。
      雀儿山藏名“措拉”,意为大鸟羽翼。冰雪皑皑,巍峨雄伟的雀儿山居沙鲁里山系北段,最高峰海拔6168米,位于德格县境内。该山山势挺拔,壁立于周围十座5500米的群峰之上。故有“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之说。   1951年,解放军以简陋的工具和血肉之躯,历半年时间,建成了雀儿山公路,从此高峻险要的雀儿山、冰峰林立的雀儿山、拥有川藏公路第一高的雀儿山闻名于世。 . . .
见过磕长头的人吗?他们的脸和手都很脏,但是心特别干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936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3866
发表于 2007-10-15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

回帖

177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73
发表于 2007-10-15 2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藏传佛教印经中心之一。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原是著名的德格土司官寨所在地。清雍正七(1729),第十二代德格土司却杰·登巴泽仁,为发展佛教,在其家庙贡钦寺内另建佛殿,刻版印经。其子杰色·索朗贡布继位后,又大兴土木,加以扩建,前后历16年始具规模,原名为德格贡钦寺印经院。印经院共积有21万余块经书刻版和少量佛教画版。
 该院最早刊刻的《三体合璧般若八千颂》,雕镂精致,硃砂刷印,是所藏经版中的精品。印经院创始人第十二代土司主持镌刻甘珠尔时,曾收集当时流传的版本,聘请八帮寺著名学者司徒·却吉迥乃整理,精心审阅校订。历时5年,共刻经版33748块;丹珠尔的刊刻历时7年,共刻经版64512块。这部德格版藏文大藏经,闻名于世,并使印经院由此享有盛名。
 此外,印经院还藏有不少其他珍贵的书版,如西藏医学的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是印经院创建时最早完成的一批刻版。又如《汉区佛教史》、《印度佛教史》(多罗那他著)等,不但是研究汉藏关系和印度古代史的难得资料,其书版也极为稀有。这里是藏族地区藏版最多的印经院,被誉为藏族文化宝库。

见过磕长头的人吗?他们的脸和手都很脏,但是心特别干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

回帖

177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73
发表于 2007-10-15 2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刻版所用木材,采用坚硬的红桦树,  除少数书版的卷末只刻一面外,其余都是两面镌刻。木版先用火熏,烘去湿气,再在阴凉处晾干,使之不易变形。印经院历来注重刻版质量,笔划雕深刻细,别有风格,而在刻书之前,对文字工作尤为重视。负责校雠书稿和缮写的印经院秘书,都是博学之士。
见过磕长头的人吗?他们的脸和手都很脏,但是心特别干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

回帖

177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73
发表于 2007-10-15 2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工艺及印制流程

现在的印经工艺包括造纸、制版、印刷等程序。

1、造纸:德格印经院许多经文和画像的用纸,完全是德格印经院用传统手工方法自制出来的。但造纸原料却十分独特,是一种叫"阿胶如交"的藏药材--瑞香狼毒草的根须,含微毒。制作技艺属于浇纸法系统,独具特色。制成的德格纸,色微黄,较粗较厚,吸墨性能好,份量轻,久藏不坏,韧性好,不易碎,还可防虫蛀、鼠啮,有独特的价值。

阿交日交的根分为内、中、外三层,可以分别制作三种不同质量的纸。其中用中层制作的纸,质量最好,是当年德格土司的公文专用纸。如果内层和外层合用,则是二等纸,主要用来印刷。如果内、中、外三层合用,则是三等纸,纸质较厚,纤维较粗,但很结实,现在德格印经院用的就是第三种纸。1958年,德格印经院停止生产藏纸。2000年,印经院请一位80岁的老人教年轻人制造藏纸,初步抢救了这门传统技艺。

2、制版

德格印经院的经版选用红桦木为原材料,微火烤脱水后在畜粪堆沤数月,再取出水煮,烘干,刨平,然后才能在上面雕刻文字或图画。红桦木经火熏、粪池、水煮、烘晒、刨光等工序后,可几百年不变形,最宜用来雕刻。印经院的经版文字雕刻很深,而且书法十分优美,适合反复印刷,在印制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技艺。

经版雕好后,前后还要经过12次严格审校。校改无误的印版放在酥油中浸泡一天,取出晒干,再用一种叫"苏巴"的草根熬水刷在经板上,作为防蛀的药水。晾干后,一块成品印版才算完工。

3、印刷

德格印经院的印刷流程,至今仍然完全延续了传统的印刷工艺。整个印刷过程由三个人组成,一个人负责更换操作登上的印版,并且搬走印过的经版,搬来新的经版。一人刷墨汁,一人印制,真正在实施汉语中的"印刷"二字。

见过磕长头的人吗?他们的脸和手都很脏,但是心特别干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331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0135
发表于 2007-10-15 2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美的照片

跟着图片去旅行,呵呵

我是迷糊小仙,迷糊落入凡间,脸先着了地面^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71

回帖

798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989
发表于 2007-10-16 0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不胜收啊,要顶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5445

回帖

2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9269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10-16 08: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独特的视角和漂亮的后期是我学习的对象!
Easy Life,Happy Day http://weibo.com/lefilm QQ:1494129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00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722
发表于 2007-10-16 1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静:
美不胜收啊,要顶哦

还有吧?期待。。。。。。

[此帖子已被 lusha 在 2007-10-16 12:10:54 编辑过]

有点帅,不太坏
这个杀手不太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10 09:51 , Processed in 0.0622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