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2
1万
新手上路
8月4日11点,我们一行九人别过卓尔山, 沿S304省道向东南方向行驶约29公里到达藏传寺庙——阿柔大寺。
使用道具 举报
网上资料说阿柔大寺为阿柔(即阿力克)部落的寺院。约在清道光年间,一部分北迁祁连,于现址重建寺院。该寺很快发展成为祁连县境内最大的格鲁派寺庙。1958年前,全寺有大小殿堂5座,共有土房建筑840间,寺僧多达250人。1958年后,先后几次开关,至1980年11月20日阿柔大寺又重新开放,新建土房经堂1座,蒙古包佛堂1个僧舍50余间,寺僧24人。
12:00到达阿柔大寺。藏传佛教我们知之甚少,更不知藏传佛教与内地佛教有什么异同,好奇心促使我们购景点门票(15元/人)进去看看。一走进寺庙大门有一个小院,院里略显破旧,草长的有尺把深了。
站在殿堂门抬眼一看,这寺庙院不太大但规格不底,门上是单檐歇山顶,殿堂是重檐歇山顶,级别仅底皇家的重檐庑殿顶。这个寺庙正脊上安装的是宝塔和两条金龙,而一般寺庙在坡顶正脊之上安装宝塔、火焰掌等。飞檐比汉式庙宇的上翘幅度大的多,像只展翘欲飞的雄鹰,且出檐深广;斗拱硕大特别引人注目,上层檐前面有六个斗下层檐有九个斗,而且造型不同,以四方形为主圆形为辅,颜色艳丽用蓝白红三色描花,横梁上两边雕的是四只展翘的凤,中间是两条龙。
站在大殿前,可感觉这寺庙曾经过的辉煌,众多的寺僧和虔诚教徒,做着神圣的法式仰仗信念抗拒苦难,年年岁岁,那种难以描摹的气势扑面而来。一想到在蓝天白云间在青山绿草上,面对如此威严美丽的佛堂经殿,一跪拜一叩首,能将心中的烦恼、肉体的疾病全都抛弃,换来内心是那无边无际的宽广,我的心也澎湃了,有一种叩拜的冲动。
在博物馆里我们看到现世阿里活佛嘉措的像。
从佛堂右侧的小门转进去是一个二层楼的经堂,与汉寺庙不同是的经堂前廊用玻璃全封了起来。
经堂内被壁画、柱幡法幢装饰得富丽堂皇,营造出一个辉煌的佛的世界,让我惊叹不已
一游客让一小喇嘛把柜里的经卷拿出来打开让我们一饱眼福。经卷什么样你知道吗?好神圣的东西啊!明黄色的绸子包裹着。我们几个游客毕恭毕敬地立在那,压仰好奇的心情,伸长脖子,睁大眼睛仔细地看看,只见那游客轻轻地打开了三层包装,把已泛黄的经卷慢慢地展开,一排排的漂亮的藏文字映入眼帘,就是这曲里拐弯的文字震慑教徒的灵魂。崇敬!崇敬!崇敬!!
由于行前领队有交待,寺庙里不能拍照,要遵守寺规所以没拍下这激动的场面。
小喇嘛八九岁蛮帅气的小伙儿,在另一游客不断赞扬和鼓励下,小喇嘛高高兴兴地领着我们上了二楼,那儿也有佛龛,一块地垫。在此我按藏民的方式虔诚敬拜佛,祈求一生平安健康,百病不生。
从二楼上向外可看见汉式经堂
重檐歇山顶正脊上有两条龙
下楼后,发现没见到寺僧,一问才知赶巧寺僧主持都外出开会去了,就几个工匠在干活。有位工匠会说简单的汉语于是我们就聊了起来。他教了我们几句藏语,可惜记不住了,只记得吃饭“空洞”,再见“得未”,你好“扎西德勒”,还告诉我们寺庙在扩建。
转出小门视野顿时开扩了,我们见到了新建在祁连山脚下一个小山坡上依山坡而建的阿柔大寺,确实有一定规模:蒙古包式万佛堂、单檐歇山顶大经堂、八宝如意塔、转经走廊、住寺活佛府邸、僧舍一应俱全。
与老经堂重檐歇山顶汉式殿宇建筑艺术不同的是新经堂采用的是以藏式平顶寺院传统艺术为主加上汉式单檐歇山项组合而成。白色收分外墙、小窗及墙顶赭红色女儿墙的装饰,使经堂显得高大威严,给人们建立一种信心信念。在蓝天白云青草之间的经堂生出万分神秘、神圣感,把我的心紧紧地抓住了
与塔尔寺不同的是这里的嘛呢经筒是木制六方形,筒上六面分别画着宝伞、胜利幢、宝瓶、金鱼、海螺、莲花、吉祥网、金轮其意代表佛陀头、身、喉咙、眼睛、语、舌头、佛陀、足。我们也转了转筒念了几遍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哄经咒,深表我对佛的尊崇。
1
220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22 23:48 , Processed in 0.14660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