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故里——武落钟离山 坐船沿清江漂流而下,看见江边有一个土家风味的白虎堂,就到了巴人故里——武落钟离山。 去过两次武落钟离山,这次才搞懂“武落钟离山”地名的含义。原来“武落”指的是巴氏、樊氏、目覃氏、相氏、郑氏五个部落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其他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武落”也指盔头岩、牛角岩、盐水岩、石神台和向王庙这五座山和庙,“钟离山”指的是以上的五座山和庙每一座都相隔一定的距离。 进入武落钟离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白虎亭,传说巴人首领廪君死后,精魂化为白虎升天。白虎是巴人的图腾,民间就有“白虎当堂坐,当堂坐的是家神”的谣谚。尊奉白虎是当地土家人共同的习俗。白虎亭为纪念廪君而修建,白虎亭旁有个天然石虎,惟妙惟肖,与白虎亭相互辉映。再往前走,有个德济亭,这是为纪念廪君的夫人德济娘娘而修建。 离德济亭不远处,就是向王庙,上向王庙有二十四级台阶,象征着二十四节气。向王庙里有向王廪君的大型雕像,人们在这里烧香可以祈求家庭平安。巴人首领廪君名叫巴务相,土语讹相为向,世代相传,称廪君为向王。传说大禹治水后,向王开了清江河道,“向王天子一支角,吹出清江一条河,声音高,洪水涨,声音低,洪水落,牛角弯,弯牛角,吹成一条弯弯拐拐的清江河。”在向王庙上,可以看到山清水秀、弯弯曲曲、风景如画、美不胜收的清江,也可以看到盔头岩、牛角岩、盐水岩、石神台这四座山。 盔头岩貌似古代武士的头盔,传说廪君率族人沿清江而上开拓疆域时,把自己的头盔留在武落钟离山而化成盔头岩。牛角岩孤石耸立,活如一支横出天外的巨型牛角,相传是向王天子使用的牛角化成的。盐水岩因盐水女神而得名,她酷似美丽的土家少女头像,相传为廪君的夫人——盐水女神的化身。传说廪君率族人溯清江开拓发展至盐水,与盐水女神结为夫妇,共创疆业繁衍生息了今日的土家族。石神台一柱擎天,石顶平台建有石神庙,内供有两具天然鹅卵石,传说是古代巴人生殖崇拜的遗痕,在石神庙里烧香可以为儿女祈福,石神台山上写着“立山瞰赤黑,极目皆巴土”十个红色大字。 我们来到赤穴遗址,看到里面有廪君和盐水女神两具小型塑像,塑像旁有两滴圣水,你不去动它,它就不落下来,而你用手动它使它落下来后,马上又有两滴圣水悬挂在岩石上,很神奇。当地土家人说,这圣水象征着父母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武落钟离山上种有做卤菜的香叶树,山上出产的柚子现在还没有干,水分很足。 从左至右为盔头岩、牛角岩、盐水岩、石神台 武落钟离山白虎堂 武落钟离山向王庙 武落钟离山大门 [此帖子已被 青山清风 在 2008-3-16 11:01:40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