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土窑热炕 来碛口的路上‘伊瞳’和‘般若’都在想象要住的窑洞,都在想象要睡的热炕,‘伊瞳’说;我想象的土炕是窑洞里一位老大娘坐在炕头上,一盏油灯象天上的星星,大娘坐在一边载着老花镜纳鞋底。‘般若‘说;我想象的土炕是我穿着一件蓝花布的衣裳,头栽白头巾坐在炕头的小方桌上沏着茶温着酒,炕头烧着热腾腾的灶,锅里煮着香喷喷的饺子,那个美呀……。是呀李婶家的窑洞土炕和我们平常电视里、文学作品里描述的差不多。土炕是西北窑洞建筑的组成部分,也是北方窑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炕由火堂、灶台、风箱、炕床、烟道组成,由于北方气候较冷的原因,土炕的主要功能除了晚上睡觉外,白天主要是家人朋友聚会的地方,特别是春节,炕头的火堂里烧着热灶,锅里煮着饺子,炕上一家人围坐在方桌边喝着烧酒边谈着家长,一切都显得暖融融的。晚了、散了、再铺扑上地席钻进土棉被美美的睡上一觉,任窑洞外雪怎么漂,任窑洞外风怎么刮。而被窝的人此时被这的土炕温情缠绵着,在那美丽的梦境中漂移着。 今年春节北方连续阵温,作为南方人我对零下十几度的温度没有怎么概念,也不知要穿怎么衣带多少御寒的装备来山西,那里的一切对我都是新奇的,大年初三我真的来到窑洞,我真的坐上了土炕,真的围着炕上的小方桌吃上了北方饺子,喝上了北方烧酒。夜深了,我也不知道室外有零下多少度,我只知道我不知寒冷身穿单衣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上喝着北方烧酒。小院大门的红灯笼把夜幕中的窑洞照得红通通的,李婶把灶台里的火烧得红通通的,红灯笼的红光映照着窑洞,火堂里的红火映照着炕上每个人喜庆的脸。我知道李婶是怕我们这些南方人怕冷,故意将火堂的火添得旺旺的,灶上的水烧得开开,炕上的被子烘得暖暖的,此时整个窑洞暖融融的,暖得我浑身发热,暖得我昏沉沉,暖得我倒在炕上睡进被窝里就飞到那黄土坡上的山梁,梦幻间一位放牧的姑娘唱起了那首动人的民歌[兰花花]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 蓝个英英采, 生下一个蓝花花, 实实的爱死人。 玉谷子那个田苗子, 数上高梁高, 一十三省的女儿, 数上蓝花花好。 正月里那个说媒, 二月里定, 三月里交大钱, 四月里迎。 三班子那个吹来, 两班子打, 三班子那个吹来, 两班子打, 撇下我的情哥哥, 抬进了周家。 蓝花花那个下轿来, 东张西又照, 找见周家的猴老子 好象一座坟. 你要死来你, 早早地死, 前晌你死来, 后晌我蓝花花走. 手提上那个羊肉, 怀揣上糕, 拼上个我性命 往哥哥家里跑. 我见到我的情哥哥呀, 有说不完的话, 咱们俩死活哟,长在一搭. [待续 挑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