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武汉老猫

探幽鄂南古民宅,采风滴翠九宫山 ----写在国家物质文化遗产日

[复制链接]

0

主题

12

回帖

6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12
发表于 2008-6-16 15: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次非同寻常的旅行,收获很大哦!

 

一路走过,让风轻扬,记忆是永恒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92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078
发表于 2008-6-16 15: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国家物质文化遗产日,探幽鄂南古民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515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宝石村 

过桥

 

洗衣

 

老宅前的柴火垛

 

奶奶拉着我们回家

 

清河边的宝石村

 

古宅探究

[此帖子已被 武汉老猫 在 2008-6-16 20:00:18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武汉老猫 在 2008-6-16 20:03:15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515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2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宝石村

出米口在墙外,屋内则是盛米的仓库             清幽卵石巷

 

 

 

门                                                       屋前河边

 

 

破败了                                                透绿

    

 

[此帖子已被 武汉老猫 在 2008-6-16 20:19:27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515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2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夫第

青瓦粉墙映天蓝                      透着现代的老门

 

 

 

屋前青瓦                                人家

  

 

晾晒

 

[此帖子已被 武汉老猫 在 2008-6-16 20:45:36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77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807
发表于 2008-6-16 2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搬了条板凳过来观赏好片片。。。。

这次活动整个团队非常地和谐欢快,两个字-----------难忘!

学习雷锋好彷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515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宫山下

玉米                                    芦苇

 

 

女孩                                             男孩

  

 

柴垛

 

 

[此帖子已被 武汉老猫 在 2008-6-16 21:02:18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77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807
发表于 2008-6-16 2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俺滴普通话比较“标准”,所以担当了活动里播音员的角色。。。。

 

这次通山古民居探幽采风行,位于闯王镇郊的宝石村,是最重要的主战场,也是每次到通山采风团的最重要战场,这从楼上老猫的图片上也可看出,

 

  闯王镇宝石村曾是鄂赣边贸地区,有“小汉口”之称,位于通山县城关东南向,距离县城30多公里,放眼望去,清清的宝石河把村落分隔为东、西两岸(别忘记两岸都有好风景)。(宝石河盛产“宝石”——鹅卵石,所以小巷和墙基等都铺此石)宝石村民居群始建于明万历时期,历经明、清、民国三个时代,数百年历史,现在遗有明代、清代早、中、晚时期建筑和民国时期形成的各式风格民居130多栋,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鄂南最大、历史面貌最完整的民居村落。这里居民在明末极盛时达到997户。为舒氏家族(这里绝大部分村民姓舒)的聚居地。其占地7万余平方米,以宝石河为界,按先南后北的顺序发展形成二片民居村落,

从九宫山、太阳山发源的宝石河流经这里从村中穿过过,南北两岸留下来的老屋仍有百余栋。这个古村落的大小街巷,大多都是用鹅卵石铺成,走在这样的街巷中,犹如在乡村的画卷中徜徉,让人留连忘返,是领略古居风采与摄影采风的绝佳地点。

 

 

[此帖子已被 土楼吴 在 2008-6-16 21:09:28 编辑过]

学习雷锋好彷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257

回帖

868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84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08-6-16 2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再早日组织啊,上次网 打不开,没去,遗憾啊。qq: 441730516 我下月是铁定要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主题

5478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38341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6-16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民宅,也是常看常新啊

这一行真是完美!!

享受阳光,享受风雨...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03

回帖

774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749
发表于 2008-6-16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土楼吴:

由于俺滴普通话比较“标准”,所以担当了活动里播音员的角色。。。。

本次活动,所有参加者一直推选土楼吴同学——最佳语言奖

我只想如果有来生,我们还能重遇,而你不是你,我不是我,只是两个相爱的人,过着平淡生活。这是我永不再醒的梦。
如果有来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77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807
发表于 2008-6-17 06: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开王家祠堂,继续前往下一站---谭家祠

 

 

 

 

 谭家祠堂的正厅楼非常具有古建筑的特点.和有代表性,在下面这张图片上,梁,枋,柱,檩,椽,斗拱,雀替(位于房屋外檐柱与梁枋相交处的构件),以及我当时忘记拍片下来的藻井(建筑语上的“藻井”是指用条木搭成四方形井口,第二层再用条木成抹角形搭在第一层上,如此层层上叠,其井口由正方而八角)和天花(也是属于顶棚一类的构件,用木条做成大面积的方格网状棂条,在方格上平铺木板即成天花)。后面帖子上我们将穿插上图介绍.

 

[此帖子已被 土楼吴 在 2008-6-17 7:44:31 编辑过]

学习雷锋好彷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77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807
发表于 2008-6-17 0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谭氏宗祠-----

位于通山大畈镇的一座建造精致、气势宏伟、风格独特的古建筑。这座占地2100余平方米的宗祠,始建于乾隆戊寅年间(1758年),为谭氏祖人谭计六首捐建造。为目前通山境内发现的最为完整和规模最大的祠堂。

意想不到的是我们团队里的谭大哥在这里找到了同辈粉份的宗亲,聊家谱,捐款,放鞭炮.....好热闹....

 

 

学习雷锋好彷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77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807
发表于 2008-6-17 06: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山行,柱础】

 

  与西方古代建筑相比,中国古代建筑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采用木结构体系,而西方采用的是石结构体系。这种木结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首先在地面上树立木柱或者石柱,在垂直的柱子上架设水平的梁枋,再在若干层梁枋上安放檩木和椽木,这样就完成了整栋房屋房屋的木结构。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房屋的屋顶、梁枋等重量均通过立柱传之地面,房屋四周的墙与门窗都不会承受梁枋、屋顶的重量而只起来隔断与护围的作用。即使墙与门窗遭到破损或者改动,房屋的整体构架也不会倒塌,所有才造成中国木结构建筑“墙倒屋不倒”的现象。

  柱子,它直立于地面,承受上面的重量。柱子本身很少有装饰。为了避免地面下的潮气侵袭柱身,所以在柱子下端都有石料制成的柱础,这些柱础因为很接近人的视点,因而成了装饰的重点。

  柱础上的石刻各具形态,通常有花草、龙纹、人物,动物,龙滕,有的是连续几个柱础一起描述一段故事,做工非常的精美考究。



 

 

通山古建筑里大量雕花精美的柱础也叫柱底石(下面几张是谭家祠堂的柱础)

 

 

 

 

 

 

 

 

 

 

[此帖子已被 土楼吴 在 2008-6-17 7:46:46 编辑过]

学习雷锋好彷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77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807
发表于 2008-6-17 07: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谭家祠堂柱础

 

 

 

 

 

 

古老的柱础和现代的摄影装备

 

学习雷锋好彷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77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807
发表于 2008-6-17 0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庆祝帖子被评上精华帖.嘻!大家再接再励呀!

学习雷锋好彷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77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807
发表于 2008-6-17 07: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谭家祠堂因为忙着在吃这里老大娘塞给我的几个桃子,所以拍的照片不多,大部分照片在其他TX相机里,参观完谭家祠堂后,我们继续前往下一站-------西泉世第

 

 

 

 

 

 

学习雷锋好彷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77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807
发表于 2008-6-17 0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山行.西泉世第   

 ---西泉世第位于通山县大畈镇,是西泉畈吴姓的支祠。它面阔三间,通深三间,面积240平方米,小巧而典雅。现存的面貌当为光绪年间的建筑遗存。整个宗祠荡漾着浓厚的儒学气息。

始建于清朝嘉庆辛未年,同治四年进行过一次整修,光绪丙申年(1896年)又作过一次大的修葺。现存的面貌当为光绪年间的建筑遗存。

  大部分资料上都把它作为一祠堂,但我刚开始见到这很有诗意的名字时候,第一直觉就觉得它并非祠堂,而是院落,因为院落一般是以"第"和"家"等冠名称呼,如前面刘家桥村的"彭成世家",还有后面的"大夫第"等,来到这里后,我向当地老人打听证明了我的直觉是对的.(在路途上经常可见门前横匾上冠以世第名称的古居,通山居民楼挂门匾是当地习惯,只是现在大部分是后来直接描绘上去的,原来挂着的古木制门匾很多都流失了)不过在西泉世第里,也同样有小宗祠在里.

 

 

学习雷锋好彷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6 05:03 , Processed in 0.0637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