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黄金价格的上涨,黄金勘查筹资又趋活跃。自2003年后,数以百计的外国初级矿业公司和无以计数的独立找矿人卷土重来,他们活跃在中国的金矿勘探开采行业,形成了一个显著的群体。
据悉,这些矿业公司获利丰厚。贵州、云南、辽宁等多个储量过百吨的特大型金矿山,均被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外资矿业公司控股圈占。此外,矿山开发与地方社区发展、安全环保等各种矛盾也在凸显。
2007年10月,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低品位、难选冶金矿的开采、选矿以及冶炼等贵金属资源开发项目已悄然退出。这一动向被分析为国家更加注意黄金工业的产业安全,是限制外资进入黄金工业的一个信号。
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开的信息,2003年外资对我国地勘业投入达14.5亿元,共取得探矿权74宗,采矿权148宗,分别占全国总数的0.9%、0.4%。虽然还是小头,但这些外国矿业公司找到的金矿让人心跳。
据媒体报道,我国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烂泥沟金矿、辽宁营口市盖县的猫岭金矿、云南东川播卡金矿,这三大金矿目前已探明储量均超过100吨,远景储量分别为150吨、300吨、400吨,被国土资源部称为“世界级金矿”。三大金矿分别为澳大利亚的澳华黄金、加拿大的曼德罗矿业公司、加拿大的西南资源公司掌控,外方控股比例分别高达85%、79%、90%。
三大金矿与被外资控股的方式很相似,多是中方地质勘查部门以采矿许可证和勘查许可证等为合作条件出资,外方以资金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