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些经验之谈,我结合体会小小的整理了一下。
一、穿鞋
新鞋容易引致脚部不适,刺激水泡形成,因此参加活动时,最好穿着练习时穿过的鞋。鞋带要系紧,使鞋子包脚良好。 鞋底较薄可以加多一双鞋垫或穿厚一点的袜子。不要穿丝袜,透气性不好,而且穿在里面会滑脚,容易磨擦起泡,也会产生体能内耗。可以在脚部涂上润滑膏、穿着两双袜子或以药用胶布包裹脚趾,以减低起水泡的机会。
建议带两双不同的鞋。
二、聆听身体的讯息
不要等渴了再喝水,饿了就要吃,累了要休息并舒展身体,痛时要及时处理。
三、注意补充水份
注意补充必要的水分和能量,喝水宜少量多次,可防止胃部不适。
一般来说清水是最好的补充剂,可以饮用含少量糖份的饮品,利于补充体力。
长时间运动下可以饮用市面上的电解质饮料,或以适量的葡萄糖和食盐自行调制。
清凉的饮料较易被身体吸收,不要使用盐饼等刺激胃部的东西,徒步前后和途中都要多饮水。
避免喝酒和饮用大量咖啡或浓茶。
四、行进
1、平路上注意用大腿带动小腿,步伐均匀,有节奏感。
2、不要去追赶别人,按照自己认为合适的步幅行进。最好的行走速度是走而不喘;不要时快时慢,时跑时停,尽量保持匀速。
3、集中精力行走,肩沉背挺,用腹部深呼吸。
4、徒步是种全身运动,注意通过摆臂来平衡身体、调整步伐。
尊重人的生理机能规律,重视热身运动和节奏控制。不要误认为步子放大一点可以省力,长时间的徒步,步伐太大会加大对关节冲击力,容易引起关节的损伤,最好还是用平时习惯的步伐行走。行走时尽量做到脚后跟先着地,整个脚掌均匀受力。行进时如果感觉脚趾或脚掌痛,怕起水泡而改用脚内侧或外侧行走的话,会造成脚的局部受力,时间长了容易发生局部受伤。
5、重在安全和体验,快慢在其次!
五、休息
1、定时主动休息:每小时休息5分钟(刚好换鞋、喝水),比4、5小时休息1小时更有效,更能得到休息。长时间的休息反会令酸软的肌肉硬化,必定造成身体的重新适应。
2、短暂休息: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并且不卸掉背包等装备,以站着休息为主,调整呼吸。
3、长时休息:90~120分钟一次为好,休息时间为15分钟,卸下背包等所有负重装备,先站着调整呼吸2-3分钟,才能坐下,不要一停下来就坐下休息,这样会加重心脏负担。可以自己或者队员之间互相按摩腿部、腰部、肩部等肌肉,脚踝和膝盖等部位酸痛可抹些活络油。也可以躺下,抬高腿部,让充血的腿部血液尽量回流心脏。
4、谨记:休息是主动的积极的,而不仅仅是躺下休息这么简单。 休息时可脱下鞋袜和护膝,做一下大小腿的松驰和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